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我们在幼儿园上的第一堂算术课就是最简单的加减法,但是喜欢加法的孩子一般比喜欢减法的孩子要多一些。这是因为幼儿园老师在教我们加减法时,往往会辅助于实物或者图片,我们不喜欢看到自己面前的东西越来越少,于是就喜欢上了加法。这应该算是加法奥秘最天真、最直接的体现吧。 其实,加法的奥秘还远不止对孩提时代的影响,它往往会影响我们的一身,乃至成为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过高的目标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打击,在沉重的打击面前我们不堪忍受,于是只能选择退缩或放弃,这个过程显然是一个减法的过程。倘若,我们当初不把目标定得那么遥不可及,我们也就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我们奋斗的脚步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和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视具体情况及时提高自己的目标,以至于最终达到我们当初的理想目标。这就是做加法的过程,显然它的成功率要比做减法要大得多。 说了这么多,可能以一些朋友会感到比较乏味,这里我给朋友们准备了一则案例,相信通过这则案例,你会对做加法的奥秘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自成立以来一直蒸蒸日上的公司,今年的盈余大幅滑落。这是大气候使然,决不能怪员工,因为大家勤奋工作的程度丝毫不比往年差,大家意识到经济的不景气,干得甚至比以前更加卖力。 这种情况却越发加重了董事长心头的负担:年关将至,按照惯例,年终奖最少要加发两个月,多的时候,甚至会加倍。而今年顶多只能给一个月的奖金。 董事长忧心忡忡地对总经理说:“许多员工都以为今年最少加两个月,现在恐怕飞机票、新家具都订好了,只等拿到奖金后出去度假或付账单了!”总经理无奈地说:“这就好像是给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现在突然改成两颗,孩子一定会闹的。” “有了!”董事长紧缩的眉头突然舒展开来,“你的话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到店里买糖的情景。我记得那个时候总喜欢找同一个店员阿姨,因为其他店员阿姨总是先抓一大把。拿去称,然后再一颗一颗往回拿,直到重量合适为止。而这个店员阿姨,却是每次抓得不够量,然后一颗一颗往上加。其实最后拿到糖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我就是喜欢这位阿姨。” 两天后,公司突然传出小道消息:由于营业不佳,年底要裁员。 公司上下顿时一片哗然。每个员工都在猜测,倒霉的会不会是自己。基层的员工想的是:“一定由下面杀起。”中层主管想的则是:“我的薪水最高,只怕会从我这里开刀!”随后,公司总经理宣布:“公司虽然艰苦,但是毕竟大家同乘一条船,再怎么艰苦,公司也不愿牺牲患难与共的同事,只是这年终奖,是不可能发的了。” 大家听说不裁员了,每个人心头的那块大石头终于可以轻松地放下了,没有被裁掉的惊喜早就冲淡了没有年终奖的失落。 除夕将至,公司员工都做好了过穷年的打算,彼此还订下今年过年不收礼的约定。就在这时,公司董事长召开各部门主管紧急会议。主管们匆匆上楼,员工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公司又有什么变故了。 十几分钟后,主管们纷纷冲进自己的部门,兴奋地高喊:“特大喜讯!今年奖金照发,整整一个月,马上就会发下来,让大家过个好年!” 此时,整个公司大楼,被员工们兴奋的欢呼声所淹没,而坐在顶楼的董事长分明感到了地板的颤动。
如果公司的董事长按照传统的思维,将员工的奖金减为一个月,这样势必会影响员工的士气,甚至一些不明事理的员工会借此闹情绪。精明的董事长从儿时买糖果的经历中悟出了做加法的奥秘,并且成功地运用到自己的企业管理当中,最终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同样的付出不同的处理方式受到的效果却是截然相反,这就是做加法的力量,也可以说是奥秘。 当我们为自己的事无法进展而感到苦恼时,是否反思过自己的处事方式是不是存在一些问题?假如是在无意识地做减法,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做一做加法,这样说不定就会让我们变被动为主动,出现柳暗花明的奇迹。 老叟箴言 加减法里有人生,加减法里有事业。 与失去相比,当然人们更希望得到,这就是加法的秘密。 将人的一生视为做加法的人往往是乐观的人,将人的一生视为做减法的人往往是比较悲观的人。 无论是先付出再获得,还是看似只付出不获得,其实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只不过是有的人想得到物质上的满足、有的人想得到精神的慰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