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末,荷兰殖民者趁大陆混乱之机,派兵占领台湾,统治了38年之久。直到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才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企图把台湾从大陆分裂出去,胡说:“台湾远在海外,非中国版图。”向清廷提出:“请照琉球、高丽(朝鲜)等外国例。称臣进贡,不剃发登岸”康熙对这种分裂祖国的言行非常愤怒,当平定三藩之乱的军事行动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年轻的康熙帝立刻做出了“宜乘机取澎湖、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重建水师,伺机进攻台湾
在平三藩之乱进入决胜阶段后,康熙立即恢复了福建水师,当时一下物色不到水师提督的合适人选,就调了镇江将军王之鼎去充任。王之鼎担心挑不起这样的重任,就以自己没有水战经验,对海岛情况不熟悉等理由,请求解甲。康熙没有办法,就提升岳州水师总兵万正色为水师提督。因当时湖广战场水师的作战任务已基本完成,康熙允许万正色带走岳州全部战船和水手,从江南、浙江选战船百艘随同前往,又调了1.4万绿旗兵充实水师,将湖广的20门西洋大炮拨送福建。
十九年二月,康熙命万正色遣将渡海,先攻下了海坛(今平潭),继而攻取了金门和厦门,招降了郑军总兵朱天贵,收复了铜山。康熙非常满意,给万正色和福建总督姚启圣以重赏,并命令他们积极准备,等待有利时机,进兵台湾。
二十年(1681年)正月,郑经在台湾病死,其长子郑克和次子郑克为争继位问题闹得不可开交。郑克原来是郑氏家一个年轻乳妈的小孩,因郑经宠爱这个乳妈,就将这小孩收为长子。郑经由于长年离开台湾,在福建沿海作战,在他的谋士建议下,就立了郑克为“监国”。郑经部下权臣冯锡范,将女儿许给了郑经次子郑克,对郑经没有立郑克为“监国”,心怀不满。郑经一死,冯锡范和大将刘国轩合谋,罢掉了谋士陈永华的兵权,致陈永华忧郁而死,从而使郑克失去了辅佐人。冯锡范随即向郑成功的夫人董国太游说离间,说郑克不是郑氏血统,继位以后,不利于邦家。董国太一向很喜欢郑克孝顺能干,但又怕发生内变,就同意换人嗣位。冯锡范就立即派心腹将18岁的郑克暗杀,接着迫使董国太表态让12岁的郑克即延平王位。冯锡范被封为忠诚伯,仍管侍卫;刘国轩授为武平侯,总管军务。
是年四月,福建总督姚启圣,先后接到在郑氏政权内任职的傅为霖、廖康方的密信,报告了郑氏集团内部争权夺位的情况,建议乘“主幼国虚、内乱必萌”的机会出兵进取。康熙得到了这个消息,于六月发布了攻取澎湖、台湾的命令。要求前线将领同心合力,将绿旗舟师分领前进,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时机。
康熙以武力攻取台湾的决定公布以后,在朝廷文武官员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反对以武力攻取的人数不少,其中代表人物有水师提督万正色、宁海将军喇哈达。他们认为台湾断不可取,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而支持以武力攻取的也大有人在,其中主要有内阁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等。李光地认为,台湾不平,东南不靖,不用武力,平定无期。
康熙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面前,显得很冷静、果断。他指示姚启圣和李光地推荐新的水师提督人选,将万正色改为陆路提督。可巧,姚启圣和李光地两人推荐的都是施琅。但因施琅原是郑成功的部将,康熙早听说他还有个儿子施齐(化名王世泽)、侄子施亥(明良)在台湾任职,就叫姚启圣负责查清。查的结果是,施齐、施亥因图谋“擒郑逆献厦门以报本朝”,于康熙十九年二月事泄被处死,两家73口人全部遇难。康熙解除了疑虑,采纳姚启圣、李光地的建议,以施琅替换万正色,并向议政王大臣等宣布:“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且曾任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彼此地利、海寇情形,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太保,前往福建。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
