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是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上在长篇小说创作实践与推动发展方面均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他以自己的名字设立的茅盾文学奖,是我国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文学奖,从 1982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名字著称于世,“茅盾”是他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从此“茅盾”名达于世。茅盾于 1920年正式介入文学圈,是新文学史上最早提倡文学与人生发生关系的作家之一; 1921年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1933年前后进入小说创作黄金期。
茅盾是“五四”新文学革命运动的前驱者、主将与旗手之一;是新文学建设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五四”以来先进的文学思潮的主要引领者。茅盾终其一生的主要创作是中长篇小说,茅盾对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影响长达半个多世纪。
茅盾在“经验了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后,将自己在革命挫折中压抑着的革命热情转向激情的文学创作。大革命惨败造成的深刻苦闷与心灵矛盾成为他转向文学创作的新生动力。茅盾以融入真实自我情感的长篇小说《蚀》三部曲而成功步入文坛。
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是 1917年“文学革命”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时代痛苦的结晶,是奠定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第一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