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中有一则家喻户晓的故事:爷爷老了,吃饭时饭菜常从嘴里漏出来,儿子儿媳便不让他上桌吃饭,只让他在火炉边吃。有一回爷爷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儿媳妇破口大骂,说以后要改用大木盆给老人盛饭。有一天,夫妻俩看见儿子米沙在地上摆弄一堆小木片。父亲问米沙在做什么,米沙回答说:“爸,我正在做木盆呢,等您和妈老了的时候,我好用这只木盆给你们盛饭。”夫妻俩听后面面相觑,十分惭愧。从那以后,他们又重新把老人请上桌吃饭,并细心照顾。
故事里的那对夫妇以及故事外的我们,对故事的喻意大都心知肚明: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对孩子的品格影响巨大,是孩子品格教育成败的主要责任人。
显然,米沙的父母是幸运的:在人们一厢情愿的叙述中,年幼的米沙俨然成了父母的道德导师,使父母意识到自己的失范及其后果。而米沙也是幸运的:他的父母善于反省,意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他们及时纠正过失并对自身品格进行了一次完善。
在《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中,我们再次听到了这个故事以及故事引起的思考。作者理查德·韦斯伯德告诉我们:幸福感比成绩更重要,而道德是幸福感形成的源泉。道德成长、道德完善将贯穿人的一生;为了培养品格健全的孩子,成人在道德成长方面应进行终身学习。
韦斯伯德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教育学院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他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问题观察入微,始终致力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他创设的课程“道德的成年人,道德的儿童”,致力于探索儿童在与成人相处中的道德能力发展,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他在波士顿创建的心理干预机构,也深受民众的认可。他于1996年出版的《脆弱的孩子》(TheVulnerableChild)一书,深入剖析了美国儿童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引起全社会对儿童问题的关注,2009年,该书被《美国教育委员会期刊》(AmericanSchoolBoardJournal)评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10部教育著作之一”。
时隔13年,韦斯伯德再次向世人奉献了这本充满人性关怀的著作。作者和他的团队在波士顿的三所学校进行了长期的观察、访谈,对于儿童道德形成进行了深入的现场研究。同时,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作者对于自己家庭教育的实践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书中的许多故事来自他的亲身体验。所以,这本书不同于一般学者的理论著作,是充满思想和智慧的实践指南。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关爱未成年人品格发展的目的出发、从心理学家丰富的临床案例入手,对青少年业已存在的品格问题条分缕析,引导人们追本溯源,揭示问题的本质,使父母及教育工作者有机会直面并认清养育领域普遍存在的误区。作者告诫我们,应该认清自己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培养孩子关爱他人、富有责任感等美好品格——这是孩子幸福人生的保障,人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养育实践,以免继续妨碍孩子的品格发展却不自知。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时,我就非常喜欢。新教育实验强调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如何守护学生的幸福感,自然是我非常关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在努力守护着孩子的快乐情绪时,由于缺乏某些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却恰恰成为绞杀孩子幸福感的刽子手。韦斯伯德发现,许多父母及肩负教育重任的成年人在教育方面持有错误观念,他们意图良好,但无意中阻碍了孩子关键品质的发展却浑然不觉。如有的父母过分关注孩子现时的快乐,殊不知这不但影响孩子关心他人的能力,长远来看甚至还危及到孩子自身的幸福感。有些父母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殊不知这不仅增加了孩子的压力,也威胁了孩子的品格成长。有的父母出于情感的需要过分依赖子女,将自己的需求与孩子的需求混为一谈,殊不知这不仅妨碍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正常沟通,还严重危害了孩子的道德成长。
韦斯伯德认为,这一切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父母没有理解幸福感背后的道德和价值观。他提出,“情感就像失控的巴士,而价值观则是掌控方向盘的司机”。
我认为,这本书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有几点特别重要,一是如何看待幸福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二是如何参与到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教育过程中去;三是如何认识道德发展对于孩子的价值。
书中有一章专门讲述“狂热追求成绩所隐含的危险”。韦斯伯德写了一个与我在许多学校做讲座中所谈到的特别相似的情景:
夜幕刚刚降临,我正在一所私立中学为约40名家长开讲座。这所声誉卓著的学校每年进入一流大学的学生数量始终保持极高的记录。讲座的题目是道德发展,而举行该讲座的原因之一是教师与家长都注意到学校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生活中其他的重要方面。讲座开始15分钟后,一位家长举手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同意您的观点,孩子长大后成为好人确实非常重要,但在现实中,追求这个目标对孩子进入像哈佛这样的大学并无帮助。”另一位家长也开玩笑说:“您能否让哈佛改变一下申请条件,把做个好人也算上一条?”在座大多数家长都紧张地轻轻笑了。但有些家长似乎坐不住了——将孩子培养成好人究竟有多重要?这又是否有助于孩子被录取到名校?
