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也称会计报表)是指在会计日常核算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格式、内容和方法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特定日期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状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财务报表的使用人有许多种,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员、政府机构和其他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士。他们出于不同目的使用财务报表,需要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分析程序。
1.关注者之一:投资人
投资人是指公司的权益投资人即普通股东。普通股东投资于公司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财富。投资人应关注包括偿债能力、收益能力以及风险等。
权益投资人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应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公司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高低以及公司收益是否容易受重大变动的影响。
(2)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风险和报酬如何。
(3)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公司处于何种地位。
2.关注者之二:债权人
债权人是指借款给企业并得到企业还款承诺的人。债权人更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债权人可以分为短期债权人和长期债权人。
债权人的主要决策是决定是否给企业提供信用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债权人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应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公司为什么需要额外筹集资金。
(2)公司还本付息所需资金的可能来源是什么。
(3)公司对于以前的短期和长期借款是否按期偿还。
(4)公司将来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借款。
具体分析时,短期债权人可以根据报表中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大小及比例关系、应收账款的数额及信用期限、存货的流动性判断,尤其应关注报表中反映的现金及其等价物比率的高低。
而长期债权人除判断企业短期的偿债能力外(如上),更要重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公司的产权比率、公司资产的管理状况等。另外,还应该关注公司表外附注事项(尤其是或有负债)。
3.关注者之三:管理人
经理人员是指被所有者聘用的、对公司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的个人组成的团体,有时称之为“管理当局”。
经理人员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经理人员可以获取外部使用人无法得到的内部信息,且分析报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经营状况。
4.关注者之四: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也是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人,包括税务部门、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证券管理机构、会计监管机构和社会保障部门等,使用财务报表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责。
5.关注者之五:其他人士
其他人士包括企业的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商、顾客、雇员、竞争对手等。
(1)企业的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商与企业债权人的情况类似。供应商必须判断企业能否支付所需商品或者劳务的价款。因此侧重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
(2)企业的顾客。顾客与供应商的情况相反,是企业为顾客提供商品或劳务,所以顾客关心的是企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能力,因此更应该关注企业长期发展的前景及有助于做出估计的获利能力指标与财务杠杆指标等。
(3)雇员。雇员关心的是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工作环境及报酬。所以对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感兴趣。
(4)竞争对手。竞争对手通常希望获取关于企业财务实力、获利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来判断企业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