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受音乐以外任何东西的束缚和困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实现你的音乐……
波格雷里奇和朋友坐在音乐厅前排,顶着光头造型,穿着格子短裤配长袜,手里摇着一把大扇子,非常抢眼,但他表现得却很捧场。波格雷里奇看完演出,对他的朋友说:“这个年轻人实在太有才华了……嗯……不过,”他后面这句话个性十足,“如果他的中指不戴戒指,会弹得更好!”
李云迪:偶像应该是能够影响并激励自己前进的人,我的观众就是我的偶像。
2005年,李云迪以66%的选票最终赢得美国最具影响力的XM电台“年度最佳古典音乐新人奖”。
一
在李云迪的钢琴演奏生涯中,不能不提及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著名的指挥大师,有“新卡拉扬”之称的小泽征尔,他也是最为中国人熟识的国际指挥。
在20世纪著名指挥家中,日本的小泽征尔、印度的祖宾·梅塔和新加坡的朱晖被誉为“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
1935年9月1日,小泽征尔生于中国沈阳,6岁随父母回到日本东京,7岁开始学钢琴,师从日本著名钢琴家丰增升;16岁进入东京桐朋学院音乐系主修作曲,同时跟随著名指挥家斋藤秀雄学习了九年指挥。
1959年,小泽征尔获得法国第九届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第一名后,前往美国坦格伍德师从指挥大师明希;在跟随指挥大师卡拉扬学习期间受伯恩斯坦的赏识,应邀担任纽约爱乐乐团的助理指挥;1960年,初次登台指挥法国国立广播管弦乐团;1970年,成为坦格伍德音乐节艺术总监,并担任旧金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和音乐指导;1973年,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至2002年,并兼任新日本爱乐乐团首席指挥;2002年,接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同时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固定的客座指挥。
与他合作过的乐团包括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法国国家乐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国际顶尖交响乐团。他录制的唱片曲目多达50多位作曲家的140多部作品。2001年,小泽征尔被法国总统希拉克授予荣誉勋章,此外,他还荣获包括美国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新英格兰当代音乐学院、日本艺术院等授予的荣誉学位及奖项。
小泽征尔的指挥,既能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地将乐曲引向高潮,又能恰如其分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他善于运用带有表情的目光和“会说话”的双臂向乐团传达自己的思想,音乐表现意图十分明确。
1976年至今,小泽征尔曾多次到中国演出讲学,而他对中国的音乐及音乐家十分欣赏和尊重,他曾指挥演出过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弦乐曲《二泉映月》,以及《白毛女》组曲等。
谈及李云迪与小泽征尔的缘分,还要从2003年说起。那时,小泽刚刚接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5月的一个下午,在国家歌剧院大师休息室,刚排练完的小泽见到了慕名前来拜访的李云迪。在休息室,钢琴家弹奏了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长达30分钟的曲子,指挥家一直端坐倾听。当最后一个触键完成,李云迪抬起头,看见这位大师双眼噙满泪水。小泽激动地说:“你弹得太好了,我们一定要合作!”
