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北宋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八位作者,均以擅长散文著名,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不但是唐宋时期散文创作的高峰,而且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明代初期人朱右,非常推崇韩、柳等八家之文,编选了一部《八先生文集》。这是把八家文合在一起、相提并论的开端。明代中期,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一批文人出来,大力推崇并学习以八家为主的唐宋散文,形成一个流派,世称“唐宋派”。唐顺之选录先秦至唐宋散文为《文编》,于唐宋时代也是着重标举八家之文。茅坤编选了一部《唐宋八大家文钞》,流播遐迩,影响广泛,从此唐宋八大家遂被认为是散文作者的楷模,其作品在许多文人士子心目中具有崇高地位,“唐宋八大家”这一名称也在文学史中被确定下来。
中国古代的散文,在先秦西汉时期,词句一般朴素自然,句式长短错综。至东汉,崇尚骈偶的骈文抬头。此后魏晋南北朝隋代,骈文愈益发展昌盛,在文坛占据了主导地位。骈文除要求词句两两相对,句式整齐外,还讲究辞藻、声律、用典等语言美,追求辞藻华美、声律和谐、用典富丽等。在这段历史时期内,骈文固然也产生了不少名篇佳作,但因过分重视语言形式,常见雕琢,束缚过大,影响了散文挥洒自如的表达功能。唐代前中期,出现了若干古文运动的先驱者陈子昂、萧颖士、李华、独孤及、梁肃、元结等,他们反对华艳的骈体文风,提倡写朴实的散文。但因才力不足,认识上也有偏差,因而成就不很突出。直到韩愈、柳宗元出来,才初步动摇了长期以来骈文在文坛的统治地位。
韩愈、柳宗元两人是好友,在文学上是同道,都主张学习先秦西汉的文章(因为时期较古,所以称为古文),反对东汉以降盛行的骈文。他们提倡比较朴素自然的古文,使文章能够顺利地叙事达意,有利于政治教化。但韩、柳也很重视散文的文学性。两人注意广泛地向前代遗产学习,先秦的经传、史书、诸子、楚辞,汉代的史传、上书奏议、辞赋均有涉猎和吸取,因而文章不但写得清朗有力,而且文采斐然,不但扭转了骈文雕琢柔靡的文风,而且克服了古文运动前驱者过于追求朴实、流于干枯的弊病,以其有力的创作成果显示出古文运动的辉煌业绩。韩、柳两人还注意奖掖、培养后进,在两人周围,团结了一批古文作家,如李翱、皇甫?、刘禹锡、吕温等,使古文运动颇具声势。然而骈文统治文坛毕竟已有数百年之久,根深蒂固;加上唐代科举取士,考试的诗、赋、判文等均用骈体,影响甚深,因而唐代政治界、社会上日常使用的文体大抵还是骈文。韩愈的一些后辈如皇甫?、孙樵等,还有意发展了韩文崇尚奇险的一面,文风流于艰涩,使古文失去了号召力。晚唐五代,骈文仍然昌盛,古文又告衰落。
至北宋,遂有第二次古文运动出现。北宋前中期,文人有柳开、王禹僻、穆修、石介等提倡古文,推崇韩愈、柳宗元的作品,但成就都不大。直至中期欧阳修、苏轼出来,才奠定了古文高奏凯歌的局面。欧阳修继承韩愈的传统,大力提倡儒学和古文。他不但本人文学成就卓越,而且注意提携后进,培养了一批人才,曾巩、王安石、三苏父子都经过他的提拔。宋王朝为了改变风气,科举取士不再沿袭唐代考律诗、律赋等,改用散体的策论。欧阳修曾知贡举,管理科举取士,他大力提倡平正文风,黜落写怪僻文章的士人。这些都对文风改变起了不小作用。苏轼在当时影响也大。他才华横溢,创作成就杰出,还团结提携了一批文人,如黄庭坚、秦观、张□、晁补之等,擅长诗词散文,世称“苏门学士”。其余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四人,于古文均各有建树。北宋中期,以欧阳修、苏轼为首,人才辈出,成绩辉煌,终于取得了古文运动的彻底胜利。以后元明清各代,古文一直在文坛保持主导地位。鉴于唐后期古文崇尚奇险怪僻之风的不良后果,欧阳修、苏轼等特别重视提倡明白流畅的文风,反对怪僻,取得了明显效果。比较说来,宋代的古文较之唐代更为平易流畅,彻底摒弃了雕琢的痕迹。