□专任海战良将施琅
施琅是福建晋江人。明末时任明军游击将军,后投郑成功抗清。一直活动在海上,熟悉海上风候,善于海战。二十年十月,施琅奉康熙之命到达福建后,就与总督姚启圣等一起抓紧时间整顿军备,制造战船,练兵育将。同时,派遣总兵董义、曾成,率战船赴澎湖侦察敌情,探测航路。到二十一年(1682年)夏,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就在即将要进兵的时候,施琅和姚启圣对于如何攻取台湾问题产生了分歧意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取台湾和取澎湖的先后。姚启圣认为应先取台湾,只要台湾一取,澎湖就不攻自破。而施琅则主张先取澎湖,认为只要攻下了澎湖,扼住了咽喉,攻取台湾的胜利把握就有了一半。二是关于利用风向上。姚启圣主张利用北风。施琅则认为北风刚强,骤发骤息,规律难掌握。南风信轻浪平,将士不会发生晕船,而且居于上风上流,容易取胜。两种意见,各不相让,影响了进兵计划。
施琅在和姚启圣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给康熙帝送去了密奏,请求给予专征之权,表示有充分的胜利信心。要求总督和巡抚为他保障粮饷供给,并请允许他率水师时常在海上操练,不限时日,一旦风利可行,即发兵攻取,出敌不意,攻其无备。
康熙感到自己对海战不熟悉,对施琅的意见,没有把握认定,便交给议政王大臣议复。他在听取汇报时,征求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的意见。明珠认为,一人领兵进取,可得行其志,两人同往,难免互相牵制,不便行事,不如让施琅一人领兵为好。康熙听了大家的意见,心里有了底,觉得总督和提督意见不一致,的确对进兵不利。因此改变了原来合兵进取的决策,决定让施琅独立专任,相机进兵,直入海岛。令总督和巡抚负责办理粮饷,不得有误。
康熙在配备其他将领上,也极力排除各种偏见。如原姚启圣部下的参将蓝理,因不服从调遣,被他撤了职,发军前效力。施琅了解蓝理作战勇敢,武艺高强,拟重用他。而姚启圣所器重的平阳总兵朱天贵(台湾郑氏降将),打算令其仍回平阳。然兵部又不同意启用蓝理。康熙认为这两人都可以用,特命蓝理署右营游击领舟师;令朱天贵及原带官兵仍留在福建,听施琅调遣。后来在作战中,蓝理和朱天贵都表现得非常英勇。蓝理腹部中了炮弹,流出了肠子,用布裹住后继续指挥作战。朱天贵率领12艘战船冲入敌阵,被飞炮击中,仆在船上还大呼杀敌。可见康熙是非常知人善任的。
□下澎湖,招抚定台湾
早在二十年九月份,康熙任施琅为福建提督的消息传到台湾后,郑氏集团紧张起来了。他们知道施琅是个很难对付的水师将领。但对清军的作战意图,一时搞不清楚,所以防守的重点放在哪里,一时左右不定。可巧这时破获了两名要员给姚启圣的一封密信,写有“澎湖无备,可速督兵前来,一鼓可得。若得澎湖,台湾即虚,便将起兵相应”的内容。这样,郑氏集团才确定加强澎湖的防守。郑克命刘国轩为正总督,统水陆诸军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自副将以下,许其先斩后奏。又以征北将军曾瑞、定北将军王顺为副,共守澎湖。
施琅接到康熙命其专征台湾的命令,是在二十一年的十月,那时他会齐各路总兵在海上操练。他接到命令后,为混淆郑氏集团的视听,一直声称要利用北风进攻台湾。到十一月,又称北风太硬,不便进军,令各部仍回原地待命,自己率船队又回厦门。这使在澎湖的刘国轩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连福建总督姚启圣也弄不清楚施琅的意图,他就派了一个副将到台湾去招抚。心想乘施琅的威慑力量,如招抚成功,主要功劳是自己的。二十二年(1683年)正月,郑克遣使回信,坚持照朝鲜例,称臣进贡,不剃发、不登岸。姚启圣奏报了朝廷,康熙的答复是“台湾城,皆闽人,不得与朝鲜等比”。姚启圣招抚虽未成功,但起到了麻痹郑氏集团的作用,使施琅能出敌不意地进兵。
