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的道德观
道德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情绪层面、认知层面和行动层面。比方说,当看到一个孩子摔倒伤心地哭了,你的孩子在产生同情心的时候,就会想必须要帮助他,接着赶过去用手把他扶起。这样就从情绪层面到认知层面再到行动上,这样一来才构成了完整的道德。
道德并非单纯的“善良而正直地生活”,而是能够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更加美满成功。道德不会仅停留在个人的安全与幸福方面。通过帮助他人的心理和关怀等积极的行为,会让人进一步得到真正的幸福。道德显然是幸福生活所必要的综合价值,道德水准越高,感到幸福的可能性也越大。
哲学家爱默生曾说过:“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了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他的这番话告诉我们,帮助别人与追求自我安定其实是不可分离的。
2.孩子道德感的形成
出生以后的婴儿活动,是以满足生理的需求为动机。满3个月后,随着感官和运动功能的发展,孩子的行为动机,又加上了满足感觉刺激和肢体活动的需要。6个月到1岁半的婴幼儿,由于与照顾者建立紧密的依附关系。所以,为迎合、取悦照顾者,就成为婴儿行为动机的主要考虑,这是儿童道德观的雏形。
1岁半以后至学龄前幼儿,其行动、说话能力增强,常以激烈的情绪反应与照顾者对立,此时正是父母介入教养的时机。孩子有时会以唱反调或坚持己见来试探父母的教养准则。父母只要坚持原则,孩子试探几次后就会顺服,并进一步把父母的看法作为他的道德价值标准。
入学前的幼儿家庭教育是孩子建立道德观的架构。放任或太严格的教育,都会使孩子建立偏差的道德观。只有在父母要求合理,并前后一致,孩子才能有明确的道德规范。在孩子的智能未达到6岁前,一般来说还谈不上道德观。但是,学龄后的道德观却是在婴幼儿期点点滴滴逐步建立起来的。
3.道德指数越高,幸福感越强
将健康的观念转向道德范畴,标志着健康概念的一次重要转向。由躯体健康到心理健康再到道德健康,把道德和人体健康联系起来,这无疑是人类在认识问题方面的一大进步。随着社会的进步,道德健康将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大多数家庭的重视。
生活的满足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满足度越高的孩子,越能拥有积极肯定的情感,这样的自信会帮助他们在生活中产生挑战的力量。此外,能够领会自己生活意义的孩子也能够定下符合这种意义的人生目标,并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发展和成长。道德指数越高的孩子,获得让自己生活感到满足、幸福的可能也就越大。
孩子是一个正在生长的生命,作为家长和整个社会应重新认识自己所负有的使命,去唤醒儿童的道德生命,使他们的道德生命获得健康的成长。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对长辈的态度、与邻里之间的关系、待人处事的方式等无一不影响着孩子道德的发展。
4.道德健康的标准
德是立身之本,就像花草树木都有根,根扎得不深就长不好。人的根就是德,没有了德,就像无根的花草树木,就不会长成栋梁之才。
没有一个家长不期盼着自己的宝宝将来能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有用人才,但将其与良好的体魄或聪明的头脑相比较时,家长显得有些犹豫,甚至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好些而忽略了道德健康的培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对于社会是那样的协调和不可缺失。
道德健康的最低标准是不损人利己,最高标准是无私奉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一个孩子或一个老人在街上摔倒了,出现生命垂危,这时在过路人中会有许多人伸出救援的手,但也有些人无动于衷,从身旁嘻嘻而过,这两种态度明显反映出了善与恶,美与丑不同的道德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会认识到,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识学问,也难以为社会带来财富。因此,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
5.从小确立孩子的道德观
道德健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育儿先育德,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从幼儿抓起,从娃娃抓起,势在必行。人的道德品质,从广义上讲,都是通过教育和修养形成,并通过教育和修养不断提高。
许多家长面对这瞬息万变飞速发展的时代,唯恐自己的孩子落伍掉队,投入了很多精力和财力去开发孩子的智力。其实,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技的高度发达和智能化的发展,社会对于人类智力的依赖会慢慢让位于对于道德的崇尚,人们更需要那些具有崇高道德水准,具有爱心、奉献精神、大公无私的新生一代。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不论对家庭还是社会都会是优胜者。
从历史上许许多多伟人成长的足迹来看,那些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的优良的品德也是要从摇篮时期就开始培养,而且这个任务完全是由父母来完成的,那些没有尽心培养孩子道德的家长,有可能会为孩子将来的成长之路付出代价。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重视品德教育,点燃孩子的善良之心和友善的性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因为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
