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略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在粮食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开始实施一项旨在实现粮食自给的农业新战略——“绿色革命”。
印度独立后实施的土地改革、合作耕种和乡村发展计划在提高农业生产方面收效不大。印度在“二五”和“三五”计划的10年间(1956~1966年)实行的重工轻农战略,引起了经济失调。工业生产增长一倍,而农业生产只增长14%,且很不稳定,受气候条件的严重影响,每隔两三年就出现一次减产。国家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粮食来解决吃饭问题。西方报刊因此把印度讥讽为“讨饭篮”。农业减产和粮荒引起的经济危机和政局动荡,迫使印度政府开始考虑调整经济和重新制订农业发展战略。
1965年9月,农业部提出了一个农业发展方案。这个方案题为《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农业生产:战略和计划》,声称这是印度政府发展农业的“新战略”。这个新战略是世界银行、美国援外机构和福特基金会的专家们所提意见的综合,其主要内容是: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集中使用以优良品种为主的各种配套的农业技术和投入,选择一些耕作条件好、雨量充足又有水利设施的地区使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新战略还决定对农产品提供价格支持,并通过国营粮食公司安排收购和贮存。这个新战略由于以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农业、提高农业产量为核心,因而被人们称为“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在印度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印度已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经过20多年(1967~1991年)的发展,在绿色革命的发源地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北方邦西部,无论是农业生产率、现代农业投入的使用,还是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在全印度,绿色革命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农业生产率明显提高。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过渡的实质就是要提高农业生产率,它包括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两个内容。开展绿色革命后印度的土地生产率明显提高。粮食作物每公顷产量由1965~1966年度的760公斤增加到1990~1991年度的1380公斤。经济作物中,棉花和马铃薯的单产也分别由122公斤和8400公斤提高到224公斤和16000公斤。从单产的增长速度看,全部农业作物单产年平均增长率从绿色革命前的1.3%提高到绿色革命后的1.9%。其中粮食作物由1.4%提高到2.4%,经济作物由0.9%提高到1.6%。绿色革命后印度农业产量增长的2/3以上都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实现的。
基本实现了低水平的粮食自给。绿色革命的显著成就之一就是结束了60年代前期粮食产量徘徊不前、国内消费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粮食产量由1964~1965年度的8936万吨增至1970~1971年度的1.08亿吨和1990~1991年度的1.76亿吨。受气候的影响,粮食产量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粮食进口量从60年代年均570万吨减至70年代的年均170万吨。1977年以后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停止了大规模进口粮食,个别年份甚至还有少量净出口。20多年来印度始终保有2000万吨左右的粮食储备,对消除饥荒和稳定粮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代农业技术运用有较大突破。绿色革命中,印度政府一方面利用价格机制、补贴政策刺激农户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国内农用工业、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事业。这些政策和措施对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各种现代农业投入迅速增加。1971~1991年,高产品种作物种植面积由1540万公顷扩大到6390万公顷,灌溉面积由3800万公顷扩大到7100万公顷,化肥消费量由226万吨增至1250万吨,农药消费量由6000吨增至8.4万吨。农业机械化程度也有显著提高。拖拉机数量由1961年的3.1万台增至1991年的130万台,同期柴油机由23万台增至470万台,电动水泵由20万台增至850万台,每1000公顷播种面积耗电量由5.5度提高到196.7度。
农业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绿色革命促进了农业由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社会化的商品经济过渡。这种高成本、高产出的农业经济一方面为农户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使农户必须为市场生产并出售剩余产品以偿还贷款和购买新的农业投入,这就大大加强了农业与其他产业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绿色革命的主要地区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北方邦西部已成为印度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1966年以来,它们提供了政府粮食收购量的3/4以上。这三个地区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大批拥有较多土地的富裕农户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雇用农业工人,采用新技术进行商品生产。一些退休文官、退役军人和城市工商企业家也向农业投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这里,农业经营已不再是维持生存的手段,而成了有利可图的企业。
绿色革命也带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农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优良品种推广程度不同,旱地农业发展不平衡,农村两极分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