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帑银解运辽东,救了袁崇焕的急,这锦州兵变也就消弥于无形之中了。
对于粮饷的发放,当此关键时期,袁崇焕亲历亲为,亲自发放到各营将士的手中,严格监督每一环节,基本做到了公正。自此辽东军心稳定,军事防务各项,也步入了正常轨道。
对于明末的太监,崇祯只记得有个王承恩,陪着皇帝煤山上吊,可见其忠心;而其他人就不清楚了,曹化淳似乎听说过这外名字,但这人有什么事迹,那是一点儿都想不起来了。
清除魏阉党羽,崇祯从多方反映来看,曹化淳做得还是不错的;乾清宫书房改造,建立上疏奏折数据库,这个司礼监大太监是最先理解这套程序的;日常服侍,也是周到细致得无以复加,让崇祯没得挑,这么一个工作兼生活秘书,用起来还是颇为顺手的。
“崇祯”刚做皇帝没个把月,刚享受上别人的服侍,真正说来,就是降低些标准,他这个冒牌皇帝也是感觉不出来的。
处理完锦州兵变后,崇祯还是特意地传来太监曹化淳,详细地问询内库情形及宫庭的日常花销,更警告他恪于职守,手脚一定要干净,身居高位更要警醒。
曹化淳听着崇祯的这番教训,先还背后直冒冷汗的他,惊魂转而安定,明白皇上这次是饶恕他了,虽没见皇上紧追着问拨付内帑银的事,但也清楚蒙蔽不了皇上,看来以后收受贿赂要有所收敛了。
贪污腐败现象,在后世他见得多了,如果哪个官员及其直系亲属都清廉无比,反而让他惊诧万分。
如何反腐败,“崇祯”自从做上这个皇帝位子,就已经开始思考了,后世的理论方法仔细斟酌,古时的历史典故请日讲老师讲解。反反复复,无论历史、现实、或是将来,似乎没有哪种方法能够真正解决得了腐败、特权等现象。
就如同他自己这个皇帝待遇,这几个月的享受,已经让他有些习惯了,夜夜换美女,穿衣伸手、吃饭张口,更有一大群人被他吆喝着,皇权的威严清晰地显示着,这所有的一切都让他有些欲罢不能;但他的心里也清楚,这就是特权,他自己都“拿得起、放不下”,又如何去要求别人呢?
至于什么制衡监督,这大明朝的官员们,朝堂上互相弹劾,争执得不亦乐乎,似乎很有些制衡的意味;后世的官场,是否就如新闻报导中那么和谐,崇祯并不清楚,反正大明朝廷吵得是一塌糊涂;对于明朝的御史言官,崇祯开始有些感兴趣了,什么话都敢说,什么官都敢弹劾,看来需要好好研究一番啊!
处理锦州兵变事宜,正是京师地震,处于紧急救灾之时,让崇祯也无睱处理曹化淳;想想换个人,也许还要从头贪起,这个事情也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京师周边的震情,倒不是太严重,但是政治影响太大,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不太发达的明朝,皇权的正统来自于天道,如果皇权遭到天谴,就很可能给别人以“替天行道”的名义。经过这几日的朝堂纷争,崇祯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此点,站在他这个皇帝的角度,政治稳定高于一切,再加上崇祯心中还存有民间疾苦的信念,如此种种使得他施尽一切手段,全力抗震救灾,争取民心是为第一要务。
抗震救灾,拥有后世的“义演”经验的崇祯,相对娱乐贫乏的明朝来说,这一形式很是奏效,救灾善款很快到位,种种措施有条不紊地施行,化危机为机遇。
根据锦衣卫搜集的情报显示,京师内外、朝廷上下,整个民心舆情都在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变,这让崇祯心中很是有些洋洋得意。
然而事物是在变化的,正反两方面的辩证影响,就是作为皇帝的崇祯,他也无法把握。
抗震救灾,对内阁、六部的改组虽有些影响,但也在缓慢地推进。
户部要实施户引制,可是费用高昂,施行困难,如解决不了经费,大有被搁置的倾向;最重要的征税实权,从户部剥离,让户部官员很有些失落感,强调户引制的困难,也是有意难为崇祯皇帝。
农部需要移民,虽有崇祯的内帑支持其起动资金,但又人才缺乏,一切机构都需全新设置,崇祯又不给更多新编制,只能六部间调剂余缺,同样是举步维艰。
