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积累材料,根据汇集的材料对研究对象与问题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看法,这是写作论文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工作,论文有了充分的思想内容,下笔就方便了。
搜集、积累材料的情况大致有两种。一是先有了一个研究对象和目标,就根据它来有系统地搜集有关材料。二是事先没有确定的研究对象,那么可以划定一个范围(不宜太大),在此范围内有系统地阅读有关文献,留心考察,积累有价值的材料和心得体会,然后从中获得并确定论文的题目。我在40年代后期刚开始做研究工作时,以汉魏六朝诗歌为范围有系统地读书,在阅读中于六朝乐府诗《吴声歌曲》、《西曲歌》方面,发现材料、问题较多,于是就以它为专题研究对象,后来写成了我的第一本著作《六朝乐府与民歌》。
搜集材料,要力求广泛,旁搜博采,不怕麻烦,肯下工夫,要有竭泽而渔的毅力。我在研究汉魏六朝乐府诗时,除读有关诗歌集子和正史音乐志外,通读了《汉书》、《后汉书》、《晋书》、《南史》等正史,翻读了“三通”、《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唐会要》等,浏览了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还读了一部分有关地理志、类书、笔记小说等,从各方面得到不少有价值的材料。我研究汉魏六朝乐府诗,重点放在相和歌辞、清商曲辞方面,其中多民歌,现在一般称作乐府民歌。我研究它们,注意联系其历史文化背景来广泛搜集材料,所以获得了不少为前此研究者所忽视的有价值材料。
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利用前此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例如我读《汉书》等正史时,就翻读王先谦《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吴士□《晋书?注》。碰到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文字,就细心查看这些较详注本中提供了什么材料或线索,再跟踪追查,颇多收获。要多方面地阅读有关文献,搜集材料,须借助于目录学。我研究乐府诗阅读有关地理志、类书时,就是根据《四库提要》、《书目答问补正》等书的指引,一部部地翻读。一些杰出文史学家的著作、论文,往往善于从多方面搜集、综合材料,并从中提出自己的独到看法。我们要注意在这方面向他们学习。从这些优秀的著作、论文中,可以学习到许多写论文的方法。我在四五十年代进行研究和写作时,从王国维、陈寅恪、闻一多、杨树达、余嘉锡、萧涤非诸前辈的著作中,在这方面获得很多启发和教益。
搜集、审读材料时要仔细谨慎。有些重要的材料要一字一句地细心读,反复读,方能获得透彻的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我在研究乐府诗时,感到《宋书?乐志》、郭茂倩《乐府诗集》(特别是它包含着丰富资料的小序、题解)是最重要的资料,细心反复阅读,并参证其他有关文献,由此认清了不少现象。后来研究《文心雕龙》,为学生开设《文心雕龙研究》专题课,对该书反复研读多遍,对全书50篇逐步融会贯通,对其中不少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俗话说,熟能生巧,对研究的对象也是如此。对过去学术著作中引用的材料,有原书存在的,要尽可能加以复核。古代不少学者引用材料,往往仅凭记忆下笔,因而引文与原文时有出入,古代编纂的不少类书,引文常有删节。如果不查核原书,仅仅根据这些引文,那会影响理解、立论的精确程度。现代学人引用材料,一般说来比古代要严谨些,但作者众多,学风各异,还是尽可能查核原书为好。还有一些伪书伪作,前此学者有辨伪论著的,要注意吸取。有些伪书伪作,反映了作伪者那个时代,也仍然有其历史文献价值。
搜集材料,要注意获得一些对研究问题性质具有关键作用的材料。我在读唐代高仲武所编《中兴间气集》时,看到有一条编者评孟云卿诗的评语,其中说起他根据孟云卿的诗歌复古主张,写了《格律异门论》及《谱》两文来加以阐发。孟云卿的诗论和高仲武这两篇文章均失传,但从《格律异门论》这一题目,可知该文是阐述格诗(即古体诗)与律诗(即近体诗)二者门径不同,由此可知以沈千运、孟云卿为首的中唐前期的这一复古诗派,是以提倡古体诗、反对近体诗为主要宗旨。又如唐传奇《虬髯客传》,过去多认为系出自唐末文人杜光庭之手。我在读唐末苏鹗所撰笔记《苏氏演义》时,发现苏鹗曾说:“近代学者著《张虬髯传》(即《虬髯客传》),颇行于世。”唐宋人所谓近代,常指时间上比较接近的前代。苏鹗与杜光庭都是唐代末叶人,他不可能称杜光庭为近代学者,因而认为《虬髯客传》的作者不可能是杜光庭。我们阅读材料时一定要细心,培养一种敏锐的观察力,于古人行文的细小处发现对解决问题具有关键作用的材料。
搜集材料,不能一蹴而就,要靠长期的积累。于此要有恒心和耐心。要花工夫有系统地阅读有关文献,记下有价值的材料和自己的心得体会。积累的材料、心得丰富了,分析问题、写作论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要写一部长篇的论著,更是应该如此。过去不少著名学者的不朽著作,在材料积累上往往会花去数十年的时间。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