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丞相,手握重权
公元前257年,秦军围困赵国邯郸,赵国欲处死子楚。紧要关头,吕不韦以600两黄金贿赂赵国的守城官员,才使子楚顺利逃离赵国。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因病去世,安国君继承王位,即秦孝文王。子楚成为太子。此时,子楚的夫人和儿子嬴政也回到了秦国。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去世,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并没有食言,让吕不韦做了相国,还封他为文信侯。吕不韦从此踏上了秦国的政治舞台,开始施展才华。秦国从此进入了吕不韦擅权时期。他大赦囚犯,收买人心,嘉奖功臣,对百姓施以恩惠,这些措施使他在秦国声名鹊起。
早在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就灭掉东周,周王室的统治至此结束。不过,在原周王朝境内还有一个小封国——东周公国仍然存在。公元前249年,已经危在旦夕的东周公国在巩地联合各诸侯国,意图组成联盟攻打秦国。正好吕不韦想灭东周公国但没有合适的理由,这一行动无异于给秦国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借口。最后,秦国大胜东周,将其领土纳入自己的版图,消灭了一统天下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障碍。吕不韦虽然消灭了东周残余势力,但依然保存东周之祀,为自己赢得了崇奉礼仪的好名声,也赢得了士人之心,减轻了姜、姬姓诸侯国对秦国的仇恨和敌对情绪。于是,大批士人纷纷投奔秦国。
嬴政即位,吕不韦辅政
秦庄襄王三年五月,王卒,子嬴政为秦王,年13岁。秦王嬴政尊吕不韦为仲父。之后,吕不韦坐在章台宫大殿秦王御座的右侧直接处理政务。他不疑心旧臣,对元老也没有成见,还广泛地招贤纳士,使秦国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更加富有生气。吕不韦为相国,全权代管秦国事务。但王权在太后手上,必须盖上秦王与太后两个人的印章(玉玺),才能调动军队。
秦国起于戎狄之间,一直遭到诸侯歧视。他们认为秦国是一个不讲礼仪、粗鲁无文的国度。吕不韦也被认为是一个粗俗的,不曾受过高贵、良好教育的暴发户。
吕不韦有家童万人,大概是因为经常听到身边的人提起战国四公子的美名,开始关心四公子的事迹。战国四公子指的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司马迁说他们都有门客三千。吕不韦觉得羞耻:秦国现在是最强大的国家,我也有家憧万人,难道还不如四公子吗?进而联想到秦国在国际间的落后面貌,于是决心重塑秦国形象。
他也招来宾客三千,包括学者、艺术家、哲学家、诗人、演说家等等,让他们住在秦国都城,供他们吃喝玩乐。根据吕不韦的安排,他们把各自所精通的天地万象古今之事,编成一部书,内容非常完备,可谓当时的百科全书,定名为《吕氏春秋》。战国四公子可没有这样的著作,吕不韦深以为傲。咸阳的集市有大门,吕不韦把钱悬挂在大门上,布告天下说,谁能增损一字,赏千金。大概是出于畏惧,奖金虽多,但无人应征。那个时候,大凡识字的人(后来一般统称为“士”,他们努力保持着自己人格上的尊严,但在经济上或个人前程上又不得不依附于政府或贵族,成为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一个群体),他们想得多,顾虑也多,不肯轻易响应。吕不韦的谋略重点似乎并不在一字千金,而是借这个机会,宣扬秦国的文化建设。
这部书充分体现了吕不韦的杂家思想,以无为为本(道家),以德化为主(儒家),以法术为辅(法家),基本奠定了在中国施行了2000年的统治哲学。
吕不韦代表秦国编撰这部书,因而《吕氏春秋》当是中国有确定作者的最早的官方著作。该书内容博杂,既渴望秦国统一天下,也主张分封,可能表现了吕不韦的个人利益。有一个西方人说,吕不韦以其谋略出任秦国丞相,私自出钱编书,看似不务正业,却为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政府打下了基础。
自商鞅以来,秦国的执政党就归属于法家,把商人视为寄生虫,因而有官员耻笑吕不韦,说他出身粗鄙的商人家庭。同样也有人直截了当地批评那些贵族:“你们在权力斗争中斗不过吕不韦,所以才会骂他不知礼节。”这就是吕不韦,不仅能降伏那些嫉妒自己、恶意诋毁的人,也有广泛的支持者。
如果说在帮子楚接替王位时,吕不韦的谋略水平还在“通幽”一层,那么,他当了秦国丞相之后,努力平衡国内矛盾,积极拓展秦国领土,编成《吕氏春秋》,重塑秦国形象,为统一事业做思想文化准备,这些政治成就表明,其谋略水平已完全达到“具体”的高度。做商人很优秀,做政治家也很杰出,这得益于他敏锐的洞察力。
如果秦始皇真是他的儿子,似乎就更好理解,为什么他要热心于重塑秦国形象,他的心血将全部被儿子继承,而不是还给别人。
吕不韦做了12年相邦,秦国在政治、军事上的成就如下:
秦庄襄王元年,灭东周国,不绝其祀。蒙骜伐韩,韩献两城。初置三川郡。
二年,蒙骜定太原。
三年,蒙骜攻魏国两城,攻取赵国37城。王齿乞定上党,置太原郡。化解五国攻秦。
秦始皇元年,蒙骜平晋阳,重建太原郡。
二年,攻取魏地卷,斩首三万。
三年,蒙骜伐韩,取13城。
四年,攻魏,取两城。
五年,攻魏,夺20城,建河东郡。
六年,败五国联军于函谷关外。攻魏,取朝歌城。
七年,攻魏,取一城;攻赵,取一城。
八年,长安君攻赵,后反叛,死于屯留。
九年,攻魏,夺三城。
人才上的成就,武有蒙骜,文有李斯(当时他仅是吕不韦的幕僚)。
经济上的成就,郑国渠建成之后,新造良田四万顷,秦国更加富饶,为统一六国提供粮食储备。
吕不韦的谋略成就证明,他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置三川、太原、东郡三郡,统一战争事实上已经迈出脚步,却因为嫪毐事件,再无机会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