随后,小泽便邀请李云迪参加了邓肯活特小泽征尔音乐厅10周年的纪念音乐会,并通过经纪公司邀请李云迪参加2005年7月在日本的巡回演出。
7月15日,李云迪如约与小泽征尔在日本横滨举行了音乐会,这也是两人的首度合作。
在演出前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小泽征尔大赞年轻钢琴家的音乐才华,并表示此次演出只是两人合作的开端,还宣布将会与李云迪合作录制唱片。23岁的李云迪则略显羞涩,他向小泽发出合作演出的邀请表示感谢,并认为小泽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音乐大师,而他对音乐负责和专注的态度令人感动。
当晚,李云迪与小泽指挥的新日本爱乐乐团(New Japan Philharmonic)演奏了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小泽指挥时从不拿指挥棒,善用手指的动作变化来引导乐团,被称为“全身都是音乐”的指挥家。指挥棒的好处与特点就是能让拍点精准,使乐团成员清晰准确地判断指挥的意图。但小泽不用指挥棒也能带出乐曲富有戏剧性的张力,是公认的最有现场感染力的指挥之一。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奇妙之处在于将一系列无序的音响,按照一定的逻辑和规律利用乐音关系,通过不同的结构方式塑造成各种形式的旋律,称之为音乐的物理现象;音乐的化学现象则神秘玄妙得多,大多数人都该有这样的体验;常态的感觉突然被激发,一种被过滤了的情感如岩浆般迸发,以优美而激情的姿态驰骋,全部的理性、思想意志、人生所有的一切现实全都消融。
此时,在现场聆听李云迪演奏的观众最能够体会这种感动。钢琴家的演奏诚挚动人、音乐线条开阔流动,以高度的主观感受对待音乐,他在键盘前的投入令人折服,即使在演奏华彩乐段时,也没有过分夸张地炫耀技术,而是始终强调了作品中对生命的渴望与热爱。
小泽不愧是一代大师,他的指挥洒脱、大方、细腻,他将自己糅合在音乐中,以炽热的艺术感情带动乐手,配合钢琴家的演奏。他对音乐的速度、色调、节奏都有细致的分寸感,而且布局严谨,层次分明。
演出结束时,观众全部站起来,以长时间的掌声表达了对这两位音乐大师的喜爱。小泽几次与李云迪握手,并伸出手示意观众为钢琴家出色的演奏鼓掌,这位指挥大师对年轻音乐才俊的欣赏与疼爱,赢得了更热烈的掌声。
李云迪三次谢幕,仍被观众用掌声挽留,他接着演奏了由中国民乐改编的钢琴曲《彩云追月》及《向阳花》,使观众又一次陷入陶醉。
“两位大师的合作太精彩了,”一位日本乐迷兴奋地说,“今晚的音乐会将成为我一生最美好的记忆,这才是真正的音乐,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家。”
音乐会结束了,但是钢琴家与指挥大师的合作还没结束,小泽征尔邀请李云迪2006年12月再次参加他在日本的六场巡演。
“国人对这位指挥大师非常熟悉,但是大多是从他那蓬松的头发和表情丰富的脸获得印象,在你眼里小泽征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见到李云迪时,我这样问。
“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像个年轻人似的全身充满活力,我很喜欢他。”李云迪说,“那次在横滨,我们合作的格里格协奏曲很成功。合作前他就告诉我说‘希望你能尽兴地、开心地完成你的音乐’,而在合作中他全力配合我,非常照顾我的艺术感受,支持我对音乐的诠释和理解,给了我最大限度的发挥,这需要他做一定的牺牲,他对我的帮助很大,因此我很期待和他的合作。”
2005年8月,李云迪再次参加韦尔比亚音乐节,和他的老朋友詹姆斯·列文合作演出,终于实现了两人多年的愿望。合作的曲目是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心灵的契台,天才的技艺,智慧的艺术理念,使他们的合作成为音乐节上最受欢迎的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不仅吸引了大批古典乐迷,一些著名的艺术家也前来欣赏。以特立独行而著称的钢琴怪才波格雷里奇就在其中,他就是当年参加第10届肖邦大赛时,阿格里奇因其未进入决赛愤而退出评委会的那位夺去金奖得主风光的参赛选手。演出当晚,他和朋友坐在音乐厅前排,顶着光头造型,穿着花格子短裤配长袜,手里摇着一把大扇子,非常抢眼,但他表现得却很捧场。看完演出,波格雷里奇对朋友说:“这个年轻人实在太有才华了……嗯……不过,”后面这句话个性十足,“如果他的中指不戴戒指,会弹得更好!”
