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了较充分的材料,并且经过分析,有了自己的看法,便可进入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还会碰到原来准备、酝酿不够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搜集补充材料和构思分析。
论文先要确定题目,明确论述的主题。我的体会,一段时间内最好划定一个范围,进行系统阅读,积累材料和心得体会,这方面的积累丰富了,酝酿成熟了,在此基础上就某一或某些问题进行论述,提出己见,往往能写出较扎实深刻的论文。如果平时没有积累,先定一个题目,匆忙找一些材料写成文章,大抵不能写成颇有深度的论文。平时积累愈深,就愈能写出好论文。这正像一位作家,具有长期的丰富深入的生活体验和思索酝酿,而不是先定一个主题走马看花地找些材料,就比较容易写出好作品。论文题目和论述范围,一般不宜太大、太广,对于学识准备不足的人来说,尤应如此。题目不大,较易掌握充分的材料,进行较全面深入的论述。如果对于一个个的点缺乏清楚的认识,缺少扎实的微观基础,匆忙地做宏观分析和研究,往往容易蹈空。宏观的研究和把握也需要,但要注意有较好的准备和较坚实的基础。如上所说,有的论文,虽然研讨的是一二具体问题,但要把它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来考察和分析,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宏观把握。这样看来,宏观需要微观作基础,微观往往要结合宏观的背景来考察和分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文章要写得精警,写两三篇论文可以解决问题的,不要勉强拉成一本书。勉强拉成书,水分增加,精警反被冲淡了。当然,一些讲义和普及性的读物等,须有系统地向读者介绍某方面的知识,不在于发表创见,那也是需要的,可以别论。过去一些著名学者,如王国维《观堂集林》、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中的不少论文,都非常精辟,篇幅不长,但解决了重要问题。
一篇论文下笔之前,要有一个通盘考虑。论文分为几节或几个部分,每节讲些什么,包括使用的主要材料和自己的看法,最好写一个简单大纲,做到胸有成竹,就能顺利地写下去。短论文可以不写大纲,但通篇如何安排,也要动笔前胸中有数。
论文的观点,不但要有创见,而且要表述得明确。一篇论文特别短论文,不能解决许多问题,要注意论点的集中和单纯,不要纷繁枝蔓。如果谈几个问题,要注意有步骤地分别谈清楚。观点要力求客观合理,通过掌握大量材料,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论证得来,才具有说服力。有些新看法,虽证据尚不足,如果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也不妨提出来供进一步研讨,这时宜采用推测口吻。时下有些论文,竭力追求新奇,缺乏有力的论证,立论片面甚至荒唐,这是不可取的。采用别人的看法,除普及性的读物与教材等外,一般应注明出处,不要掠人之美。
论点要有充分的论证,才具有说服力。证据要有力、充分。论证问题,要分清层次,一步步地进行,使读者印象清晰,易于接受。拥有丰富充分的材料,要精心组织安排,哪些在前说,哪些在后说,要注意步骤和层次,一切服从于讲清问题,阐明看法。这方面的组织安排是构成论文逻辑力量的重要因素,需要匠心经营,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磨炼,同时注意向前辈优秀的论文学习经验。材料固宜充分,但也不宜堆积过多。不少次要的基本内容重复的材料如果引用过多,使文章显得累赘,反而影响文风的鲜明性和可读性。对于诸多次要的但也有一定价值的材料,可以运用附注、附录、另编资料汇编等方式来解决。
论文的语言,应当明朗、准确、流畅,有可读性,学术论文不是文学散文,宜于客观冷静地进行论说,使读者明白情况和事理;不宜于抒发作者主观的感情,或表现丰富的文采。由于性格、兴趣的差异,有的作者的论文写得生动而有文采,自可别具一格,但要注意避免因追求文采生动反而使观点不够明朗准确,以辞害意。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