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对人治之术最有效的手腕,莫过于恩威并施、刚柔相加,也就是所谓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对他人示好、施与恩惠,另一方面显示威权、给予惩戒,两者并举,很容易让对方乖乖就范。
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是这样。许多时候,你过分对一个人好,他就不会去珍惜;你总是流露出王霸之术,对方就会离你远去。显然,既给予好处,又表现出你的不好惹,在人际交往中才可以得到对方的承认、敬畏。
1,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狼道语录”打人一巴掌再给一个甜枣。
为人处世中,常常出现责备和被责备的情况,责备是对别人的否定,一定要拿捏好轻重之度。
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工作职场中。上下属之间,一定要把握好度,并要掌握好方式方法,一个巴掌一个甜枣是好上司必备的策略。
有位女经理,精明强干,手下的一班干将也都十分出色。但前不久,一名助手因为迁居别处而调走了,接任的是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位新来的女大学生,做事又慢又马虎,常常将印过的资料不加整理便交出去。办公桌上也乱七八糟。时间如流水在不停地流淌,可她却总是老样子。
而这个女孩对于任何批评、责备,都只当做耳边风,让人急不得气不得恨不得恼不得。后来,那位女经理决定改变责备方式,只要一发现她的优点就称赞她。没想到,这个办法真灵验了,仅仅十几天,那女孩就好了很多。一个月后,做出了非常显著的工作成绩。
可见,责备有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攻,利用称赞来使他们改掉毛病,进而提高你所领导的整体的工作效率。
此外,不要当众责备下属。有些领导比较容易冲动,特别是看到下属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严重影响全体的时候,就可能按捺不住火气冲天,当众责骂起下属来。这时,就好像是“丢了羊”一样,为了防止继续“丢羊”,就必须立即采取“补牢”的措施,使你因一时冲动而产生的副作用减到最小。
某位经理脾气比较暴躁,并且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如果看到部门经理工作不负责任,或者令他不满意,就会情不自禁地要当时当地直截了当地指出来。尽管经理这样做是为了工作,部门经理心里也明白,知道经理并不是责骂他一个人。但是心里毕竟不是滋味。
事后,经理冷静下来,知道自己太冲动了,而且后来听下属解释说,这个部门平时工作也是十分出色的,只是因为特殊情况有些小错,但工作成果还是可观的。
于是,经理马上进行“补牢”工作。
在他那天下班之前,派人把部门经理找来说:“今天委屈你了,首先怪我太冲动没有十分了解情况,对你的责怪不当,请原谅。不过,你们部门的工作仍需要提高,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几句话使部门经理的心得到了安慰,同时又有一种被信任感,再大的委屈也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俗语说:“打人一巴掌再给一个甜枣”,虽然不能轻易地“打一巴掌”,但既然“打”了,给与不给“甜枣”效果便大不相同。丢了羊,再补牢这便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当你一时冲动当众责备了别人时,不妨一试,想必会有很好的效果。
“狼性生存术”
恩威并施,才能驾驭好下属,他们会因为你的赞美,鼓励愈加用心,发挥他们的才能。打人一巴掌再给一个甜枣,这是难得的驭人之术。
2,施威之后不忘安抚
“狼道语录”做好善后工作,不失了人心。
人的身体的构造,有坚硬的部分如手、脚、骨骼等,也有柔软的部分如肌肉、软组织等,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人才能灵活自由地从事多种活动。在我们待人处世中,同样需要做到软中有硬,宽严相济,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比如在职场中,上司下属之间的关系微妙,时刻都要小心,要处理好各种情况。尤其作为领导,我们把发威视为“硬”,“施恩”视为“软”。软硬齐施,双管齐下,因人因事采取相应的措施。
领导者用“硬”发威以后,给下属以一段时间检讨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失,然后领导者可以有计划地逐步做收服人心的工作。可以把自己认为有影响的下属先找来,进行深入地长谈,用词也不妨恳切些,态度要真诚自然,让他感觉到你确实是器重他。这就可以在一种“软”性气氛中真正感动下属。
用“硬”发威要掌握好尺度,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1)适度施威。
