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是追求物质利益的时代,是崇尚数字的时代。在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人对财富都充满了期待,所以对数字也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敏感。数字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财富,财富也常常体现为一定的数字。就连刚能辨识数字的幼儿都知道“一百”比“一”大,喜欢“一百”胜过喜欢“一”一百倍。
小儿如此,我们成年人又何尝不是?不知有多少年轻人天天都在做着发财梦,梦想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百万富翁甚至是千万亿万富翁。彩票销售点排起的长龙就是最鲜明的例证。凡是买彩票的人都是想一夜暴富的人,这些人妄图通2元实现500万的大博弈。一两块钱很少,谁都拿得出,于是人们趋之若鹜地涌向彩票销售点,试问一年下来又有多少人能中大奖。殊不知,如火如荼的彩票市场正是由无数彩民的无数个“2元钱”打造起来的。单看2元钱很少,很不起眼,可是数量大了,时间一长,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没有多少人关注,可是成千上万个小溪汇在一起就成了浩瀚的大海。 记得小时候,老师伸出一根指头告诉我们:“一,就是很少的意思,是数字里头最小的。”老师的话音刚落,一名同学站了起来:“老师,一不是最小的,还有零呢。”“说的很好,零是没有、空白的意思,就像你上学识字以前一样。所以零没有大小之分。”于是,“一”就在我们小小的心目中安下了家:是个数字,不大。 等年岁大一点儿后,又学到了一些知识,知道有“永争第一”、“说一不二”、“一心一意”、“一统江山”、“一手遮天”等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一”不只是小时候老师说的哪个意思,比如第一当然是比第一百好了,可是“一”大还是“一百”大呢?那时,不太大的心灵就开始了想事:“一”是好,还是不好呢?看来,只能分两种情况了,于是就偏爱上哪个好的“一”了。 对“一”的思考,跟年龄一样疯长。成年后,经历许多事,才知“一”非同一般。古人说的好“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又有“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等。我惊叹于祖先的伟大!他们在那时就将“一”阐述的如此透彻、明了。思来想去,我认为“一”就是万法归宗,就是涅盘新生,就是心平气和,就是始终不移,就是 一切归于无形,一切又都有形,关键是在这有形与无形之间自己还能否坚守如一。奢华的幻想,带来不切实际的浮躁,而浮躁又让我们忘却自己的本性,跳上舞台去扮演自己都不明白的角色。千万不要在若干年以后,让我们的后人发出惊呼——这也是人类!? 不要将“一”仅仅看做一个渺小的数字,它有时候却是最大的、最有力量的。眼前的强大是静止的,是一时的;真正的强大是动态的,是不断积累的。 面对市场经济的汹涌大潮,很多人患上了“短视病”,也可以说是一种“投机病”。他们妄图一夜暴富,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就不择手段地想占为己有。企业中患“短视病”的大致分为两部分群体:一部分是年少气盛的职场新人,另一部分是小公司的老板。 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尤其是自认为很有能力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可自己的待遇没有随之提高,于是就贸然辞职到薪水高一些的公司。良禽择木而栖,这本无可厚非,但在辞职前要考虑清楚,薪水只是员工待遇的一个方面,对于年轻的员工来说自己将来的发展前途比一时的高薪水更重要。在有潜力的企业做事,员工能力往往会得到全方位的快速提升,所以能力才是一个人巨大的财富。 现在,一些小公司的老板也常常患有“短视病”。他们经常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跟自己的商业伙伴发生矛盾,最终与之关系破裂。现在是双赢的时代,凡事都想多占,谁还敢与你合作,一时得到一百万,将来失去的恐怕是若干个一百万。有些老板,以经济不景气或是公司业务不好为由,降低员工待遇,从而将有能力的人才推向自己的竞争对手,这也是一种“短视病”。古人说,人才难得;现在人讲,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产。这些道理很多企业老板都明白,可就是不能体现在行动上,难怪很多企业时常处在不死不活状态而很难做强做大呢? 老叟箴言 “一”是起点,也是终点。 “一”很单薄,但却又是全部。
人生成功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努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坚持、不断超越的过程。 我们的起点再低,哪怕低到仅有“一元钱”,但只要今天比昨天努力一点点,明天比今天再努力一点点,日复一日,我们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一”是一种做人的基点,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家思辨文化,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