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们和政治、经济、社会、哲学、宗教、艺术等等现象均有联系。因此,要深入认识某些作家作品,不但要了解这些作家作品本身和与之有关的作家作品,而且还应了解与之有关的政治、哲学等种种现象。
举例来说,研究嵇康、阮籍,他们两人身处曹魏后期,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剧烈(司马氏企图篡夺帝位),杀戮频繁,两人常恐惧遭受灾祸。又当时老庄思想流行,玄学开始抬头。嵇、阮两人作品中弥漫着忧患意识和出世思想。研究两人作品,就必须了解当时的政治和思想界情况。此外,嵇康的《养生论》又与道教的长生术有关,他的《声无哀乐论》、《琴赋》又与音乐有关,欲求深入了解,也须了解与之有关的道教、音乐史料。再以研究唐代文学为例。唐代以诗赋取士,科举考试和士人活动、文学创作关系密切。傅璇琮的《唐代科举与文学》一书,搜集大量资料,详细说明唐代文学与科举制度的关系,在这方面对学习和研究唐代文学者很有好处。程蔷、董乃斌的《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一书,着重介绍唐代的社会风俗。它从岁时节日、都市民俗、妇女生活与习俗、文人士子风貌、神灵崇拜与巫术禁忌、民间文学与技艺等方面进行剖析,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与文学发生联系,了解这些社会现象和风尚,对了解唐代文学也很有帮助。
以上举例是就专题研究而言,要深入了解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政治、社会和种种文化现象。就古典文学学习和研究者的平时素养来说,则应平时注意多读一些重要典籍,了解与文学关系密切的政治、社会、学术文化等现象。
要重视多读些历史书。中国历来文史二者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文学作品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其内容反映了各种各样的历史社会现象;因此,要能比较准确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熟悉历史。像杜甫、白居易、陆游、辛弃疾那些伟大诗人的许多作品,与当时国家大事紧密相关,阅读时尤非熟悉历史不可。我在大学学习时,初读《文选》,感到很难懂;大学毕业工作后,系统读了《汉书》、《后汉书》、《晋书》、《南史》,对汉魏六朝的历史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回过头来再读《文选》,在理解方面就有了很大的进展。应当系统地读几部史书,对一个时期的历史现象有比较完整的认识;这样,阅读文学作品时,对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在头脑中就浮现出具体的印象。如果只是结合文学作品临时找一点材料看看,看问题就容易流于浮浅。读历史的面也应当广一些,除掉读“二十四史”(读有关部分)、《资治通鉴》外,记载典章制度和各种文化现象的“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及其续编、历代会要也应当择要浏览。“三通”等分量大,比较难读,可以读一些今人编著的文化史著作。商务印书馆于30年代曾出版过一套《中国文化史丛书》,共分二辑、40种,内容广泛,有政党史、民族史、田赋史、交通史、婚姻史、妇女生活史、道教史、经学史、理学史、伦理学史、骈文史、散文史、绘画史、音乐史等等,其质量有高有低,但写得比较简明扼要,每部史书对了解某一方面的历史发展,颇为方便。我在学生时代浏览了其中的一部分,觉得在扩大历史文化知识方面,得益不小。这套书80年代上海书店曾予重印,容易找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在80年代出了一套新编的《中国文化史丛书》,有《中国彩陶艺术》、《中西文化交流史》、《禅宗与中国文化》、《方言与中国文化》等等,也值得一读。可惜只出了10多种。以上两套丛书共有50多种,还有一些单行的文化专史,如风俗史、游侠史、娼妓史等等,读者均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阅览。文化的范围异常广泛,除政治、军事外,其他大抵都可归入文化范围。其中社会风俗、哲学思想、学术、艺术等与文学的关系尤为密切,学习研究古典文学者对古代上述方面的现象应优先注意。
学习、研究古典文学,宜打通文史哲三方面,因此除注意多读史书外,还要注意多读一些子书与哲学思想的书。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士子、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最大。儒家思想,渊源于“五经”、《论语》、《孟子》,道家思想典籍以《老子》、《庄子》为最要,这些书应精读,其中“三礼”、“春秋三传”分量大,可泛读或选读。古代各历史时期各有其突出的哲学思想与学术思潮,先秦诸子学以后,有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唐代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经学与语言文字学)等等,均与文学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对它们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