谈及这次与列文的合作,李云迪仍旧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我们的合作非常默契,这是肯定的,我们之前有过那么多的交流,所以一拍即合。一开始列文就问我:‘你觉得自己能弹好吗?’我说:‘我觉得应该可以。’他说:‘好,那你就不要担心其他问题,不要受音乐以外任何东西的束缚和困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实现你的音乐,我给你配合。’所以演出很成功,目前我们正在计划未来有更多的合作,包括音乐会及唱片合作的计划,我特别期待。”
因为在音乐节上出色的表现,当年11月李云迪被邀请与韦尔比亚音乐节管弦乐团,在巴黎、罗马、汉堡等地巡回演出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在罗马演出期间,奥地利钢琴泰斗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专程前往观看。
布伦德尔是20世纪德奥钢琴学派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他注重乐曲结构和内在张力,对作品的诠释深刻完美,是“学者型”的钢琴家。演出后,他兴奋地找到李云迪,表示非常赞赏他的演奏,并予以鼓励,两人交谈甚欢。
二
因为李云迪在亚洲的巨大影响力,2005年9月27日,李云迪获世界权威财经报刊《华尔街日报》邀请,成为首位上财经报刊封面的中国艺术家。为撰写封面人物故事的文章,《华尔街日报》记者罗拉·珊逖尼特地由纽约飞到深圳作独家采访。
9月中旬至10月,李云迪开始了日本12场独奏会的巡演。
10月7日是李云迪的生日,一直对跑车情有独钟的他,在巡演前夕斥资近300万元购置了一辆法拉利最新款F430的红色跑车作为给自己的礼物。据说当时香港车迷要订购这款跑车,交车期需排至2007年。
他对我说:“我喜欢开车,尤其在晚上开快车,速度带给我很刺激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一种个性的体现,因为我想体验一些很特别、很刺激的感受。其实在音乐中我也在寻找一种刺激,我不希望带给观众平常的感觉,我希望我的演奏能给观众留下一些特别的东西,就像车和速度给我留下的感觉那样。不过,开车毕竟是我业余时间的一种特别的排解,但是我很喜欢这些东西丰富我内心的体验。”
日本巡演的首场演出在东京著名的三得利音乐厅举办,接着先后在札幌、名古屋、大阪、长崎、横滨等地演出。
10月7日这天李云迪在横滨演出,也是他此次日本巡演的最后一场音乐会。
当时,主办方瞒着李云迪,决定为他在演出后准备一个盛大的庆生会。在音乐会开始前,还特地在音乐厅入口处向观众标注“今天是钢琴家的生日,演奏会结束后将为李云迪庆生,请先不要离场,并保守秘密”。
当晚,大家为李云迪订了一个三层的大蛋糕,原本应该在音乐会快结束时送到,结果7点半便送达。为了保密,工作人员赶忙找到一个大屏风将蛋糕遮住,所有人都在精心地保守这个大秘密。
演出8点整开始,李云迪在舞台上忘情地投入到演奏中,台下2000多名观众除了陶醉于音乐,每个人都心怀喜悦和兴奋。
钢琴家对即将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两个小时的演奏结束了,当他在热烈掌声中谢幕时,突然场内一片漆黑。随即,点着蜡烛的蛋糕车被缓缓推上舞台,同时响起了《生日歌》,全场所有人伴随着音乐全部高声合唱起来,照相机的闪光灯汇聚成一片闪电……
李云迪惊呆了,这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乐迷的热情更让他大为感动,他不停地向人们抛洒飞吻,观众更疯狂了,尖叫着“Happy birthday Yundi, We love you”,场面热烈异常。当他将蜡烛吹灭,音乐厅重新亮起来的时候,听众开始向舞台上抛鲜花和礼物。
“当时,你真的一点都没察觉吗?”我好奇地问。