首先,发火不宜把话说过头,不能把事做绝,而要注意留下感情补偿的余地。发火不应当众揭短,伤人之心,导致后事费许多力也难挽回。
其次,发火宜虚实相间。对当众说服不了或不便当众劝导的人,不妨对他大动肝火,这既能防止和制止其错误行为,也能显示出上司运用威慑的力量,设置了“防患于未然”的“第一道防线”。但对有些人则不宜真动肝火,而应以半开玩笑、并认真或半俏皮、半训诫的方式去进行。
另外,发火时要注意树立一种被人理解的“热心”形象,要大事认真,小事随和,轻易不发火,发火就叫人服气,“拿住人”,长此以往,你才能在下属中树立起令人敬畏的形象。
(2)发火不忘善后
领导的日常发火,不论怎样高明总是要伤人,只是伤人有轻有重而已。对于那些死要面子的人,对上司向他发火会耿耿于怀,甚至刻骨铭心,则需要善后工作细致而诚恳。对这种人要好言安抚,并在以后寻机通过表扬等方式予以弥补。还有的人量小气盛,则不妨使善后拖延进行,以天长日久见人心的功夫去逐渐感化他。
因此,发火伤人之后的善后处理是必要的环节。妥当的善后要选时机,看火候,过早了对方火气正盛,效果不佳;过晚则对方郁积已久的感情不好解开。因而,宜选择对方略为消气、情绪开始回复的时候为佳。
总之,发威与善后的艺术是原则性与“人情味”相统一的处事策略:发威是强硬的一手,镇住了局面;再通过安抚把意图缓缓地传递下来,浸润到对方心中;而不是那种一打一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术,我们应潜心研究和掌握其中的限度和火候。
“狼性生存术”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不怕波浪起伏,最忌平淡无味。数天的阴雨连绵,才能衬托出雨过天晴、大地如洗的美好。暑后乘凉,倍觉其爽;渴后得泉,方知其甘,此中包含着心理平衡的辩证哲理。
3,“赏罚并用”的效果最好
“狼道语录”赏与罚并用,行之必有效。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即“赏罚并用”——不但重视奖赏与激励的价值,还注意发挥惩戒的功能。通常,重视奖赏而忽视刑罚,会使纪律松弛;而重视刑罚忽视奖赏,会使大家缺乏进取心。所以,有效的管理方式是“赏罚并用”。
商鞅变法以前,秦国纪律废弛,国力空虚,很难与其他诸侯国竞争。而变法之后,秦国开始发展壮大起来,赏罚有度的治理策略以及成功的兼并战争使它统一了中国。但是,对武力过分迷信,滥用刑法而不注意奖赏,使强大的秦国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土崩瓦解。
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赏罚并用的效果。
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意思是说,“处罚”不是治理企业最好的办法,它只在不得已的时候使用;而且使用时要注意审慎的处置,即使行之有效,也不要洋洋自得;否则陷入以刑罚治理国家的境地,很难取得很大的成就。
比如工作中,领导既要重视奖赏等有效的激励手段,也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从而做到恩威并重,实现有效领导。
明成祖朱棣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与他赏罚分明、量才适用的用人策略密切相关。
监察御史王愈和刑部审判犯人时误杀了四个无辜者,明成祖知道后立即下令把王愈等人逮捕,当天这些责任人就被斩首了。明成祖一再告诫三法司要“洁己爱民”,执法公平,不得收受贿赂。既然由于失职造成恶果,就要降级、免职或处死。
但是另一方面,明成祖对大臣也很有人情味,他对有功之人是不吝升赏的。比如,靖难之役中立功的人即使已经死去,也被按功追封。在东昌战役中牺牲的张玉,仍然被明成祖追封为“荣国公”。
明成祖能够对大臣恩威并济,使整个领导团队牢固地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中,大家都兢兢业业,实现了稳固的统治秩序。今天也需要大家积极奋进,领导也应该秉承“赏罚并用”、“恩威并济”的领导哲学,建设一支优秀团队。
“惩罚”与“奖赏”结合使用,才能达到出色管理、有效统御下属的目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以罚代教,在合理必要的“惩罚”外要注意运用激励措施,改变他们对工作的态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赏罚并用”、“赏罚分明”,本身就是一种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它符合人性的价值认同,因此具有强大的威力。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运用得巧妙。
“狼性生存术”
“赏罚并用”作为一种有效的统御之道,说到底是惩罚与奖励的艺术。我们待人处世中要结合具体的情境、事件、对象综合考虑,组织实施,才能既拉进与别人的距离、又保持自己威信的效果,实现恩威并济、推诚致用。
