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几千年的封建人治思想,导致了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而连结这些人际关系的纽带则是感情或者说是人情。人情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共同不负责任,共同知错仍犯,共同知法犯法。在人情的“感召”下最终形成一种观念——法不责众,而这种观念又推动了人们的不负责任和轻易的以身试法。 在法不责众的庇荫下,我们的先人和今人在不断上演着一幕幕怪异的剧目:为了大家的利益不惜牺牲某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尽管真理掌握在某个人或少数人的手中。清代浙江余杭县的杨乃武案,即是活生生的例子。上千个官员大老爷为了自己的利益官官相护,以为法不责众,将本来无罪的杨乃武屈打成招。杨乃武的姐姐不愿受此窝囊气,拼却一身性命极力上告,由妙龄女一直告成黄脸婆,上天不负苦心人,总算将那些官官相护、以身试法的千名官员的乌纱帽扒了下来,为自己的弟弟沉冤昭雪。但此时,杨乃武的豪气却早已成了明日的黄花。最为可恨的是,那位太后老佛爷不但不为杨乃武姐姐的贞烈和坚强叫好,反倒为那些知法犯法的昏官感到惋惜。可见,人治社会下,人情大于天的根深蒂固。 法不责众是一种视规则体制如儿戏、视责任如草芥的极端丑恶的观念或心理。这种观念或心理与当今的法治社会背道而驰,于个人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乔伟到一家知名的公司应聘,其中的一道面试题像一座大山一样将他挡在了公司大门之外。那道面试是这样的:有10个孩子在铁轨上玩耍,其中9个孩子在一条新修的铁轨上嬉戏,只有一个孩子觉得在那儿玩耍可能不安全,所以他选择了一条废弃的、锈迹斑斑的铁轨,并因此遭到其他9个孩子的冷嘲热讽。孩子们正当玩儿得尽兴的时候,一辆火车从新修的铁轨上呼啸而来,孩子们马上撤离肯定是来不及了。当时你正在现场,突然看到新旧铁轨之间有个道岔,假如你把道岔扳到废弃的旧铁轨上,那么就只有一个孩子失去生命;假如不扳,你就只能眼睁睁看着9个孩子命丧车轮之下。火车转眼就要驶过来了,你会怎么做? 乔伟想了想,觉得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但是作为应聘者又必须做出回答。几位面试官表情严肃地盯着乔伟。乔伟眼前仿佛出现了一辆飞速行驶的列车正要撞向9个可怜孩子,于是一紧张:“倘若非要让我做出决定,那么我选择扳道岔,毕竟9个生命的意义大于1个。” 乔伟回答完毕,几位面试官的表情依旧那么严肃。其中一个面试官,也是公司的老总,对乔伟说:“对不起,乔先生,你的面试没有通过。”听此,乔伟一脸沮丧,不甘心地问道:“您能不能告诉我没有通过的原因?” 这位老总说:“你为什么要去扳铁轨呢?要知道,10个孩子中,只有一个孩子做出了正确选择,另外9个的选择是错误的。为什么9个人的错误要让一个无辜的人来承担呢?做决定的依据应该是事物本身的对错,而不是凭自己的感情。错了,就应该承担过错,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乔伟的思想显然受法不责众观念的影响,要知道在当今现代化的企业中责任胜于一切,所以乔伟的面试的失败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法治社会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成年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是法规,是不能讲感情的,法要责众。这样一说,看似有些无情无义,其实是一种大情大义。想想看,对一部分不讲规则、无视法律的人网开一面,那么就是对那些遵纪守法、恪尽职守的人们最大的无情。这不仅仅是无情,更重要的是会让法律成为摆设,让社会失去公正,让有责任、有抱负的人感到心寒。 一旦法律成为一纸空文、社会有失公正,就会形成尔虞我诈、人人不负责任,身处这样的环境别说实现自己的梦想,恐怕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证。不要认为一时得势就可独霸天下,须知跟你有同样想法的大有人在,无休止的争斗带来的只能是相互之间的毁灭。 老叟箴言 规则大如天,个人小如丸。 个人在规则面前应该无条件地遵守。 法不责众看似有情却是无情,法要责众看似无情却是有情。 法要责众更多的是一种威慑,一种公德心的召唤。 珍爱规则应该像珍爱我们的眼睛一样,因为没有规则就像没有眼睛,周围漆黑一片,只能四处乱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