童年时在游戏中萌生、发展了责任心,长大了才可望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人。从小不怕碰钉子,长大才可能勇于克服困难。从小尊重父母长辈,团结小朋友,长大才可望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凡此种种,说明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我们身边,大凡有成就的人,都会拥有健全的人格。任何时代都需要正直、勇敢、有良知的人。
6.对孩子的“管”与“放”
“管”是指品德不好一定要管,“放”是要放手让孩子去干,去经风雨见世面。可能孩子要跌些跤,遇到些挫折,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意志,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德行,有意识地克服孩子的缺点。由于孩子的道德意识还是很初步的,一定要注意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比如,玩某个玩具时应当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当小朋友摔倒时应当主动去帮助他站起来,逐渐学会用心去爱护身边的所有人和关心所有事。
一个孩子的道德成长,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合力作用。首先是父母亲的表率,看父母如何跟他人相处,孩子也会跟着学。父母如何跟孩子相处,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有耐心、温和,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甚重。第二,看孩子和什么样的人交往,潜移默化接受教育的示范效应。
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中一定要注意,让孩子有实际的道德体验。父母和教师都应当留意给宝宝机会让他们自己处理道德问题,辨别是非善恶,并协助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思考。这一时期主要应当培养的道德观念包括公平、正义、权利和关怀等。对良好行为进行反复训练是这个时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而空洞的道德说教很难奏效。
7.东西方不同的育儿观
西方国家父母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父母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国父母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西方国家父母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作,自己生活,从劳作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不要过多地去关注他,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中国的父母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一些西方国家的宪法明文规定,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利和义务,政府对幼儿教育站在辅助的立场上,真正担任教育责任的是父母,父母希望孩子健康、有活力并最终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
在这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负有完全责任的大环境下,这些国家80%以上的孩子感激父母在人格、修养方面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欣赏的做人的共同特征可概括为勤奋、认真、按计划办事、言而有信并值得信赖。尽管这些国家的家庭普遍较富裕,但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相对独立的习惯。与东方的孩子相比,他们较少有依赖他人的意识。
8.从点滴做起,崇尚真、善、美
道德健康要求人们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很难想象,这种儿童长大后会对家庭、社会作出很多的贡献。
儿童产生不健康的道德行为,这需从儿童的心理发展,尤其道德发展说起。一个家庭对儿童培养的重要任务就是向儿童传授伦理道德标准并塑造和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孩子成长的环境和周围孩子的榜样作用都会影响一个孩子成长的阅历,其中包括道德品行的形成。如今,随着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爱越来越细腻,无形中将孩子推向了家庭“小皇帝”的地位,使他们只知索取不知给予,他们对“奉献”的理解十分模糊。殊不知家长的这种溺爱行为已严重影响了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让孩子把做好事当做一种乐趣,让他们体会到做了好事后的快乐。让孩子理解这种快乐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并非不可能。就像下围棋或者象棋,打台球或者网球一样,经过一番刻苦训练就会渐渐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事物已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评价,在道德行为方面有了各种道德感的明显表现,如大些的孩子乐于照顾小孩子,同情被欺侮的小朋友,互相谦让玩具等。对孩子的道德健康教育,应使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大明白父母和老师的培养是希望自己现在和将来能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以此获得心地踏实、心境平和,并产生一种价值感和崇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