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登基,建立气势恢弘的“东汉王朝”。很多人认为,正是从东汉开始,中国古代社会才真正被儒家思想主宰,而且被儒生们引入歧途。东汉本是个不光彩的朝代,但其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却是一个传奇式的人才,观察东汉帝国,就必须要提及光武帝刘秀。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刘秀做出了一项重大人事安排,在朝廷设置太傅,此职位由民间大儒卓茂担任。表面上,这是一次很普通的人事调动,而事实上,说明光武帝刘秀对东汉人才任用观念的确立。首先,它是光武帝刘秀整合天下人才的第一步。当时,稍有成就的大儒都拥护新莽政权,而刘秀是亲手推翻新莽政权的政治人物,因此,废除王莽时代的人才观至关重要。但是,儒家知识分子集团在宣帝、元帝两朝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全国上下基本都是儒生们宣扬礼教的场所。就此情况而论,儒家势力虽然在新莽政权中失败,但其“国家栋梁”的地位丝毫未受损。儒家思想处于社会主导地位,光武帝刘秀看到这一点,所以才会在人事上大胆任用大儒卓茂。
卓茂是大儒,却不是王莽的支持者,据《后汉书·卓茂传》记载,“初,茂与同县孔休、陈留蔡勋、安众刘宜、楚国龚胜、上党鲍宣六人同志,不仕王莽时,并重名当时”。由此可见,光武帝刘秀不敢排斥儒家知识分子,但却刻意地任用“反王莽势力”一派的儒臣,很明显,是表示与王莽政权的决裂,同时,也表示对儒家思想的承认。刘秀深深明白,儒家知识分子掌握着“天命”,即所谓的“道统”解释权。而此时,自己只是获得了天下的“统治权”,至于是否合法,还要看儒生们的态度。所以,刘秀一边继承西汉末期对儒生的态度,也打击忠诚与王莽势力集团势力。卓茂反对王莽,也是儒家知识分子,因此,利用卓茂来否定王莽政权,并为东汉帝国树立合法性权威,是刘秀最英明的举动作之一。
按实力来说,卓茂并不是最有说服力的。当时,卓茂年仅七旬,一幅老态龙钟的样子。早在王莽时期,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吏;学术上,也无何等高深莫测的研究成果。因此,光武帝刘秀任命他为太傅,并以他为百官楷模,确实让人感到尴尬。对于刘秀来说,任用卓茂为太傅是有其苦衷的。那时,像扬雄、刘向那样的大才鸿儒都是王莽政权的拥护者,刘秀根本不敢任用他们。而要找一位既反王莽集团,又是旷世鸿儒的大才,几乎是不可能的。经过反复权衡,只有卓茂最有威望,而且反对王莽集团。在此情况之下,刘秀才重视起卓茂来。
为了打造全新的政治势力集团,充当东汉王朝的中流砥柱,刘秀可谓用心良苦。在中国历史,“严子陵”的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众所周知,“严子陵”的金子招牌就是“隐居”。就光武帝来说,当时缺乏人才,更急需儒家知识分子的靠拢,而严子陵对王莽政权持反对态度,不愿过问世事。此时,光武帝利用这一名头,将严子陵打造成“反王莽政权的第一儒家知识分子”。严子陵之所以会如此配合光武帝,不以“隐士”自居,是因关闭光武帝与其当年是太学同学,其一生只愿“隐居”,过与世无争的逍遥生活。王莽朝时,他不出山;到光武帝时期,朝廷招用,依然裹足不出。就是因光武帝的招纳,使得严子陵的名声鹊起,成为全国上下人人皆知的著名“隐士”。光武帝认为,这是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发挥作用的时候,因为严子陵的事迹被世人知晓,很大程度上会让人产生对王莽政权产生否定态度。
实践中,光武帝刘秀渐渐发现,彻底否定“亲莽政权”的儒家知识分子这条路走不通。因为,就当时情况分来看,中央朝廷和统治系统内的“亲莽政权”儒家知识分子基本上得到肃清,放眼民间,儒生几乎都支持过王莽政权。要想建立一个庞大而高效的东汉政治体系,就必须接近那些“亲莽政权”的儒生们。发现人才越来越匮乏,光武帝刘秀不得不采取折中方法,即大胆任用从前被王莽政权重用的儒臣,前提条件是,必须拥护现政权,没有反动思想。