商部负责税收,但征税实权户部又怎舍轻易放弃,虽然是原户部尚书调任过来,但是职权的交接,两大部间仍是撕扯不清;再有新市舶司的建立,让商部门前人来攘往;相对来说,还是进展较快的。
工部算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辽东、川贵两大战场的后勤支援,就已经忙得不可开胶。这时的明军已是冷热兵器交替之时,需要耗费大量火yao枪弹,火yao生产能力虽已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却也无法与后世相比。还有新型火器的研制,更是夜以继日,崇祯皇帝隔三差五地就要问询一回,工部哪敢怠慢。
吏部基本没动,但是六部职能的重新划定,官员的考成、调任,人员调整的成功与否,是这次变革成功的基石,这也是让崇祯最是放心不下的。
礼部就有些措手不及了,虽然部司未有大的调整,但崇祯要求礼部培养朝廷急需的人才,让礼部官员很是有些为难。商部官员,虽然进士们懂得商税、算学的人不多,但也不能说是没有,只是少了些而已;最难的是农部,进士们不稼不穑,如徐光启那样可说是异类了,下面的吏员,还可拿徐光启的弟子充数,可是各司官员却不那么容易寻找了。农部官吏,全是徐光启一系,在吏部那里是无法通过的,崇祯虽然相信徐光启的人格,但也有一点心结。
刑院忙于平反魏阉制造的冤假错案,前后足审理平反了2000多案例,这还不包括皇宫内廷的案子。
兵部升级为四院之一,不管是文职还是武职,都很是精神振作,辽东有南蛮子袁崇焕坐阵,川贵有朱燮元剿匪,虽是变故不断,但也还可掌控,就是军费实在是紧张了些。
督查院最近可是很忙的,这次四院、六部、六科的大调整,走门路当说客的比比皆是,朝廷各派系借机相互攻讦,搞得崇祯脑袋直大,似乎谁说得都有理,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六科虽有新建立的,但也没闲下来,毕竟这次的变革动作太大,许多人是持反对意见的,虽然在崇祯皇帝的强力下施行,但是各派官员并没停止说服六科,使其驳回皇命。
抗震救灾、院部改组,如此的纷繁复杂,崇祯已经忙得是头不沾枕、脚不挨地了,又如何顾得上曹化淳的索贿腐败呢?
救灾过程中,崇祯也是再三强调反腐的,想出了公示信息的主意,受互联网的影响,还特意允许民众可以回贴反馈意见,这都是崇祯的苦心孤诣。
只是这样,就能防止得了腐败吗?
崇祯对此,也是心中无底的,只是朝廷政务太多了,尽管他已经尽量放权内阁,但还是抽不出时间去思考问题,更别提什么后宫享受了。最近虽然仍是夜夜换美女,日日吃山珍,却已经让他食之无味,提不起精神了。
当惯了普通百姓的“崇祯”,对从天上掉下的权力,已经是有些迷恋了,尽管他心中仍在认为,他是在为最广大人群众争取利益,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而奋斗。
崇祯离开自己的床,就有些睡得不太习惯,自从大病全愈后,就基本固定在乾清宫西暖阁了。对于大殿内的其它暖阁,崇祯基本不去瞎折腾,一个是因为它们都是空着的,并不是一屋睡一美女的;再有,崇祯对于安全防范虽然在意,但意识还是不太强烈。
乾清宫西暖阁,檀香烟袅袅婷婷,扶摇直上,宛转悠扬的琴声,回梁绕柱,游荡在金壁辉煌的大殿之中。
崇祯侧躺半靠在龙床上,身后是个宫女在给轻柔地按摩肩膀,煞是惬意。读书写字批阅奏折,身边不是宫女太监,就是王公大臣,为了保持皇帝的风范,那个行走坐卧的姿势是必须拿捏的,就曾数次被日讲官提醒注意。因此,这一天下来,从没养成好习惯的崇祯,还真是腰酸背疼,有些受罪。
还是田妃最是解语花,多才多艺,绝色佳人,尤其是那股莫名体香,混着檀香袅袅,让他有些如醉如痴。浅吟低唱,和着悠扬宛转的琴韵,田妃的琴艺让崇祯喜欢上了古乐,也只有这时,才能让他完全松驰下来,忘却那烦人的朝政。
救灾未结束,兵变需防备,院部要改组,朝局需稳定;然而世事就是在难为他,陕西乱匪又攻入某县,抢劫一番退入深山,似乎所有的困难都出现在前面,等着他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