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子依恋与婴儿的道德发展
婴儿期是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子依恋关系的时期,父母喂养、抚摸,和自己的婴儿一起玩耍的时间越多,这种依恋就越强。如果婴儿得不到爱,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不能与父母形成一种良好的依恋关系,这样的孩子今后爱他人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以爱为基础的安全依恋关系是婴儿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很多父母认为婴儿的早期教育主要是智力开发,婴儿太小没有道德概念,因此道德教育应该在孩子长至两、三岁才开始。其实,就孩子的道德形成而言,早期教育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越早越关键。
2.安全感使婴儿学会自信和独立
在婴儿期建立了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在3岁时会表现得坚强、自制力强、具有领导力和同情心。相反,没有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却表现出行为的不确定性,表现得回避、退缩、缺乏好奇心。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婴儿之所以能自信地去探索世界,是因为他们把父母作为安全稳定的后方,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信更能使他们变得独立起来。
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社会性交往过程中,母亲对婴儿发出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抚爱的回应是最重要的。爱通常是自信和独立滋长的土壤,如果宝宝知道有人爱自己,就会更容易去独自面对世界。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一些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家庭的解体与重构,单亲家庭不断出现,首当其冲的是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从而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僻性格。对于这些孩子要能让他们感受到,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的拥有爱,要让他(她)知道父母之所以不能在一起的原因,要客观的让孩子了解事实。不要让孩子对父母中的一方有怨恨,父母是一样爱孩子的,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在一起生活。而且还得让孩子能有机会和另一方父或母接触。他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要让孩子觉得因为他是单亲家庭而应该被谅解,做错事情就是要承担应负的责任。
3.儿童发展阶段的道德萌芽
3岁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年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进入学前期以后,儿童逐渐产生了各种道德感,如同情、互助、尊敬、羡慕、友谊感等。
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往往是由成年人的评价而引起。学前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念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学前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
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年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
4.如何让婴儿学会服从与合作
最乐意服从的婴儿并不是那些母亲发出最多口头命令或经常用动作去干扰、制止孩子行为的婴儿,相反,最听话、最具有合作精神的婴儿,是那些对孩子的需求最敏感、最愿意接纳自己孩子、最合作母亲的婴儿。因为敏感的母亲会努力解读孩子发出的各种信号,如需要食物了、需要换尿片了、想睡觉了、想找人玩了,诸如此类,并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正确的回应。
一般来讲,一个快乐的孩子往往是一个顺从合作的孩子。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应去掉那些让人不快的“要求、命令、必须”等词汇,而通过“启发、暗示、商量”等形式来进行,这种形式的教育,孩子会更乐于接受,更喜欢。大人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至关重要,如果你想培养一个优雅懂礼貌和乐意服从与合作的孩子,那么请不要在家中大吼大叫,让孩子从小感受平和、安宁的环境。
5.摒弃陈旧的育儿观念
目前,我国社会亲子关系的重心在一些家庭是完全别样的。这种亲子关系认为父母不仅创造了子女,而且肩负着塑造、监护子女,给他们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是父母的天职。父母是给予的一方,子女是接受的一方,无论是管教严厉、督促学业的父母,还是极端溺爱、竭力满足孩子物质欲望的父母,他们对亲子关系的理解的出发点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试图让孩子现在就获得充分的物质享受。他们渴望让孩子学好赚钱的本领,渴望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或许他们还期盼着这样的孩子有朝一日能够更好地孝敬自己。