4,必要的时候放他一马
“狼道语录”得饶人处且饶人。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难免会有一些未所预料的事发生,难免会有做错事,说错话的时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吃五谷杂粮,油,盐,酱,醋,茶长大的,我们不是圣人,也不是神仙,就算是神仙与圣人也不见得事事完美无缺。
就拿日常交际来说,人与人之间的思维不同,性格不同,学历不同,地位差异等等的不同,为人处世的方式截然也不同。常常有一些人,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小肚鸡肠。相反,有些人真理在握,不吭不响,得理也让人三分,显出了君子的风度。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包括工作中,往往有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一些小小不然的事,有人总想拔个尖儿,占上风,有理争论,没理也要争个“理”,结果闹个不欢而散,鸡飞狗跳地影响团结。
好争论的人多是好显示的人,做事比较霸道的人,而对小是小非不愿争论的人,多是把出人头地看得很淡的人。
其实,当你有理时表现谦和一点,往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得饶人处且饶人,让我们的身边充满祥和。
历史上,宋太宗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他能够容忍大臣的一些过失,所以实现了有效的国家治理。
孔守正被封为殿前虞侯,有一次他和大臣王荣陪伴皇上喝酒。两个人喝得大醉,就当着宋太宗的面争论秋季守卫边境的功劳,结果完全失去了君臣的礼仪。在当时,这种行为是“大不敬罪”,按照法律应该交该有关部门治罪,但是宋太宗没有这么做。
第二天,孔守正和王荣清醒过来,听别人说起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失礼行为,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于是两个人一起到金殿上向宋太宗请罪,但是宋太宗若无其事地说:“我当时也喝多了,有许多事情根本记不起来了,你们不用在这里打扰我了。”就这样,宋太宗糊里糊涂地化解了一场不必要的误会。
领导在下属面前是要讲究威严的,特别是对皇帝来说,大臣的一点小毛病或冒犯都会招来罪过,更不要说在酒宴上胡作非为了。宋太宗故意装糊涂,免除了下属的过失,不但使对方心怀感激,更显示了为人处事、统御下属的高超本领。
(1)“得饶人处且饶人”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留退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在所难免。一旦有了纷争,即使自己在理,也应避免过分的数落、指责甚至打击报复对方。要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不可做绝须给自己和别人留有余地和退路,我们自己也会犯错,谁不希望自己在犯错时得到别人的原谅呢?
(2)“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一种更深刻的教育。
责备不如帮人,倘若对别人的错处一味挑剔、苛责,得理不饶人的行为不但令人反感,收不到教育对方的效果,而且可能激起对方强烈的逆反心理。“饶人”可以让对方更好的认识过错,实际上等于给对方提供了改过的机会,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3)“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一种宽容大度,是一种交际美德,是一种人生智慧。
《增广贤文》有言:“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如此看来,得理不饶人就是一种愚昧、没有修养的表现了。
在生活中,谁都有可能会有难堪的时候,做错事的时候,有求于人的时候,如果这时你处在得理、得势的一方,请记住“得饶人处且饶人,放人一马”的道理,多给人台阶下,多放人过关,多与人为善,不争一日之短长,不争一言之褒贬。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狼性生存术”
没有人不会犯错。对待他人的错误,要看犯错的影响如何,当事人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并有悔改的念头。如果对方无心犯错,并怀有深深的歉意,那么我们不妨原谅他,不把抱怨留在自己心里,这也实际上是在放过自己。
5,端点架子自抬身价
“狼道语录”架子端起来,身价抬起来。
一直以来,我们受到的教育总是低调做人,锋芒不要太露,不过这也要因人因事制宜,不可一概而论,对某些人某些时刻我们一定要端起架子做人,把身价抬起来。