李云迪害羞地笑了:“确实不知道,也没注意那个藏蛋糕的屏风,注意力都在演奏上,不过后来回想起来,好像当时所有人确实有一种怪怪的神情。一般在完成演出后,我的精神状态都很高涨、很兴奋,就像有点喝醉了一样,所以当音乐厅熄灭灯光的时候,整个人还有点反应不过来,然后生日音乐响起来,蛋糕车推上来,这时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只有震惊。他们太厉害了,整场演出中,每个人,包括现场上千名听众,没有一个人冲我喊‘生日快乐’,一个也没有,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我想我会有所察觉,可是没有,上千人守口如瓶,这最令我感动了。他们真的想让我开心,所以我也破例地在舞台上大献飞吻,这是我有生以来最特别的一个生日。”
虽然生日会结束后已经将近11点,但仍有500多名乐迷在大堂排队等候钢琴家的签名。
当晚,李云迪收到的礼物有300多件,全是乐迷的心意,他很珍视这些礼物,有些甚至一直没打开,因为包装和设计都太漂亮,一看就知道是亲自动手精心制作的。
2 0 0 5年1 0月,李云迪应贾维之前的邀约,与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Staatskapelle Dresden)合作在德国10个城市巡演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慕尼黑演出时,被誉为“小提琴女神”的德国小提琴家安妮·索菲亚·穆特(Anne Sophie Mutter)亲自到场观看。穆特曾是施图基的学生,卡拉扬从她13岁起一直给予鼎力扶持。音乐会后,穆特特地来到后台向年轻的钢琴家表示祝贺,两人还交流了许多音乐方面的意见,并合影留念。
10月20日晚,朴素典雅的汉堡音乐大厅迎来了李云迪的再度光临。
一票难求的场面对于李云迪的演奏会已司空见惯,开场前一小时音乐厅外排起了长长的等退票队伍,若非亲眼见识,否则很难形象体会“艺术无国界”的说法。
贾维的一曲交响乐后,李云迪出现在舞台上,观众期待的时刻到了。优美的琴声让人们忽略了演奏技巧的存在,仿佛音乐就是此刻的宇宙,每一个音符都成为一颗星球,而支配这宇宙的外在力量则来自钢琴家与指挥的双手。
演奏结束后,人们欢呼鼓掌,用脚使劲踏地板来表达对艺术家的无比欣赏和深深敬意,演出在安可曲《向阳花》中完美谢幕。
在接受当地记者采访时,李云迪说了这样一段话:“偶像应该是能够影响并激励自己前进的人,我小时候就有很多偶像,但是当我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时,我发现只有观众才能真正影响我,激励我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也只有他们才能使我的艺术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我的观众就是我的偶像。”
2005年底,李云迪推出了第四张古典音乐大碟《乐聚维也纳》,这张唱片在闻名遐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内录制。
金色大厅的场地租金非常昂贵,也只有DG这样的大公司方可受用,但对DG来说,也只有李云迪这样的钢琴家才有资格在这里录制唱片。李云迪因此成为继拉赫玛尼诺夫及霍洛维兹之后,在这座具有传奇色彩的音乐厅录音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
唱片是2005年夏季录制的,虽然不是公开演奏,但李云迪也是一曲弹到底,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剪辑重录。录音期间,著名钢琴家波利尼偕夫人专程前来探望,遗憾的是两人最终没能会面,因为李云迪已经进入状态,正为即将开始的演奏热身,这时候没人愿意打扰他。波利尼离开时让工作人员代为转达问候,而此前一个星期,他也在金色大厅完成了与维也纳爱乐合作的莫扎特两首钢琴协奏曲的唱片录制。
外界一直盛传李云迪在录这张唱片时曾与制作人发生很大分歧,因为不满意效果,以致当唱片录完后,李云迪在金色大厅又重新演奏录音。就这个问题,我从他那里得到了印证。
“《乐聚维也纳》是在金色大厅现场录制完成,场地的租金很贵,可是据说你录了两次,第一次原本已经通过唱片公司审核,可你执意要求重录,让公司又花了一笔不菲的租金。”