在唯才是用的背景之下,光武帝刘秀开始大量任用王莽朝大才鸿儒。譬如,儒生宋弘在王莽朝担任过“共工”一职,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秀令其“代王梁为大司空,封枸邑侯”;后来,宋弘推荐了一批大儒,光武帝刘秀都予以了重用;宋弘提出大量合理政策主张和建议,光武帝也虚心接纳。再例如,侯霸是王莽朝的“淮平大尹”,因世人皆称其是奇才,于是光武帝一道召旨,任命侯霸为尚书令。
此时,大量儒家知识分子被推举到东汉朝廷。本来,光武帝认为自己可以建立一个有序的、能成系统的国家统治机器,却万万未曾考虑到,儒家知识分子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思想分歧,使国家政治受到严重影响。也就是说,光武帝刘秀要想建立一个空前强大且自成一体的东汉王朝,就必须不断调整儒家知识分子之间形成了流派斗争,让他们和谐相处,才能为国家统治秩序带来无尽的好处。
在汉代,儒家知识分子之间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流派,即以儒家经典理论著作为研究对象的古,文经派和以后世对儒家经典著作的权威解释为研究对象的今文经派。就传统眼光看来,古文经派更有学术价值,更正统,主张回归儒家思想本源;今文经派则是咋说异谈,是众人对儒家经典思想的解释,用古文经派学者的话说,这些人始终走在“离经叛道”的道路上。在汉朝的政治思想背景下观察,今文经派更重视谶纬政治,比古文经派更灵活、更实用。
就刘秀本人来说,他更欣赏今文经派,殊不知,刘秀一生服膺于《尚书》的研究,关于谶纬政治,有着深刻的认识。但到东汉建立之初,古文经派与今文经派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论争,中心议题是是否应在中央朝廷为《左氏春秋》设立博士官。关于这场论争,双方辩入了死胡同。最终,刘秀对古文经派作出了妥协,即同意在中央朝廷为《左氏春秋》设博士官。表面上,这是光武帝刘秀对古文经派的妥协,是自身立场的倒退。事实上,这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考量。当时,在野的儒家知识分子大部分是古文经派人物,从前全力支持王莽政权——因为,王莽政权是彻头彻脑的古文经派的实践者,在朝野上下的影响力极大。因此,为了拉拢这部分人,并使之减少对政治和舆论的影响,刘秀不得不作出暂时的让步。
所谓“暂时的让步”,即是随时改变自己的主张,将古文经派逼下神坛。刘秀是中国古代开国皇帝中学历最高、学养最深的,能看透古文经派伸张势力的最终结果——必然会将“天命”和“道统”理论推向绝对的权威,对当权者来说,必然是一种灭亡。
因此,光武帝刘秀喜欢今文经派,与西汉时期的许多皇帝一样。事实上,自汉武帝开始,除王莽之外,每位皇帝都是今文经派的拥趸。西汉时期,朝廷设立十四经博士,都是今文经派的学问。当时,今文经派被谶纬思想所污染,其政治影响力以及社会批判力严重下降。西汉的皇帝们通过研究今文经派,为我所用,让其结束出汉帝国的合法性理由,而且能避免很多儒臣趁机作乱胡言。
刘秀始终认为,自己是西汉王朝的继承人。在制度和思想两方面,他都坚持西汉时期的传统,一切传承西汉旧制。而西汉皇帝们个个对今文经派顶礼膜拜,刘秀自然会坚持今文经派,以显示其自身的学术立场,更能显示出其传承祖制的理想。
就在官方为《左氏春秋》设立博士官之事,光武帝只是暂时利用,一旦利用价值消失,古文经派自然要推出历史舞台。到汉明帝时期,古文经派学者贾逵曾遗憾地指出:“至光武皇帝,奋独见之明,兴立左氏,谷梁,会二家先师不晓图谶,故令中道而废。”可见,光武帝还是变相地将《左氏春秋》的博士官位废除了,理由是其不懂谶纬,即不相信迷信。此后,古文经派的学者们地位丧尽,几乎不能在朝廷立足。就整个东汉王朝来说,儒家古文经派一直只能存在于民间,寂然苟存。
由此可见,王莽当年实施的“儒家原教旨”思想,即古文经派势力很盛,以至于刘秀通过一再地妥协换来削弱其实力的结果。光武帝刘秀的手段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