在六月份以前,作好了进兵的一切准备,大队舟师集中到铜山。六月十一日,施琅召集了各镇、协、营、守备、千总、把总等随征军官,将“先锋银锭”放在桌上。传令给大家:“进兵澎湖,谁敢为先锋者,领取,以便首先冲锋破敌。”传令好长时间,没有人出应。忽然,提标署右营游击蓝理挺身而出,领取了银锭。施琅在诸将面前,大大赞扬了蓝理的勇敢精神。
六月十四日凌晨,施琅率领水师官兵2万余人、各类战船300余艘从铜山起程。澎湖郑军大将刘国轩对施琅集师于铜山的消息,早已知道,但他认为六月份是飓风骤发季节,施琅懂得海上风候,不会冒险进兵的。十五日晨,刘国轩突然得报,清军战船风帆如叶直奔澎湖而来,心中惊恐不已,慌忙命令各岛守将,移大炮罗列海岛应战。施琅督师迅速占领了澎湖以南的各主要岛屿。第二天即命令全师出动,向澎湖本岛进攻。因遇逆风,船队被郑军大队战炮包围,施琅乘楼船冲入重围解救,被炮火击伤右目,被迫命各部撤出战斗,初战失利。
二十二日,施琅将水师经过5天整顿后,分兵与澎湖郑军守军展开了决战。时恰逢南风大作,波涛汹涌。施琅督诸船扬帆疾进,据敌上流,乘势奋击,以“五梅花”战术(即以船5艘围敌船1艘),分割围歼。经过一整天的激战,清军大胜,郑军死亡1.2万余人,其中副将、总兵以上的将领47人,游击以下军官300余人;焚毁大小战船200余艘,并有军官100多人、士卒4800多人投降。刘国轩见大势已去,即乘小船逃回了台湾。澎湖等36个岛屿,逐一被清军占领。清军在这次战斗中,死伤官兵300多人,1800多人负伤。
康熙接到施琅澎湖大捷的报告后,立即命令将这个胜利消息,传给朝廷内外的各级官员,特派一名侍郎赴福建,慰问全体官兵。规定“凡官员俱加一级,兵丁尽加恩赏,以示鼓励”。康熙知道了蓝理在腹破肠流时还继续指挥作战的事迹,很感动。后来在见到蓝理时,亲自察看他的伤口,将自己亲笔书写的“所向无敌”横匾赠给了他。
郑氏集团澎湖失守,台湾失去了屏障,精锐部队亦已所剩无几,眼看台湾朝不保夕,大家六神无主,各怀戒心。冯锡范给郑克出了个主意,可以召集文武官员讨论讨论对策。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出现了两种主张:一种是要放弃台湾,逃奔吕宋(今菲律宾),继续反清。这一主张得到了冯锡范的支持。会后即组织力量,准备行动。有的还打算在离台湾时,要大抢一把。可这消息一传出,弄得人心惶惶,昼夜不安。另一种是以刘国轩为代表的一批人,主张听从清廷招抚,坚决反对逃奔吕宋。刘国轩耐心地劝冯锡范,现在台湾是众志瓦解,守亦实难,投奔他国,何能成业,不如举全地版图以降。冯锡范觉得刘国轩的话有道理,就主动劝自己女婿郑克降清,郑克经过反复考虑,眼看现在民心已散,还有谁来为自己死守呢。浮海而逃,又没有生路,惟一的亦只有求抚这一招了。就在这时,刚好施琅派遣使臣去台湾招抚。开始,冯锡范和郑克又有点犹豫。刘国轩对他们说,从来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大势已去,当速顺天。郑克派了礼官郑平英等4人,到澎湖谈判,仍坚持居留台湾不登岸。施琅当场拒绝,认为郑氏集团是势穷力竭而被迫就抚的,现在还提无理要求,这分明是搞缓兵之计。便命来使回台湾告郑克,如果是真诚归清,就叫刘国轩、冯锡范亲自来本军前请降。
郑克得知施琅的态度很强硬,便又派冯锡范的胞弟冯锡圭、刘国轩的胞弟刘国昌,携带降表到澎湖交给施琅,不再坚持居留台湾的先决条件。施琅感到郑克这次的态度是真诚的,便立即上报了朝廷,康熙接到郑克块降表后,先交议政大臣讨论,后又征求满汉大学士们的意见,大家都认为可以接受郑克投诚。康熙最后表示:“若不许其投诚,则彼或窜处外国,又生事端,不若抚之为善。”
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二十七日,康熙对台湾投诚人员颁发了赦诏:“更念以兵力攻取台湾,则将士劳瘁,人民伤残,特下谕旨招降,倘其来归,即令登岸,善为安插,务俾得所,勿使余众仍留原地。”八月十一日,施琅率官兵前往台湾受降。郑克闻讯,立即派官员携彩旗鼓乐,坐船出鹿耳门迎接,引导进港。郑克亲自率领刘国轩、冯锡范等重要文武官员,齐集海岸,列队恭迎官兵,然后与施琅等会见于天妃宫。