“是这样!因为第一次录的时候,一向与我合作的制作人刚好休假,公司就派了另一位制作人与我合作。可我发现和他没有默契,尤其在音乐理念上有差异,当然他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制作人,只是我觉得他不能抓住我最好的演奏效果,因此我不能将我的音乐托付给他,不能信任也就无法合作。后来我要求换制作人,并坚持要录第二遍,过了一段时间后,唱片公司才配合我的要求,重新录制了这张专辑,最终达到了我所要的效果。我把这件事情看作是唱片公司对我了解的一个过程。”
“看得出你对自己要求相当严格。”
“我非常注重后期制作人的音乐理念和音乐水准,达到一种契合才能出最佳效果,至少达到我的标准。唱片公司也逐渐了解我对音乐的严谨,我觉得这对我以后唱片的录制是一件好事,说到底都是为了给大家奉献出最好的音乐。尤其是目前这张协奏曲专辑,有了很大的改变,专辑录制之前唱片公司做了充分准备,包括挑选制作人、录音师,总之凡是参与录音过程的工作人员名单以及他们的背景、专业和擅长的声音效果等都提前罗列给我,我也逐一和他们每一个人作当面的交流和沟通,最后选定制作班底。”
“这种情况对其他年轻艺术家来说几乎是没有的,一般都是唱片公司说了算。”
“通常艺术家都能接受唱片公司配备的制作人,可是我的挑剔也是有理由的,假如唱片出来的效果不好,大家不会说制作人有问题,而会指责是艺术家演奏的问题,所以这种挑剔是对我的音乐负责。现在的唱片市场普遍不景气,我录制的唱片不仅给现在的人听,我希望几十年后还能为人津津乐道,那么‘罐装食品’这种字眼就应该和我没有干系。2006年底推出的协奏曲唱片,就是完整录音的开始,而且我与这张专辑的录制人员配合得也很默契。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真正的惊喜。”
三
《乐聚维也纳》率先在欧洲发行,随即被加拿大多伦多电台评选为2005年最佳古典唱片之一,权威杂志《美国唱片指南》称:这个独奏会(指“乐聚维也纳”)确定了李云迪是属于新的钢琴超级巨星一族。
《乐聚维也纳》中收录了从巴洛克时期到浪漫时期的音乐,包括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舒曼的《狂欢节》、斯卡拉蒂的两首奏鸣曲以及莫扎特的奏鸣曲。在曲目的选取上可以看到李云迪开始尝试更多不同风格类型的作品,而其中某些处理手法的创新显示了他对音乐语言个性的理解,以及演奏技艺的日趋成熟,同时维也纳金色大厅无可挑剔的音响效果使得这张唱片极具收藏价值。DG编号:477 5771.
专辑曲目包括:斯卡拉蒂的《E大调奏鸣曲》、《G大调奏鸣曲》,莫扎特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舒曼的《狂欢节》九首,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
斯卡拉蒂的音乐:
多米尼克·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的名字或许远不如巴赫、维瓦尔蒂、亨德尔等人响亮,但他的钢琴奏鸣曲比起后来以纯技术示人的车尔尼则可听性要高得多。
斯卡拉蒂1685年出生于那不勒斯。一生写作了500余首钢琴奏鸣曲,多数是单乐章,以单一的演奏技巧为中心构成。其奏鸣曲的音乐特性中充满了意大利音乐的旋律美、丰富的和声、多彩的转调手法并且带有西班牙音乐的明快节奏等风格,产生出超越巴洛克、洛可可的时代界限,使之成为古典乐派键盘乐器音乐的宏伟蓝本。他创作的乐曲在技术上并行三度、六度和完全八度音程奏法、同音往复、多彩的装饰音形、分解和弦音形等特性,在当时的作曲技法上绝对属于先锋。
斯卡拉蒂的奏鸣曲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大多是演奏时间只有一两分钟至五六分钟的三段式,内容或清雅,或灿烂,或抒情,可谓姿态万千,如一把撒在阳光下的珍珠烁烁生辉、色彩斑斓。在曲式上有的似巴赫的创意曲,有的像赋格,其中有些还包含了两个主题的古典奏鸣曲式。此外,他还引入了快速重复、双手交叉以及双音经过句的新技法,拓展了键盘音乐的表现力。虽然,斯卡拉蒂还没有完全摆脱巴洛克音乐的时代特征和风格,不过从其带有新倾向的作品来看,说他是海顿和莫扎特等古典主义乐派的先驱则当之无愧。
1.《E大调奏鸣曲》(K。380),曲长:5′18″
