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东都放榜花未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即将春色入关来。
唐朝侍郞崔郾,奉朝廷之命主持科举考试。在即将去往洛阳之前,同僚官员都为他饯行。此时,太学博士吴武陵也前来送别崔郾。在俩人离席交谈之中,吴武陵就说了:“侍郞,你有着高尚品德,同时威望很高。如今担当了为圣明天子选拔人才的重任,我怎敢不尽点点微弱之力。前不久,我偶然遇到几十位太学生,他们正兴致盎然地读着一卷书。我凑到跟前一望,原来是杜牧的《阿房宫赋》。像杜牧这样的人,才是辅助皇上的栋梁啊。侍郞,你是大官,恐怕没有时间看这样的文字吧?”
说着,吴武陵就把随身带来的《阿房宫赋》朗读一遍。崔郾听后十分惊奇。吴武陵于是请求说:“侍郞,你把他列为状元吧。”崔郾说:“已经有人选了。”吴武陵又说:“不行的话,就列为第二名。”崔郾说:“也有人选了。”吴武陵无奈地说道:“实在不得已,就排在第五名吧?”崔郾没有作出回答。吴武陵失望略带不满地说:“不能这样的话,就把这篇赋还给我吧。”崔郾这才连忙说:“就遵从你的教诲吧。”
崔郾回到饯行席上,对在座同僚说道:“刚才吴太学推荐了第五名进士。”有人在一旁问:“是谁?”崔郾说:“杜牧。”当时就有人以杜牧不拘小节的问题提出异议。崔郾斩钉截铁说:“后汉书载孔稚珪有言曰:以天下为重者,不计细耻,以四海为任者,不顾小节。我已经答应了吴太学,就算杜牧是杀狗的,也不能更改了。”
崔郾在东都洛阳放榜后,便领着新进士们回到长安,参拜宰相等人。初踏仕途之路的杜牧写下他金榜题名的心情: 东都放榜花未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即将春色入关来。
二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公元844年,当时已经是名震天下的大诗人杜牧在黄州的刺史任期已满,调任池州(现在的安徽省池州市)任刺史。在任池州刺史期间,他的一位诗人朋友——张祜经常在杜牧政务闲暇时来访。那个时候,张祜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喜交文人为友。他曾踌躇满志自带诗作百余首,希望能被皇帝发现得到重用。可是由于元稹文才显赫却嫉贤妒能,所以张祜最终一直郁郁不得志。
唐玄宗时期有位叫何满子的艺人,因故得罪皇帝被推出执行死刑。谁知她临刑前高歌以泄悲愤,让人们大有“苍天白日黯然失色”之惊!后来皇帝知道了此事,惜其技艺最终降旨缓刑之。何满子出色的技艺更是引得当时诗人们的青睐,杜牧、白居易、张祜等都为之赋过诗。其中以张祜的《何满子》最为感人:“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流君前。”自然而然,杜牧和张祜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经常一起饮酒论诗。
公元845年的重阳节里,杜牧和张祜按登高的习俗相约携酒登上了池州的齐山(今池州市东南约2公里处)。齐山因峰十余且高度相齐而得其名。齐山方圆约5公里,山上怪石嶙峋,山下清溪流过,山顶还建有翠微亭。当俩位诗人晓有兴趣地爬上翠微亭之后,发现极目远眺中,水村、山郭那样的渺小,山下清溪犹如一条碧带轻轻飘落在斜阳的光照里。即兴中杜牧吟出《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酒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后来,张祜辞杜牧远去。杜牧很是思念他,于是一个黄昏时分,他独自登上池州九峰楼,百感交集中赋诗一首遥寄张祜: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三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太和末年,杜牧又从侍御史的位子上降下来,去做江西观察史沈传师府的幕僚。文人命中注定的起起落落使得杜牧风流倜傥,此时的他听说湖州风景独好,美女又如云,便高兴前往。湖州的刺史和杜牧关系很好,了解他的一些性格。于是陪着他到处游玩,同时还找来歌妓舞女。可是杜牧看不上眼,觉得那些女人们美中不足。最后,湖州刺史按照杜牧的意思,在湖州江边举行了一次竞渡活动,让全湖州的人前来观看。结果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杜牧相中了一位由乡村老妇人带领下的女儿。当时,那位女孩只有十几岁。杜牧看了好一会儿,竟激动地称此女子有天姿国色之美。他把此母女迎到船上约谈,说自己要与女孩订下迎娶的日期,并非此时就娶她。女孩的母亲担心地问杜牧,如果将来违约失信,又应该如何?杜牧作出回答:“不过十年,我肯定会来这里作郡守。如果十年之内不来,你们就按自己的意思行事。”经女孩母亲的首肯,杜牧给出了贵重的聘礼。
离开湖州后,杜牧一直想念着湖州女孩。由于他官职较低,不能提出调任到湖州的请求。直到他的好友周墀出任宰相,他才连写三封信,请求出任湖州刺史。大中三年,杜牧四十一岁,获得湖州刺史的职位。那时距离当初的湖州婚约已有十四年,那女孩早已婚嫁,还生了三个孩儿。杜牧责问女孩的母亲,为何违背诺言?老妇人答他,原来约定时间是十年,可你人未来,这才向外嫁女。杜牧取出盟约看罢,也觉得老妇人没有过错。然而朝思暮想的佳人已嫁入他门,伤心的他**地写下:“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四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杜牧,字牧之,生于公元803年,卒于公元852年,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出身于世家大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一生经历了唐代从宪宗至宣宗的六朝。当时正是晚唐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国家已经衰败不堪。面对这样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形势,一部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开始忧虑,但他们始终站在维护唐王朝的立场上,研究时局政事,总结历史经验,企图寻求出一条摆脱危机的道路。杜牧就是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一个。 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杜牧写了许多诗赋,以借古鉴今。在晚唐文坛中,他是独树一帜的杰出文学家和思想家。独到精辟的见解和很高的艺术性,使得他的作品千百年来,仍脍炙人口,传颂不绝。 然而,仕途生涯并不能像诗句那样随他心如他愿,面对国家的千疮百孔和人民的水深火热,他越发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远大的抱负最终在起起落落的人生中消极。
“惆怅不自决,欲去欲住终如何?”是杜牧犹豫消极的内心真实写照。面对几番做京官的经历,杜牧心里产生了强烈的思想斗争,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之道究竟该定在何处。在经国济世和出世随性的长期矛盾中,素有“小杜”之称的杜牧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竟自毁诗文稿,甚至自写墓志铭。
杜牧今已远去,不管他生前是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他的一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是“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的最好见证。《清明》诗中的雨儿无声地下到现在,摄人心魂,直到永远,而杏花处处的池州上空总是飘散着一股浓郁的花香和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