八月十五日,康熙接到施琅的报告,兴奋异常,挥笔写了《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一诗,最后两句是:“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康熙将那天自己穿的衣服脱下来,派人疾驰送给施琅,写诗赞扬施琅智勇双全,建立奇功,安定南海疆,流芳百世。后又授施琅靖海将军,封为靖海侯。十八日,郑克等剃发。施琅当众宣读康熙谕旨:“尔等果能悔过投诚,倾心向化,率所属伪官军民人等,悉行登岸,将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尽行赦免,仍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务令得所。煌煌谕旨,炳如日星,朕不食言。”郑克等遂遥向京师叩头谢恩。
二十三年(1684年)十二月,郑克等奉朝廷命令到了北京。康熙为郑克等“纳土归诚”的行动,予以肯定和鼓励,特授予郑克一等公爵,刘国轩、冯锡范一等伯爵。将他们都安插在上三旗,拨给了他们田地房产。对同来投诚的2000余名文武官员,4万余名兵士,都命户部作了妥善安置。康熙对刘国轩首先归命,并劝郑克纳土归来,给予很高的评价,亲自召见他,特授为天津总兵官。康熙听说刘国轩家口众多,住房困难,又命户部另外配给他住房。不久,康熙下诏,认定郑成功、郑经并非“乱臣贼子”,将他们父子俩的棺材归葬其故乡福建南安。
□设立台湾府,祖国海天归一
收复了台湾后,清廷文武大臣中对台湾的弃留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极力主张“迁其人,弃其地”。认为台湾是“海外丸泥,不足为中国加广”,只须留澎湖为东南沿海的屏障就行了。就连原先积极主张收复台湾的大学士李光地,也主张将台湾放弃,他认为台湾远离大陆,朝廷不便管理,还不如让给荷兰人,令他们世守输贡,这是永逸长安之道。施琅听到朝臣中出现放弃台湾的主张,便立即向朝廷呈送了《恭陈台湾弃留疏》,以他亲自对台湾实地调查的结果,指出了台湾的重要地位,坚决反对放弃。朝廷又先后收到福建总督姚启圣等反对放弃台湾的奏章。
康熙的想法和施琅等人一样,主张留守台湾。为了统一大家的思想,就反复征求意见,做说服工作。有一次他问李光地,如果台湾重被外国人占领,将会对大陆的安全造成什么样的威胁。李光地认为,目前没有问题,有皇上之声灵,几十年可保无事。康熙批评了李光地目光短浅,指出:“如此且置郡县,若计到久远,十三省岂能长保为我有?”康熙又问汉人大学士王熙等意见。王熙等同意施琅的看法,认为台湾有地数千里,民众10万,其地甚为重要。放弃了必为外国人所据,或会成为犯法作乱之人的匿身之地,故以守之为上策。康熙听后说:“若徙其人民,又恐致失所,弃而不守,尤为不可。”便又令议政王大臣会议。结果是一致主张“请守已得之地,设兵守之为宜”。
康熙见大臣中主张留守台湾的人已居多数,便于二十三年四月十四日,下令设置台湾新的政权机构。将郑氏政权的东宁府改为台湾府,南路设凤山县,北路设诸罗县,在台湾府治所在地设台湾县,澎湖归台湾府直辖。规定台湾府县的官员,由福建总督及巡抚在本省现任官内挑选。经姚启圣等推荐,康熙批准了汉军镶白旗人蒋毓英,为台湾第一任知府。据说蒋毓英上任后,关于他的知府衙门的朝向问题还有个故事。原来台湾的官邸民舍,不知是地理气候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大门都习惯向西开。蒋毓英将知府衙署建在东方坊,将大门向南开,以表示和内地的制度一致。
康熙批准设立台湾府后,又根据施琅的建议,于台湾建立驻兵制度。计设:台湾总兵1员,水师副将1员,陆师副将2员,兵8000,分为水陆8营;澎湖设水师副将1员,兵2000,分为2营。台、澎总计兵力1万名。每营各设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官,与内地编制相同。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官,3年与内地转升、轮换,无致久任,永为成例。康熙亲自选定正黄旗参将杨文魁,为台湾第一任总兵官。清廷在台湾建置政权机构,派驻重兵,增强了边防,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