《E大调奏鸣曲》使用了多个动机,以变化的方式回到B段。这首奏鸣曲的特征是作曲家有意识地模仿节日管乐队的手法:开始时听众能想象到他们听到了圆号声,随后小号以反复式节奏奏出五度开放音。与其他巴洛克作曲家不同,斯卡拉蒂避免了给他的奏鸣曲加上音乐以外的曲名,而他使用的某些动机手法,令这些作品都带着强烈的个性。
2.《G大调奏鸣曲》(K。13),曲长:4′28″
此曲具有两个对比鲜明的主题,展开了斯卡拉蒂奏鸣曲的另一种风格。正是这种不同使其更接近后来的奏鸣曲式的发展。这部作品亦是一个好例子去展示斯卡拉蒂创新的、有远见的键盘结束,其中有双手交叉、快速音符反复、双颤音等炫技段落。
李云迪说:“斯卡拉蒂在西班牙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呼吸到南欧自由奔放的空气,所以在他的古典曲式里有很多自由情绪。我喜爱他的音乐,它给人的感觉总是如此清新、明亮、健康。当我在早上醒来的时候最喜欢听它,能给我一天的力量。”
这两首钢琴奏鸣曲使人感受到李云迪呈现出比较阴柔的一面,在几个上升音阶的处理上显得轻快利落。
莫扎特的音乐:
伟大的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是“上帝赐给人类的音乐精灵”,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出生于萨尔斯堡宫廷乐师家庭的莫扎特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6岁时就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1773年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的严厉管束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着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明快乐观的情绪。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地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其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织体干净细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他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75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著名歌剧,使歌剧成为具有市民特点的新体裁。并创作有大量的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及室内乐重奏,是音乐创作的集大成者。
3.《C大调奏鸣曲》(K。330)
莫扎特共写了19首钢琴奏鸣曲,都显示出明朗乐观的乐思,以及完美匀称的结构和严谨如歌的旋律等创作特征。《C大调奏鸣曲》有可能于1783—1784年间写于维也纳,乐曲对和声材料和乐句结构进行了探索,尽管并不复杂,然而莫扎特却沉浸在对反复出现的素材进行精细的变奏之中。乐章的排序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作曲家对奏鸣曲式较自由的处理手法让人感到吃惊。
4.中速的快板,曲长:17′57″
第一乐章依然是纯粹的莫扎特式的热情和甜美,中速快板的发展部(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真正核心所在),被一些早已发展过且被拖长的动机所替代,一点也看不到在他灵魂深处早已笼罩的阴影。
5.如歌的行板,曲长:6′04″
第二乐章是如歌的行板,意外地展现出大、小调之间的调性对比和张力,使其与前后两个明朗而具歌唱性的乐章达到平衡。本乐章单纯的旋律写法和不同寻常的和弦都明显表现出浪漫主义倾向,按三段体写出:开头的主题写得极为细腻,有着淡淡的感伤和无奈;三段中部采用小调,使前面忧郁的气氛变得浓厚、阴暗起来,但依然透着几缕柔和的光线;最后,开始的主题再次出现,使整个乐章的表情又渐渐泛起红润的光泽,由小调产生的紧张气氛被化解了,只剩下带有感伤气息的喃喃低语。
