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于正统九年(1444 年)三月十四日病逝于府邸,之后归丧营葬。英宗先后九次遣官谕祭。先遣礼部尚书胡滢谕祭,后七七皆有谕祭,首七遣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大学士王英,二七遣礼部司务宋濂,三七遣礼部司务周濂,四七遣礼部郎中王宾,五七遣礼部郎中余麟,六七遣礼部郎中陈谟,七七遣礼部郎中赵勖谕祭。当年十二月二十日安葬时再遣行人王信谕祭。作为一名贤相,他在后来的清王朝同样得到礼遇:“祀乡贤,国朝雍正二年崇祀历代帝王庙配享春秋,并给帑修祠墓。”(《泰和县志·杨士奇传》)
该墓座落在泰和县城西北部约 5 公里的文田镇桔园村杏岭北山上。距昌赣公路(105国道)仅1公里,座西南朝东北。墓四周有围墙,呈梯形,长95米,前宽50米,后宽36米,占地约7亩。墓茔封土高2.5米,直径10米,上立有明英宗遣礼部尚书胡滢御祭时手书的望碑,文曰:“呜呼!太师杨文贞公之墓”,背面是生平简介。墓门为一字墙,高2米,宽7米,无碑,飨堂呈半圆形,由青砖铺砌。大门至飨堂60米长的神道两边立有石翁仲、石马、石羊、石虎和神道柱,石像和神道柱之间立有三间四柱红石制牌坊,高 5 米,面阔10 米,中额行书仁宗皇帝敕赐“与国咸休”四字,神道柱顶刻有石兽。左有碑亭,呈方形,无门,四面各开券窗一个,明英宗御祭文碑立在亭内的石龟背上,该碑高2.5米,宽0.94米,厚0.19米。左有守墓房(已毁)。
附:
御制碑文
维正统九年,岁次甲子,三月辛亥朔,十九日己巳,皇帝遣礼部尚书胡滢谕祭于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曰:卿以贞亮之资,博洽之学,卓伟之器,历事我祖宗,受知惟深。方皇曾祖肇位之时,拔居密勿,黼黻丝纶,多所裨益。逮事皇祖,自监国及正大位,历年滋多,德意契合,谟猷丕著。暨皇考临御,简惟旧人,益重倚毗,聿隆继述。朕嗣承大统,卿以耆德重臣,翼翼左右,辅政资寅亮之功,讲学赖启沃之益。卿年弥高而志弥笃,时益久而心益虔,尚觊是卿介于眉寿,永翊朕躬,用跻大猷,以副我祖宗付托之重,以答臣民属望之隆,顾卿顷罹于疾,天不憖遗,竞至长逝。呜呼!伤哉!今特赠卿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文贞,仍命有司归丧营葬,复遣以祭,用著朕笃念勋贤之意,灵爽不昧,尚歆享之。
谕祭文
维正统九年,岁次甲子,三月辛亥朔,二十日庚午。皇帝遣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大学士王英谕祭于故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文贞杨士奇,曰:呜呼!卿以先朝旧臣,受朕股肱心膂之任、方切倚毗,遽云长逝,中心衋伤,其何能已。兹临首七,特用遣祭,以表君臣始终之义,卿灵不昧,庶其歆承。
谕祭文贞安葬文
维正统九年,岁次甲子,十二月乙巳朔,二十日甲子。皇帝遣行人王信谕祭于故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文贞杨士奇,曰:呜呼!卿以先朝旧臣,受朕股肱心膂之任,方切倚毗,遽云长逝,中心衋伤,其何能已。兹临窀穸,特用遣祭,以表君臣始终之义,卿灵不昧,庶其歆承。
赠太师谥文贞诰命一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国家于辅弼大臣,生则崇其爵禄,殁则加之赠谥,所以重贤德而尽始终之义也。故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以博学硕德,卓识嘉谟,祗事祖宗暨于朕,躬秉志贞一,莅事忠勤,历年既久,裨益良多。是以列圣委之以心腹,任之以股肱,朕嘉念耆旧,益切倚毗,用熙问学,用隆治道,比以老疾违朕左右者,屡月医药罔功,遂成长逝,讣闻朕允衋于怀,惟卿体念国家,谅不泯也。兹特追赠卿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尚书大学士如旧,谥文贞。呜呼!勋业著于国家、令誉昭于永世,生荣死哀夫,复何憾。灵爽不昧,尚克歆承。
正统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杨士奇生前著有《成祖实录》、《南归纪行录》、《沙羡集》、《宣宗实录》、《三朝圣谕录》、《法书志》、《平吴录》、《北京纪行录》、《奏封录》、《代言录》、《西行扈从录》、《东里集》、《文渊阁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