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生子之说
秦始皇是继秦庄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赵姬,据说曾为吕不韦的爱姬,后献予子楚,被封为王后。那么,秦始皇到底是子楚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后人争议不休。
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吗?有两种说法:一个是“仲父”吕不韦,另一个是王父子楚(即秦庄襄王)。他们俩到底谁是秦始皇真正的父亲呢?
《史记》中记载秦国丞相吕不韦本为河南濮阳的巨富,是远近闻名的大商人。但他不满足这种拥有万贯家私的地位和生活,野心勃勃,对王权垂涎三尺。
于是,吕不韦打点行装,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精心策划一个大阴谋,将正在赵国当人质的秦王的孙子异人,想法过继给正受宠幸的华阳夫人,转瞬之间,异人被立为嫡嗣,更名为子楚。
子楚是秦昭王的孙子,即太子安国君(秦始皇的爷爷)的儿子。因子楚的母亲夏姬不被安国君宠爱,子楚又不是长子,在安国君20多个儿子中仅排在中间,所以地位很低。遵照当时的惯例,秦赵两国要互换人质以示真诚,秦国就派秦始皇的父亲子楚到赵国做人质。子楚在赵国很不得意,但吕不韦却改变了他的命运。
吕不韦有一个小妾赵姬(因她在赵国的都城,所以历史上称她为赵姬),长得十分漂亮。在影视或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节:一天,吕不韦对她说:“我想把你许配给子楚,好不好?”赵姬大吃一惊说:“我肚子里已经有了您的孩子呀。”吕不韦说:“正因为这样,我才要把你配给子楚。”赵姬问:“为什么?”吕不韦说:“子楚已经被安国君立为世子,安国君当了国君,子楚就会成为太子,安国君死后,子楚不就是秦国的国君了吗?秦国的天下不也就是我们吕家的天下了吗?”赵姬虽然很不情愿,听了这些话以后,也就同意了。在一次酒宴上,吕不韦就把赵姬许配给了子楚。赵姬嫁给子楚不久便生下一男孩,这个男孩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的秦始皇。
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
原来,吕不韦很熟悉秦国的内幕,知道安国君虽然最宠爱华阳夫人,但她却没有儿子。吕不韦便设法要让华阳夫人过继子楚为子,这样,在太子安国君即位后,子楚也就是太子了,自己就可以利用与子楚的关系捞取政治资本。
主意已定,吕不韦便付诸行动了。吕不韦先找到华阳夫人的姐姐,让她去游说,劝华阳夫人尽早在众公子中挑选一个好的作为自己的儿子,并立为储君。那么以后即使在秦昭王死后她也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而且指明子楚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个建议,正迎合了华阳夫人的心事。于是,华阳夫人便利用安国君的宠爱,说服他将子楚立为继承人。
事情办成了,子楚的处境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给了子楚足够的钱财,还让吕不韦做他的师长,扶助子楚。吕不韦也长住在了邯郸,和子楚一起广交天下宾客,等待着子楚回国做太子和以后继承王位的那一天。
一日,子楚和吕不韦对饮,子楚对赵姬一见钟情,心甚爱慕。酒饮至中巡,子楚起身为不韦祝酒,请不韦把赵姬赐给他。吕不韦一听,正中下怀。于是回去和赵姬密谋了一番。选了一个合适的日子,就把赵姬许配给了子楚。《史记》记载:“(赵姬)至大期时,生子政。”期(古音为ji),即一周年。就是说子楚娶了赵姬一年后,赵姬才生政。这样算来,嬴政应是子楚所生。嬴政开始姓赵,因为出生在赵国。又因为是生在正月,所以名字叫正,后来又改为政。等到回到了秦国,才改成了国姓嬴。
关于秦始皇的长相,史学界有人说,我们现在看到的秦始皇像是根据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推演出来的,在司马迁《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秦始皇是“蜂准,长目,挚鸟肩,豺声”。郭沫若据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蜂准就是马鞍鼻,挚鸟肩就是现代医学的“鸡胸”,豺声表明气管炎;其胸形、鼻形变异与气管炎常发显示他是个软骨病患者。不过,史学界大部分专家认为秦始皇是一个英武潇洒,相貌堂堂的人。
史学家与后世人的争议
秦始皇身世之谜中“赵姬有孕、后归子楚”的说法始见于司马迁《史记》,然而明代已有学者指出此说乃“战国好事者为之”,比如吕不韦死后的门客、六国亡后的臣民都想借此丑化秦始皇,又经后世文人炒作,似难辨真伪。其实,“秦始皇是否私生”这种男女之事,知情者也只有吕不韦、赵姬和子楚,而他们都是绝无可能宣露于外的。因此,秦始皇身世之谜永远只能是悬案了。