打个比方,譬如你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对单位的事情门清,而且无论什么岗位都能上手。可你却是个老好人,别人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让你顶什么班就去顶。到头来会有什么结果呢?你一不会受重用,二不会加薪水,三还会被人嘲笑是傻帽。这就是没端架子做人的恶果。
反倒是另些人,挂着很高的头衔,拿着极高的酬劳,却不具体做事情,只是跑过来指手画脚一番,就能惹得老板们点头哈腰,奉为上宾。是这些人真有本事么?非也,他们端着架子做人而已。
“架子”决不是一个消极、负面的东西,有着它积极而微妙的意义。尤其工作中作为领导的人必须要会“端架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1)“架子”可以理解为一种“距离感”。
许多领导正是通过有意识地保持与下属的距离,使下属认识到权力等级的存在,感受到上司的支配力和权威。
而这种权威对于领导巩固自己的地位、推行自己的政策和主张是绝对必须的。如果领导过分随和,不注意树立对下属的权威,下属很可能就会因为轻慢上司的权威而怠惰、拖延甚至是故意进行破坏。
所以,领导通过“架子”来显示自己的权力,进而有效地行使权力是无可非
议的,对于上司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也是十分必要的。
(2)许多领导还喜欢通过“端架子”,从而使自己显得比较神秘。
因为领导间处于各种利益、各种矛盾的焦点上,若想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懂得掩藏自己,使自己的心机不被窥破。
如果下属很容易就揣摸到上司的心理,他就很可能利用这一点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从而危及或破坏上司意图的实现。而不暴露自己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增加与下属的距离,减少接触,使自己保持一种神秘莫测的状态。这就是上司爱“端架子”的另一个原因。
可见,上司的“架子”决不仅仅为了炫耀,还是一种因为害怕下属而采取的防范性措施。当领导实在是太累了!
(3)“架子”有助于领导处理政务。
许多领导最头痛的便是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他们更希望自己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大事。而随和的言行会使下属产生一种错觉:这个上司好说话,是不是让他解决一下我的问题。。这样,势必会使许多下属抱着侥幸的心理来请求上司的亲自批示,而一旦不能满足又会心生怨恨。所以许多领导就喜欢利用这种“轻易不可接近”的“架子”来逃避细小琐事的烦扰,把更多的脑力用于谋划大政上。
(4)“架子”还会使领导增加仪表魅力。
曾有政治学家论证说,一般人都有服从权威的倾向。而上司通过得体的“架子”而表现出来的自信心、意志力、傲视群雄的态度以及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气势则有助于增加自己的权威,使自己显得更有魅力,显得更像领导者,更能从形象上唤起别人的敬佩和好感。
有时,下属会发现自己的上司有点儿装腔作势,其实他只是在模仿伟人、想使自己显得更有领导者的魅力罢了。
无论是谁都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不同的人价值观不同,实现价值的程度也不同。但就中国人而言,通过获取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一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衡量标准。
毫无疑问,领导也需要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感,有些时候,他还会因此而显得沾沾自喜或洋洋得意,不自觉地表现为某种“架子”。
端起架子做人不是扯大旗作虎皮,下一句是放下身段做事,这个是决定你的架子端不端的稳的决定因素,所谓外松内紧,对外藐视一切对象,对内时刻要记住苦练内功。
“狼性生存术”
做任何事情,必要的条件必须要提,可以做没有好处的事,但绝不做掉价的事。一个满世界主动帮助别人、施以恩惠的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尊重的,我们不轻言帮人,但一旦帮了,一定要直指内心,雪中送炭。所以我们坚决不能做烂好人,该端的架子一定要端。
6,左手权力,右手魅力
“狼道语录”权利魅力,并蒂之莲。
纵观世态万象,瞭望官场风云,权利只是一把钥匙,魅力却是永恒的锁。权利乃力量的象征,魅力乃力量的结晶品。
领导是人人羡慕的身份,人们常将努力、财富与之相提并论,赋予它至高无上的荣耀。因此许多人刻意,甚至疯狂地追求它。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掌握生杀大权的领导究竟有多少人魅力十足,真正令人心悦诚服,愿意矢志相随?”亦或他们只是徒有“拳力”;只是大家趋炎附势,攀交拉结的对象而已?