这种文风容易为广大士人所接受,也是宋代古文运动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并在此后散文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都提倡儒学,强调孔子、孟轲所宣传的仁义之道,主张通过写作古文来宣扬儒家之道。但他们主张明道,不像宋代道学家(即理学家)那样偏重修身养性的内在功夫,而是关注政治社会状况,着重在治国安民之道。他们都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虽然具体政治主张并不相同,但都热爱祖国,希望国家强大昌盛,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他们敢于揭露种种政治弊端,提出改革主张,希望君主加以采纳;他们希望中央朝廷的巩固,或反对地方割据势力,或反对外来的侵扰。这些思想表现于文学,就使其文章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进步倾向。唐宋八大家大抵为人正直,博闻多识,学养深厚,其文章除议论政治社会外,还广泛涉及各种社会现象和学术问题,显示出他们博赡的学识和聪明睿智。他们热爱人生,热爱祖国河山和美丽的风景,对亲戚朋友富于情谊,这方面的美好真挚的情感在许多篇章中获得广泛表现。
八大家很重视文章的艺术性。他们主张文以明道,既重道又重文。他们虽然反对魏晋南北朝雕琢的骈文,但并不全然排斥骈偶,在一部分文章中仍然采用对偶、排比,而运以灵活之气;还注意吸取骈文的结构章法和表现技巧。他们兼长论说、记叙、抒情各体散文。其论说、记叙文大抵继承先秦汉代文章的优良传统而又有所发展创造。抒情写景文章,魏晋南北朝相当发达,佳作纷呈。八家文注意吸取它们清雅隽永的特色,而化骈为散,化整齐为流宕,创造出许多优美动人的名篇佳作。他们不赞成骈文的华丽辞藻和追求声律,但其朴素的语言自有另一种声调、色泽之美。八大家的古文,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在先秦汉代散文的基础上,部分地吸取了骈文在题材、文体、语言、表现技巧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和营养,融化改造,形成了鲜明生动的新散文,因而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八大家中的韩、柳、欧阳、王、苏轼五人,不但是卓越的散文家,还是杰出的诗人,他们往往使用诗歌化的语言来写作散文,使不少篇章洋溢着诗情画意,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
八大家的散文,由于作者性格、才能等条件差异,具有各自的风格特色。大体说来,韩愈之文雄奇浑灏,柳宗元之文渊深峻洁,欧阳修之文委婉纡徐,苏轼之文闳肆奔放。宋代李涂以水比喻四家之文有曰:“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文章精义》)其品评颇有道理。此外,曾巩之文平正绵密,王安石之文峭拔劲健,苏洵之文豪爽骏发,苏辙之文洗练疏宕,各擅胜场,引人注目。
八大家在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长期来被许多文人奉为散文的正宗。明代初年著名散文家宋濂、刘基,明中期以归有光、唐顺之为首的唐宋派古文家,都以八大家之文为宗。清代最著名的文学流派桐城派也是如此。桐城派中坚人物姚鼐编选了一部《古文辞类纂》,流传广泛,人们把它与选录骈体诗文的名选本萧统《文选》相提并论。该书选录古文辞(即古文)有两个重点,一是先秦汉代,一是唐宋八大家。清代初期吴楚材、吴调侯所编选的《古文观止》,迄今流传极广。该书选录自先秦至明代散文,八大家之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这些例子都足以说明八大家散文受后人的重视程度。上面说过,八大家散文具有高尚的政治理想,美好的人生旨趣,形式优美,表现鲜明生动,这些对于今天新时代作家的创作,也将产生一定的启发、借鉴作用。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