当现代的育儿理念与这种陈旧的育儿观发生碰撞时,持有这种陈旧育儿观的父母会让自己的孩子处于矛盾之中,从而影响对孩子的人生选择。
6.不要把孩子禁锢在“围墙”里
孩子的道德生命犹如一颗种子,需要广阔的田野、肥沃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广阔的空间带给孩子们的是心灵的开放,犹如小鸟展翅翱翔于蓝天。现在很多家长是保姆型的,对孩子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同时学校为了安全起见,把孩子们也禁锢在“围墙”里,一些室外活动的开展都要三思而后行,生怕出安全事故。
然而,现代社会是充满着竞争的社会,要使孩子们将来能立足于社会,经得起风浪,就必须拓展儿童的日常生活空间,进行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挖掘属于孩子的正直、善良的资源。家长应鼓励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如人际互动的经验、认知能力的累积、才艺技能或兴趣的发展等,还要注意帮助他发掘自身性格或行为上的优点,如温柔、细心、努力等,避免当他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好时,便觉得自己不被接受、没有优点。
7.妈妈的目光
有人把妈妈的目光形容是儿童精神、生命成长的太阳。婴幼儿在活动时,抚育者眼神对孩子的关注,以及关注时间的长短和关注角度的变化,对孩子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亲切的目光下,儿童的活动更积极了,情绪思维也更活跃了,对妈妈的依恋情绪也逐渐产生发展起来了。与关心孩子是否吃饱了、穿暖了等“生理上的关怀”相比,用眼神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尊重孩子的活动要求,用目光传递你的爱,不仅有助于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而且也为其高层次的情感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出生时就给予宝宝爱,亲自照看他,和他交谈,欣赏他。通过对婴儿付出的爱,为他创造好的环境,来培养他的心性,使得婴儿与生俱来的素质得到巩固和提升。这样一来,婴儿不论在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能够健康成长,原本具有的潜力也能够被发掘出来,从而成长为素质高、能力强的孩子。
8.不要嫌弃宝宝对母亲的信赖
在温暖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情绪始终很稳定。特别是与母亲经常一起游玩,或不安时有母亲拥抱的孩子,母亲就会成为他心灵的依靠。在3岁以前,这些孩子会出现认生的现象。所谓认生,是指害怕陌生人,而紧紧依偎在全心信赖的母亲身旁的一种状态。你不要担心,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甚至有相反的发现,不怕生的孩子,大多数在幼儿时期并未充分感受到母亲的爱,对母亲的心灵倚靠不强烈,长到青春期时,就有可能变成完全不听母亲话的人。
宝宝和亲人之间具有一种有亲情相连的心理关系,亲人自然成为宝宝寻求保护的首选目标。宝宝寻求大人的关爱是一种天然的爱的需求。当宝宝感到恐惧,到大人身边寻求保护时,爸爸妈妈要有足够的敏感,及时给予宝宝帮助。一个微笑、一个抚摩就可以安慰宝宝。不要因为在大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对孩子麻木迟钝,漠不关心。
不要觉得你的宝宝太依赖你会养成一种坏毛病,无法让孩子学会独立。其实不然,可以试着给宝宝发出“没关系”的信号,让他探索,等待他慢慢熟悉一个新的人物或环境。让宝宝慢慢适应和接受“分离”。
9.适合于儿童的处理问题方式
在处理“违纪”问题时,先分清“违纪”行为属于道德范畴还是习惯问题,并因此而采取不同的对策。如果涉及道德问题,应当确保和宝宝进行充分的谈话,并让宝宝明白为什么说他的行为是错的。鼓励宝宝在游戏中练习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能帮助孩子站在他人立场替人着想,也有助于孩子进行思考,形成独立的看法。
见到宝宝有帮助或有利于群体中的其他个体的行为,要及时称赞,作出合理的评论。假如宝宝把集体利益置于自身需要之上,应当称赞和鼓励他。对宝宝友好、公正和帮助他人的行为都要予以肯定。
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形象性、榜样性,而游戏、故事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在这个阶段,家长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孩子技能、技巧的特色培训上,不要过早“定向”,而是应该充分发掘儿童各方面的潜能,引导儿童去学习,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有时候孩子不顺心,可能会拿妈妈撒气,这是正常的。因为妈妈是他最亲近的人,和最亲近的人发泄内心的压力是很正常的事,发泄完了,孩子会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也会更加爱妈妈。
10.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父母首先应该帮宝宝学做一个会吃、会睡、会走、会说的独立人,学做一个适应环境的社会人,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主动探索环境。简言之,这段时期的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认真处理好孩子良好的或者不适当的行为,不论是对的还是错的,一定要向孩子表达清楚。不要吝于给予语言及非语言的回应,如愉悦的表情、声音等。待他大一点时,如有良好的表现,适度且明确的赞赏具有很大的增强作用,能鼓励他更加的努力。做错事时,要将你的处理规则清楚地传达给孩子,并以温和但坚定的态度一致地、确实地执行。然后告诉他妈妈爱他,以免他有种做错事不被爱的担忧。这样,他既知道自己错在哪,也知道下次该怎么解决,还知道妈妈无论何时都是爱他的。孩子感觉被爱包围着,他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