6.小快板,曲长:5′13″
第三乐章是激越的小快板,由奏鸣曲式与传统回旋曲式相结合,再次活灵活现地展示了莫扎特青春洋溢的一面。第一主题活泼而妩媚,第二主题热烈而急促,富于对比。中间的展开部极为短小,起着舒缓作用。
莫扎特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330号是他的名曲之一,李云迪9岁时就弹过,他说现在再弹,对结构了解更多,触键也比较成熟。李云迪的诠释,速度相当轻快,显示出天真无邪的气质。他说这首曲子简单、朴素、天真,充满年轻的朝气,他希望乐迷能听出莫扎特活泼天真的一面。
舒曼的音乐:
浪漫派音乐巨匠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是19世纪德奥体系音乐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在钢琴音乐史上,他的作品有特殊的贡献,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在钢琴技巧、作曲技巧上的创造和表现出的机智,都越来越受到高度评价。
《狂欢节》是一系列作品的“狂欢节恶作剧”,创作于1834—1835年冬,环绕着极具表达力的四个音符的动机而发展:A—降E(在德国音乐体系中相当于Es)—C—B(在德国音乐体系中相当于H)。ASCH是波希米亚一个小镇的名字,是舒曼当时的未婚妻居住的地方,而SCHA则是舒曼名字中的四个字母,作品的各段都使用了这些音符作为主题动机。舒曼那简明扼要的风格,富于弹性的节奏,由半音和改变的和弦巧妙构成的和声语言,令这组曲子作为一个整体精彩绝伦。
《狂欢节》由若干小曲组成,副题为《四音小景》,四音取自地名阿什,是当时他的同学和恋人的家乡。此曲描写假面舞会中出现的人物和情景,其中有形形色色的通俗喜剧中的人物,如有作曲家本人(乔装为弗洛伦斯坦和约瑟比乌斯。前者热情奔放,后者忧郁沉思)、克拉拉(化名夏莉娜)、肖邦、帕格尼尼,以及舒曼当时的情人弗里肯(化名埃斯特瑞娜)。全曲第一段前奏曲24小节,采自焦躁创作的波特圆舞曲主题变奏曲,其余部分的素材在最后一段《大卫同盟向凡夫俗子进军》中出现。最后一段中“大卫同盟”以高傲的、四三拍的进行曲与一首凡夫俗子的老式舞曲相对。第六段“弗洛伦斯坦”中,舒曼采用了《蝴蝶》中的一个段落,体现了不屈不挠,渴望斗争的心情。
《狂欢节》(作品第9号),曲长:29′43″
分别由《前奏曲》、《蝴蝶》、《帕格尼尼—间奏曲》及《大卫同盟进攻庸夫俗子的进行曲》等20个小曲组成。
李云迪并未演奏过舒曼的曲子,《狂欢节》的每首曲子都有一个小标题,表现出狂欢节众生交会的迷乱。他说这是舒曼年轻时的作品,感情很丰富,每段音乐虽然短,但都有独特性格,所以一方面要表现出单曲的张力,同时又要前后呼应,呈现整体性,这是曲子的困难处。
李斯特的音乐:
《西班牙狂想曲》(S254),曲长:13′58″
狂想曲不是李斯特首创,但一提狂想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李斯特。“狂想”,意味着自由、奔放、无所拘束的性质。李斯特写了19首《匈牙利狂想曲》和一首《西班牙狂想曲》,这些作品都以民间曲调或民间风格的曲调为主题,按多段组合的方式,充分施展钢琴技巧的“十八般武艺”,驰骋着作曲家的想象,寄托着对祖国、人民的热爱。
这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以宽广的华彩乐段开始,随后两个舞曲轮流上场。这两个舞曲在进行了大量的变化和动机衍生后,逐渐融合在一起,规模宏大,色彩缤纷,技巧艰难,可视为李斯特狂想曲类作品的集大成者,同时也一贯是让钢琴家展现技巧的乐曲。
李云迪说李斯特巧妙转化了西班牙的舞曲,表现出热情奔放的情调,充满想象力,这是他很喜欢的一首曲子。这首乐曲要求运指达到“飞速”的效果,李云迪将作品所要求的鲜明、闪光、勇猛和迅速的特点逐一发挥出来,让人对这首狂想曲一见钟情。
美国乐评在这张新专辑问世之初,便立即给予了评价:
灵巧的键盘处理