有一个童话故事描述了北风与太阳斗智的情形:
北风自恃风力高强,要太阳向它俯首称臣,太阳则不甘示弱,于是双方争论不休。正争着,见前面有一行人徐徐而来,于是它们相约以行人作为比斗的对象,看谁能使行人脱下衣服就是赢家。
北风抢先出手,它杀气腾腾,不断施展其强烈骠悍的雄风,企图使行人就范。但只见行人把衣服愈拉愈紧,虽然难以忍受,但是就是不肯松手。最后北风眼见其谋不遂,只好罢手。
接着轮到太阳施展身手,只见它绽开笑脸,缓缓施展其威力,于是寒气尽失,光辉普照,这些行人也就极其愉快地将大衣脱下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北风(权力)虽然令人生畏,但也会使人极力反抗,即使人们敢怒不敢言,但也难叫他心服口服;太阳(魅力)则使人自动宽衣,解除情绪的武装,而诚心归顺,相形之下,权力显然无法与魅力一较高下。
徒有权力是不能使领导掌握民心士气的,而魅力的素养显然是卓越领导不可或缺的条件,一个优秀的领导必须牢记:不光要善于把握和运用权力,更要善于把握和运用魅力;只有将权力和魅力两者结合起来,领导才能实现对下属的真正领导!
一个领导要想将权力和魅力结合,他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力。要意识到权力只是自己顺利开展工作所必需的工具,绝不是自己借以作威作福的武器。
(2)要推心置腹地对待下属,要急下属之所急,想下属之所想,完成下属完不成的事,理解下属的苦衷。这才能使下属感恩戴德,投桃报李。
(3)领导在行使权力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绝不可莽撞胡来。即使是工作上的事也要考虑到下属的承受能力。
只有将权力与魅力结合起来,既领导下属,又关怀下属,领导才会受到下属的衷心爱戴,下属才会对领导心悦诚服!
权力与魅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拥有它的人吸引周围的人,就好似磁铁吸附铁屑,让拥有者成为中心。可它们却又大不相同。
权力中含有强制成分,有时,这种成分会让周围的人不得不围着这个中心转,但不一定心甘情愿;权力中还含有支配力量,有时,这种力量会吸引周围的人主动追随拥有者,以利于自己得到好处,达到目的。权力吸引周围的人属于一种外在的征服,它只征服了人的表面或者一小部分,而不会征服真正的内心。
而魅力才是真正的磁石,它的追随者是发自内心的被征服者。拥有者不需要借助丝毫的强制成分便能让追随者心悦诚服,牢固而长久地围在周边。魅力吸引周围的人属于一种内在的征服,它征服了人的全部,会让追随者死心塌地,甚而有时可以两肋插刀。
拥有权力者往往不易看出自己的魅力所在,即便有一些,也常常被权力掩盖。
权力让拥有者分不清追随者的笑意有几分真诚有几分搀假,正如皇帝拥有天下却分不清大臣的心中有几分是佩服、几分是恭维、几分是恐怕。
魅力的拥有者不一定拥有权力,但他们没必要分析更不用担心自己的追随者有几分真诚几份搀假,正如布衣百姓两袖清风却能晓得自己若是钟子期就不怕身边的追随者里没有真正的俞伯牙。
当权力与魅力真正融为一体而又运用权力得体时,其威力的确无与伦比,像我们敬佩的周总理;但也只有完全撇开权力后,才能真正测出某些掌权者自身的魅力究竟是几两还是几分,正如卸了妆还美的女子,脱了衣还健美的躯体。
“狼性生存术”
权利与魅力相辅相成不可分开,唯有不断为魅力施肥,你的权利之花才会开的更加艳丽绝伦,如果你放弃魅力,在不久的日子里你的权利之花就会枯萎。
7,抓住对方的小辫子
“狼道语录”抓住对方把柄。
生活中的许多日常用品、用具都安有把柄,方便使用。在人情关系学中,寻找把柄、制造把柄主要用于控制他人,使其为我所用,听我调遣。
