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译文”
百姓最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为其次,国君为轻。
“说古论今” 领导人发号施令,拥有至高的权威;下属接受命令,属于从属地位。不过,为了保证决策正确、法令有序推行,高明的领导者不会趾高气扬,而是把下属放在首位,研究他们的心理、个性,尊重他们的人格、意见,最后有效驱动下属任事。 唐太宗有很高的才华,但他在处事时,首先召来大臣们商量,听大家毫无顾虑地发表意见,对敢给他提出意见指出错误的人升官晋爵。 比如,唐太宗有一次要杀人,戴胄说这个人不够杀罪,不能杀,太宗接受了戴胄的意见并提升戴胄为大理少卿专管执法。唐太宗还把劝谏他不要好骑射的孙伏提升为谏议大夫,并说:“朕常恐因喜怒妄行赏罚,故欲公等极谏。” 还有一次,唐太宗接到中郎将常何一份奏章,阅后觉得非常好,但他知道常何这个人好武不习文,所以,就问常何奏章是谁代写的,常何说:“我家里的一个客人马周代写。” 唐太宗马上召见了马周,同马周谈话后非常高兴,任命马周为监察御史,并因为常何推举了人才而赐给他绢三百匹。后来马周上疏“论时政”,为唐太宗的治国安邦立了很大的功劳。 “以人为本”,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人性管理理论,是仁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历史经验教训使得古代统治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先秦儒家继承了这种观点,莫不围绕着“民”来思考治国之道,如孔子的“修己以安百姓”(《宪问》)。民本主义的管理智慧贯通于爱民一养民一富民一教民的系统工程之中,而“教民”与儒家的人性管理显然有着直接的关系。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同时,《孟子·离娄上》也说:“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这两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说,百姓最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为其次,国君为轻。得到民众的支持,就可以得到天下了。在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人本管理思想的影子,正如马云所说的“员工第一,老板第二”一样。 在人性管理理论中,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心皆具仁义礼智这“四端”,那么作为现在企业管理者也要“善教”——对员工以人道思想的引导,以发展其“善端”,增长其善性,实现“仁政”企业管理目标。
“用人之道” “以人为本”的儒家思想早就渗透到企业的管理活动当中。这种管理思想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追求的目标。不过,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包括对员工真正的关心和尊重,平等地对待公司中的每一个人。让每个员工都感到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由此激发出的劳动热情将是无穷无尽的。 管理学家认为,人本管理在管理实践中有不同的形态,并且这些形态具有层次性。目前,较为普遍的是把人本管理分为5个层次,即情感沟通管理,员工参与管理,员工自主管理,人才开发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 惠普公司很早就已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并且他们也在亲身实践“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早在20世纪40年代,公司的两位创始人休利特和帕卡德就下定决心,不让惠普成为一家只会“雇用人和解雇人”的公司。
20世纪70年代衰退时期,当公司的生意遭到严重打击时,休利特和帕卡德
这一集体经受住了考验,他们并没有解雇员工,而是让包括自己在内的公司全体员工减薪10%,同时每人减少10%的工作时间。就这样,惠普在没有裁剪一名员工的情况下,成功地经受住了衰退期的风风雨雨。 惠普公司最与众不同的特征是始终如一地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维持对自己承诺的一贯性以及其办事方法与态度的连续性。因此,无论在惠普的哪个部门,人们都会看到员工们在谈论他们公司的产品质量,言语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是何等的自豪。而正是这种永无止境的精力和热情,使得惠普能获得众多令人瞩目的成功。 企业的活力归根结底来源于人,企业管理的中心也是人。“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其关键在于如何在企业的建设中得到具体地体现与落实。 一个企业的命运其实是掌握在一线员工手里的。企业可以卖相同的产品,但是企业员工差别却很远。企业可以请咨询顾问来规划企业未来的战略,倘若员工不能贯彻执行,所有的战略都是零价值的。 因此,企业惟一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其实就是一群以工作为乐的高素质的员工,而获得并留住这些员工,最终激发他们工作热忱靠的只能是公司“员工第一”的理念。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员工第一呢?
(1)要做到对内以员工为本,对外以顾客、用户为本。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
(2)要突出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企业的构成主体是员工,他们是企业发展快慢、生产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是企业构成的主体,更是企业的主人,因此,以人为本就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这样员工才会真正感到自己是主人,才会真正体现出“乐在工作”的价值观。
(3)要把培养、造就员工成才列为企业一项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人才的成长。因此,企业发展的目标不仅要包括经济发展和效益增长,还要包括提高员工的素质,培养造就企业的专门人才。
(4)不断疏通和理顺各种关系,为各类人才得以展示其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和企业环境。员工能动性的发挥,创造性成就的取得,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企业文化和人际环境的和谐与否至关重要。因此,企业一定要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使每个员工工作顺心、舒心。这样员工才会乐在工作,才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