别被李云迪新碟的名称误导,维也纳独奏,它不是现场独奏,而是这位以德国为基地的中国钢琴家钟爱的地方。维也纳音乐厅演奏的录音,尽管不是现场录音,里头不乏即兴性(这里是指现场演出的那种临场感,也是李的专长),至少它给他的追随者一个机会,看看他除了肖邦、李斯特以外还能做些什么。
其中三个作品,莫扎特、舒曼、李斯特(那首《西班牙狂想曲》)会在他4月9日旧金山的独奏会中出现。很清楚,他能做你所想要的:如你所料的平衡,还有你没料到的。他以斯卡拉蒂《E大调奏鸣曲》(这首可能是他最著名的键盘奏鸣曲,谢谢霍洛维兹)开场,不过他没有以炫技性的演绎开始,几乎是小心翼翼地展开。但是,在这五分钟的过程中,一种不同的光彩,以清晰的颗粒性为基础,慢慢地使这个作品重现。接着的《G大调奏鸣曲》令人发怔,强调其精细的不和谐音,尾随着鲜明的旋律及和声的转折。
无须依赖一丁点标新立异就能把个人风格烙在演奏中,正是这位独具天赋的年轻人有别于他的同侪之处。炽烈的演奏背后,莫扎特奏鸣曲的演绎并不激进,但是他带出使音乐从“好”到“卓越”的方式,似乎使他朴素的演绎与众不同。
中间的乐章,歌唱性行板最为突出:他灵巧地在大调与小调间进行的明暗处理,表现出他对作曲家最美丽、最出众的键盘旋律有着超前的思量。有限节奏的自由给外声部上色,为古典作品披上现代的外衣。
自由是李全神贯注诠释舒曼《狂欢节》的特征。作曲家那些可爱的小东西,只有一个长过两分半钟的紧密地围绕着四音动机,组合成的狂欢节里的众生相。这个早期的作品已蕴含了音乐及哲理的种子,以及“弗洛伦斯坦”及“约瑟比乌斯”这两个在他往后的作品中不断出现的“人物”。
要诀是使各个段落紧密相连而各自保有其生命力,李能从小小的速写中看到大画布上的效果。聆听像他这样年纪的钢琴家,弹奏这首曲子里一些非常年轻的东西,更增添了无可取代的味道。李明智而严谨,狡猾地游走在这个变化多端的作品中,轻易地赢得一席。
在“肖邦”里,内心深处的感情与舒曼这位标题作家深切的敬意相结合少不了令人屏息。在“巴格里尼”中,狂乱的触技糅成强力的和弦同时又维持了精准的推进线,李技巧上的成就令人耳朵受用。然而,即使在最炫技的时刻,他的演奏仍未失去其支柱或是陷入自我炫耀。
《西班牙狂想曲》或未达李斯特奏鸣曲的深度。他4月在旧金山的首个独奏会上将用该曲宠他的听众们,它对技巧要求非常高。而且,奇异地,它更需要钢琴家的一种成熟,而对奏鸣曲而言,音乐本身已极丰富。
这首15分钟的方丹戈舞(西班牙舞蹈)可以演奏得非常炫,但一位有强烈一体感的钢琴家才能奏出它的真义(两种舞蹈的混合:一种是更庄严的葡萄牙舞及另一种较轻盈的西班牙舞),不要以为如假包换的沙龙音乐就是没有内涵的。
显而易见,李喜爱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音响色彩。他手指的技巧像超人一样,当然受敬仰的李斯特作品需要这样。无论清晰的质感还是音符的强弱,才最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只能猜想到明年4月,这些在他手上的曲子还能有多少“成长”。
对这张新专辑,李云迪这样总结:“我很幸运,能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录制这张唱片。这里的音响效果,能让人获得惊人的色彩变化。唱片中收录的曲目都是听众以前从未听过的,主要是想展现我演奏曲目的不同方面。在我这个年龄段,喜欢情感丰富、演奏上比较有激情的作品。比如舒曼的音乐,戏剧性很强,演奏起来会比较有激情。另外我也喜欢俄罗斯以及德奥的作品,希望以后慢慢展现给大家。”
不妨听听这张专辑,随着那古老的、优美的、激情的音乐,进入传奇的维也纳金色大厅。
12月,李云迪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XM电台所举办的古典音乐大奖评选中荣膺“年度最佳古典音乐新人奖”。XM电台在世界古典音乐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其一年一度的古典音乐大奖评选非常严格,一般由电台提名,由全世界听众投票评选,李云迪以66%的选票遥遥领先,最终赢得大奖。而“年度最佳古典音乐家奖”,则颁给了另一位享誉世界的华人演奏大师——马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