每个人都有弱点,这些弱点利用好了便是很好的把柄。
性格急躁者可用激将法,连他的趣味、喜好也可以被用作打开其欲望之门的钥匙。只要拿他最喜欢或忌讳的东西去诱惑或打击他,他就必定上钩无疑,授你把柄。他人的隐私如绯闻、受贿、罪行等也可以使其受制于我。在谈判、竞选、纠纷中也常被使用,效力巨大无比。
1966年是美国大选年,总统候选人,共和党方面,推出了总统福特出来角逐。民主党方面,出现了卡特与爱德华·肯尼迪较量的局面。
肯尼迪扶其庞大的家族财势,以及两位兄长为国殉职的声望,兼以担任参议员多年的经历,欲问鼎总统候选人的宝座,简直可以说是深囊取物。
卡特以一花生农夫出身,虽有担任州长的经验,但是显肯尼迪之对手。卡特眼见力攻无望,唯有计取。当时美国人民因水门事件的创伤记忆犹新,加上华府政治人物不名誉事件又层出不穷。
所以,狡猾的卡特就紧紧地抓住此一弱点,开始了一连串攻击已死去的约分肯尼迪的行动。其中有调查肯尼迪总统对美国中央情报局谋杀外国领袖的阴谋知情,说肯尼迪总统在白宫里面乱搞女人,甚至居然还有一位名叫艾丝纳的女人,出面对新闻界大谈她曾和肯尼迪总统上床的事。进一步又扯出一位黑手党的首领,说他如何帮助肯尼迪违法当选等等。
这些宣传的目的,无非是要丑化其家族的形象,抓住稍许捕风捉影的弱点,大肆宣扬,以达到打击的目的。在这种猛烈的攻击下,爱德华肯尼迪果然招架不住,不得不宣布退出角逐。
到了1980年,爱德华肯尼迪和卡特两雄再度交锋,竞争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此时卡特为现任总统,他知道1966年的打击策略已经不能再用,因为那些
陈芝麻、烂谷子的旧帐,选民不会再有新鲜感。
所以,他就怂恿新闻记者抬出“柯鲁珍事件”,说明爱德华·肯尼迪当年对洞水的女友见死不救的经过,这样的一个人如何会有他自己所所谓的“领袖气质”呢?穷追猛打的结果,使爱德华·肯尼迪终于再度败于卡特之手。
所以,很多人认为卡特之能两度击败肯尼迪,主要是由于他善于打击竞争者的弱点,尤其是善用情势民气,遥指问题的核心。不过,1980年因为他太过重视打击同党的肯尼迪,心力交瘁之余,反倒对真正的对手、共和党的里根,找不到致命的弱点,以致败阵下来,回乔治亚种花生去了。
竞争者的弱点有时是众所周知的,有时是隐而不显的。众所周知的弱点在运用上所收到的效果,当然比不上一些隐情或绯闻。但是,隐情或绯闻的资料及证据不容易掌握,搞不好还会吃上官司。所以,智者或强者多半强调面对面的竞争,而不是造谣言或放冷箭,亦不无道理。
另外,有些把柄是随机出现的,如辩论之中的口误,应该及时抓住,穷追猛打。如果对手把柄难寻或没有漏洞,也可以发挥创造性制造或挖掘把柄,再安到他身上去。
还有,朋友之间吐露真相是危险的,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日后会不会反目成仇。因此人际往来,交朋结友应懂得矜持之道及胸有城府,力免提人以柄而沦为受制于人的可怜下场。
为人处世,要善于看出问题,抓住要害,任何难题都能够迅速解决。要害是什么呢,就是一件事情关键之处,把柄所在,你得让他怕你,怕你它就会听你的。
“狼性生存术”
在一团乱麻当中找到扣结之所在,然后解开它,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做事情往往是死缠烂打,勇气有余,冷静不足,费尽心力仍旧打不开局面,使整个工作的进展不畅。这就是没有抓住要害把柄。抓住把柄,抓住对方的小辫子,这样我们做事就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