从秦国国君的世系看,他的父亲是当时为质于赵国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后立为秦庄襄王)。《史记·秦本纪》说:“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可是,《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我们可以从这段文字中看出,吕不韦将已有身孕的歌姬献给了子楚,然后生下了嬴政。生下嬴政之后,子楚遂立赵姬为夫人。子楚继承王位,死后把王位传给子政。可见,这段文字记载是认为嬴政是吕不韦之子的。此说为班固所接受,于是《汉书》称嬴政为吕政。
明代王世贞《读书后记》怀疑《吕不韦列传》这段记载的真实性,提出两条理由:一是吕不韦为使自己长保富贵,故意编造自己是秦始皇的父亲的故事;二是吕不韦的门客骂秦始皇是私生子以泄愤,而编造此说。
从尊重事实的角度看,《史记》是记录秦始皇出身的最古老的证据,也是唯一的证据。班固《汉书·王商传》记载当时的人列数王商的罪名说:“臣闻秦丞相吕不韦,见王无子,意欲有秦国,即求好女以为妻,阴知其有身而献之王,产始皇帝。”这条记载有可能源自《史记》,因此不作为直接证据使用。从证据对等的原则看,必须有证据否定《史记》的记载,才能否定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这个说法。否定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的学者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但都是推理,而没有直接证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否定一方证据不足,《史记》的说法仍然有效。这里只是肯定了《史记》的说法没有被推翻,还不能认定它的说法就是事实本身。
郭沫若就否定《史记》的说法,认为司马迁记载的是传说,不是信史:1.《战国策》没有相关记载,《史记》的说法为孤证,缺少旁证;2.和春申君与李园的故事情节非常相似,仿佛在读小说;3.《史记》先说秦始皇的母亲是邯郸舞姬,又说她是赵国豪家女,前后矛盾。
郭沫若还推测了这个传说的来源,一是吕不韦自己编造的,好长保富贵;二是吕不韦的门客编造,骂秦始皇是私生子,倒行逆施,逼死父亲,用意在败坏秦始皇与秦国、秦朝的历史形象;三是刘邦的妻子吕后为了控制西汉朝政,授意其党人编造事实,吕不韦是她的先人,天下本来姓吕,刘氏从吕氏那里抢过去,我再夺回来,天经地义。这三种编造都有明确的谋略意图,可惜均是为了私利,所以不值得称道,常常被视为阴谋诡计。
郭志坤《秦始皇大传》对郭沫若的三点质疑,作了针锋相对的批评。他以为:第一,《史记》的记载有不少为《战国策》所不载,没有旁证,照样保持《史记》的真实性。第二,春申君与李园的故事,出于《战国策·楚策》。《史记》所载的故事与此相类似,并不能否定《史记》记载的真实性,只能说明这种斗争手段,在当时是被不少政治上的风云人物所运用的。第三,并没有自相矛盾。司马迁说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献于子楚,此“姬”即为“赵豪家女”,完全说得通。
郭志坤进一步引证班固称秦始皇为“吕政”之说。裴驷《史记集解》:“吕政者,始皇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出襄而生始皇,故云吕政。”郭志坤还指出:“说秦始皇是私生子,并不影响他统一中国的伟大形象。”并举例说孔子、耶稣都是私生子,但并不因此损害他们的形象。
认定吕不韦和秦始皇有父子关系的说法,其原因是:
其一,这样可以说明秦始皇不是秦王室的嫡传,反对秦始皇的人就找到了很好的造反理由。
其二,是吕不韦采取的一种战胜长信侯的政治斗争的策略,企图以父子亲情,取得秦始皇的支持,增强自己的斗争力量。
其三,解秦灭六国之恨。“六国”之人吕不韦不动一兵一卒,运用计谋,将自己的儿子推上秦国的王位,夺其江山。因此,灭国之愤就可消除。
其四,汉代以后的资料多认为嬴政是吕不韦之子,这为汉取代秦寻求历史依据,他们的逻辑是,秦王内宫如此污秽,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因此秦亡甚速是很自然的。
后世人也有认为上述传说并不能成立的。
其一,从子楚方面看,即使有吕不韦的阴谋,但其实现的可能性也很渺茫。因为秦昭王在位时,未必一定将王位传于子楚,更不能设想到子楚未来的儿子身上。
其二,从秦始皇的出生日期考虑,假若赵姬在进宫前已经怀孕,秦始皇一定会不及期而生,子楚对此不会不知道。可见,秦始皇的生父应该是子楚,而非吕不韦。
其三,从赵姬的出身看,也大有文章。《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灭赵之后,秦王亲临邯郸,把同秦王母家有仇怨的,尽行坑杀。既然赵姬出身豪门,她怎么能先做吕不韦之姬妾,再被献做异人之妻呢?这样,就不会存在赵姬肚子里怀上吕不韦的孩子再嫁到异人那里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