在美国,同样有许多家长实际上是将孩子的优秀成绩视为养育的主要任务。韦斯伯德认为,这个目标可能让孩子感到痛苦,并威胁他们自我意识中某些品质的发展,而这些品质正是诚实待人、欣赏他人与关爱他人的基础。“有些父母往往以更隐蔽、未经权衡的方式狂热追求孩子的优异成绩,他们对孩子造成的损害更为普遍。”如果因为追求成绩而让孩子失去了幸福感,孩子的人生就会充满阴霾。
韦斯伯德认为,虽然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对青少年的品格教育负有重要职责,但是,在学校这个背景下,教师和家长的道德指导作用能否相互促进却是问题的关键。“若教师和家长能够协力合作,那将大有裨益;反之则存在巨大风险。”所以,他主张营造出能激励教师从事道德指导工作的校园文化,可以采取更多措施让各类家长参与进来,包括难以相处的家长。
韦斯伯德指出,“尽管对于任何教师或管理人员来说,与偏执或令人讨厌的家长打交道都绝非易事,但只要学校真正重视道德发展,就不可能将这些家长拒之门外,因为正是他们的孩子存在着更大的道德风险。”他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刻意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家长,但校方可以为教师提供不间断的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与家长进行沟通,包括避免教师动辄受到指责或代人受过,以及帮助处理班级偏见。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的是必须认识到这样一点:在表面的傲慢和权利之下,家长往往忍受着内心的担忧与孤立,他们可能害怕将孩子交付给一个陌生人,或是害怕失去对孩子的控制。所以,韦斯伯德提出,无论哪种类型的学校,都应该设法让家长参与到一个道德团体中,参与到学校生活中,如作为课堂志愿者、加入家长委员会、或作为某个具体项目小组的成员等。这也有助于家长不仅关心自己的孩子,而且关注其他的孩子;不仅关心学习成绩,而且关注道德发展。
关于道德发展的价值,是这本书的重要主题,也是韦斯伯德花费笔墨最多的内容。他一再指出,“太多家长在促进孩子学业成绩方面过于积极,而在引导其道德生活方面则显得过于被动。对于之前几乎每代父母都了然于胸的一个事实我们却视而不见——即培养高尚道德需要有意识且持续的努力。”他告诫家长:虽然我们知道应该追求自己本性中善良的一面,但面对削弱自己指导作用的障碍时,我们却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也看不见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真正的道德潜力。而我们在这些方面的失败将使孩子付出昂贵的代价。
在本书的最后,韦斯伯德充满激情地写下了让我们非常感动的一段话:“我们完全有能力将孩子培养成情感丰富并负责任的人,培养成正直守诺的人。这些孩子过的绝不应该是伪善的、自命清高的、苦行僧似的生活,我的意思是,我们要让孩子们成人后能够感受到对道德问题进行质疑、与人们共建合乎道德规范的世界观的必要性,让他们感受到这一过程的奇妙和生动,让他们成为关注、追求道德复杂性的人,成为探究、追寻自己最高人性标准的人,成为能与亲友建立活跃的爱的关系的人。我们要让孩子们成为能够敏感于他人痛苦的人,成为能够意识到自己对不同阶层、种族或背景的人均负有责任的人,成为愿意以某种方式对世界作出贡献的人。——因为,这些孩子肩负着将先辈们最高尚的道德原则传承下去的使命、肩负着保护子孙后代福祉的使命。但这一切不是挥挥魔杖便可以实现。我们必须对孩子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相互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幸福源自道德。我想,这不仅是韦斯伯德对美国的父母们说的,也是对中国的父母们说的。
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中华民族美德的今天,如何守望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如何守护我们孩子的幸福感,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是为序。
朱永新
2010年春节于北京滴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