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是一首名篇,它描写北方边疆地区一位地方长官当敌军压境时奋不顾身、誓死抗击的情景,诗篇“黑云压城城欲摧”句发端,通篇以璀璨浓重的笔墨渲染出紧张悲壮的气氛,显示了李贺诗歌的独具的艺术特色。诗中提到的易水,在今河北省西北部易县;黄金台,相传系战国时燕昭王延聘贤士之处,故址在易县东南。题目中的雁门指雁门郡,在今山西省北部。诗篇写战事发生在易水附近,它与雁门郡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这是一首用古题写作的乐府诗,按照乐府诗的体制,后出的歌辞不一定要与古题有直接的联系。
《雁门太守行》是汉代相和歌辞中的一个曲调,原先歌咏汉代一位雁门郡太守某某的事迹,可惜这首古辞早已亡佚了。今存的一首古辞,歌咏东汉洛阳县令王涣的政绩。它利用旧题来写另一位地方长吏,内容就与雁门太守没有直接关系了。李贺这首诗写易县一带的地方长吏誓死守城,也与雁门太守无关。这后出的两首诗,仅在歌咏地方长吏这一点上与旧题保持着联系。
类似上述情况,在乐府诗中是常常出现的。这里再举一例。乐府杂曲歌辞中的《秦女休行》,原辞为曹魏左延年所作,写燕王妇秦女休为宗族报仇杀人、将受刑戮、忽得赦书的故事。后来西晋傅玄写的《秦女休行》则用此题歌咏庞烈妇,写汉末庞?的母亲为父报仇杀人,事后到县衙门自首,因她的行为义烈可嘉,获得赦免。此事《后汉书?列女传》也有记载。傅玄这诗已与秦女休无关,仅在歌咏烈女这一点上与左延年原辞保持联系。
后来制作的许多乐府诗,在与旧题及其本事的关系上,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歌辞内容与曲调名称相吻合,如《将进酒》写饮酒之事,《燕歌行》写与燕地征战有关之事,《从军行》写从军作战之事。二是歌辞内容与旧题并不吻合,但在主题、题材方面与原辞相近,如上述《雁门太守行》歌咏其他地方长吏、《秦女休行》歌咏其他烈女报仇杀人,就是其例。三是歌辞内容与旧题及本事在意思上无关,仅在音调上保持联系。例如汉乐府《秋胡行》原写春秋时鲁国秋胡戏妻故事,原辞失传,傅玄有《秋胡行》二首,仍咏其事。但曹操的《秋胡行》二首,歌咏追求神仙,曹丕的《秋胡行》三首,或咏明君任用贤臣,或咏思念佳人,均与旧题及秋胡戏妻本事没有关系。上述三类乐府诗数量均不少。我们今天读乐府诗,在对歌辞内容与题名及本事的关系方面,要注意区别上述三种不同情况,否则易生误会。
李贺生活着的唐宪宗元和年间,河北地区的藩镇常有叛乱,唐军与叛军间战争频繁。李贺的这首诗很可能借古题歌咏这类事件,但究竟指何年何事,难以确定。清代陈沆《诗比兴笺》卷四根据李贺此诗中提到易水、黄金台,认为是借古题咏唐宪宗元和年间幽蓟地区(今北京市一带)藩镇叛乱所引起的战争,虽不一定确切,但还较近理。姚文燮《昌谷集注》卷一则说:“元和九年冬,振武军乱,诏以张煦为节度使,将夏州兵二千趣镇讨之。振武即雁门郡。”并认为此诗即咏其事。姚氏把此诗与雁门郡联系起来解释,不免牵强。这种因不明乐府体制而产生的穿凿附会的解说,在清代以至现代学者的论著中是屡有出现的。
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