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一)“要素禀赋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Vlif Hechsher,1879~1952年)于1919年发表了《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之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他的学生俄林(Bertil Cattard Ohlin,1899~1979年)秉承师意,于1933年出版了其代表作《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发展了赫克歇尔的理论。所以,在学术界一般称为赫—俄理论(H-O理论)。俄林的著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被誉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建者,1977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要素禀赋论”是以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为基础,将比较成本的差异归于生产要素的禀赋的国际差异,是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商品的流向。所谓生产要素的禀赋,是指生产要素在一个地区中的自然供给状况。要素禀赋论的建立被誉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到新古典又发展到现代的标志,它同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比较起来,更接近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实际,对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理论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界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受到广泛的接受和推崇。
(二)“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
1.理论分析的假设条件
赫—俄的“要素禀赋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基础上阐述的。
(1)两个国家有两种产品与两个生产要素,即2×2×2模型;
(2)两国生产技术相同,即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3)生产要素在国内是完全自由流动的,但在国际上是不能自由流动的;
(4)消费者偏好相同,即两国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的方位与形状相同;
(5)规模收益不变,即要素投入量与产出量呈线性正比关系;
(6)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7)商品自由流动,两国间的商品流动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等限制。
2.“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
(1)赫—俄的“要素禀赋论”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价格存在国际绝对差异。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指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按照一定的汇率换算成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价格时两者的差异。只要两国间存在价格差异,国际贸易就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商品从价格较低的国家输往价格较高的国家,从而使贸易双方都获得利益,得到比自己来生产时更多的产品。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国家可以生产出与进口商品质量同样好的商品,但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商品成本要比进口高得多。
(2)赫—俄的“要素禀赋论”认为,两国间商品价格的差异来源于成本的绝对差异。成本的绝对差异是由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即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第二,商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即商品所包含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这就是说,资本丰裕的国家将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反之,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将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样,贸易的双方都能从中获得好处。所以赫—俄认为,按照生产要素丰裕与稀缺程度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匀和不能自由流动的缺陷,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的使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产量。要实现这些利益,最好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3.“要素禀赋论”的例证
假定日本劳动相对丰富,土地相对稀缺,因此劳动较便宜,土地较贵,1单位劳动与1单位土地的相对价格为1:4.澳大利亚劳动相对稀缺,土地相对丰富,1单位劳动与1单位土地的相对价格为2:1.为分析简化,再假定这两个国家生产小麦和纺织品两种产品,且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是一样的,生产1单位小麦投入劳动和土地的比例是1:5,生产1单位纺织品投入劳动和土地的比例是10:1,这样两个国家小麦和纺织品的单位成本就。
根据上述论证,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的有关分工格局和贸易模式的结论,认为各国府尽量利用禀赋多的低价生产要素来生产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去交换别国同样用自己丰富要素生产出来的价廉物美的商品。换句话说,一国应当分工生产并且出口那些在生产过程中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商品,而不生产或者少生产并且进口那些在生产过程中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商品。
4.“生产要素价格均等”说(广义的要素禀赋论)
俄林不仅论述了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决定了各国相对优势和贸易格局,而且还着重研究了贸易对价格的影响。他认为,根据上述原理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一直进行下去,会得出这样两点结论:一是贸易国之间的商品价格会趋同;二是贸易国之间的要素价格也会趋同。
前一个结论是因为,在他们的2×2×2模型中,本来是国内资本密集型商品价格较低而劳动密集型商品价格较高的国家,由于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使得该商品的需求增加而价格提高,同时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使得该商品的供给增加而价格降低,这样两种商品原来一低一高的价格比例在发生变化:低者趋高而高者趋低。而该国的贸易伙伴情况正好相反。如果两国间的这种分工和贸易一直进行下去,则两国间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迟早会趋同。
后一个结论是因为,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十分充足,劳动力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随着出口的扩大,在生产中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劳动工资随之上升;同时随着进口的增加,对于本国稀缺要素资本的需求相对减少,资本的价格下降。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而随着出口的扩大对资本需求日益增加,资本的价格趋于上升;同时由于进口的增加,对于本国稀缺要素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劳动工资趋于下降。因此,上述分工和贸易一直进行下去,两个国家的要素价格也会逐渐趋向均衡。
这两个推论就是“生产要素价格均等”说,也称为广义的要素禀赋论。其总的结论就是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消除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向均等化。也就是说,各国不必特意地进行劳动和资本国际流动,只要通过自由贸易,各国经过价格均等化过程就可实现完全相同的要素报酬,国际间的贫富差距将会消失。
然而俄林也认为,要素价格均衡化只是一种趋势,但并不会出现完全一致。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生产布局不可能于要素分布完全相适应,再有贸易方面的制约因素,使得要素价格更难以达到完全的一致。因此国际贸易后,要素价格仍会有很长时期的差异。
1948年美国著名经济学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发展了赫—俄的“要素禀赋论”(H-O理论),得出的结论是:国际贸易将会导致不同国家间同质的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价格均等化,这种均等化不仅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这一学说被称为“H-O-S”理论。
(三)“要素禀赋论”的贡献与缺陷
赫—俄的“要素禀赋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至今仍被视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第一,“要素禀赋论”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对国际分工、商品流向等方面的分析更深入、更全面、更接近于国际贸易的实际。这一理论比较正确地指出生产要素在各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根据贸易国各种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国际贸易格局,在当时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第二,“要素禀赋论”对于一个国家如何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第三,“要素禀赋论”提倡自由贸易,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对于促进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要素禀赋论也有许多缺陷。比如,它的结论都是基于多项严格的假定之上的,但这些假定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具备的,像完全竞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失业、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等经济因素都会使国际贸易不按赫克歇尔—俄林模式进行。又如,“要素禀赋论”有其局限性,它无法解释战后国际贸易所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但无论如何,要素禀赋论关于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在各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论述在理论和政策上都有不可抹煞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里昂惕夫之谜
(一)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
瓦西里·里昂惕夫(Vassily W。Leontief,1906)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由于他对投入产出分析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1953年发表了《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美国资本地位的再审查》的论文。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自1933年问世以来,整整20年间一直经济学界广泛接受,深信不疑。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界针对这一理论展开了一场大讨论,使“要素禀赋论”受到了挑战。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资源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生产的产品。美国具有相对丰裕的资本资源和相对稀少的劳动资源,按理它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20世纪50年代初期,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验证分析时发现,结论恰恰与赫—俄要素禀赋理论相反。他根据美国200个产业在1947年和1951年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编制了投入—产出表,来比较生产100万美元出口商品与进口替代商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比率,并计算二者相对要素密集程度。
这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商品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高于出口商品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即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验证结果与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截然相反,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或者“里昂惕夫之谜”。
(二)“里昂惕夫之谜”的验证及相关理论
1.“里昂惕夫之谜”的验证
里昂惕夫质疑要素禀赋理论的文章发表以后,使经济学界大为震惊,他们围绕“里昂惕夫之谜”开始了一个验证和探讨的过程。例如日本经济学家1959年对日本的研究结果使日本是一个劳动要素丰富的国家,却向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但向其他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加拿大经济学家1961年和印度经济学家1962年对加拿大和印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向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原联邦德国经济学家1961年的研究结果是原联邦德国向原东欧贸易伙伴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他们的验证有的符合要素禀赋理论,有的又与要素禀赋理论相矛盾,因此,没有统一的结论。
2.“里昂惕夫之谜”的相关理论
由于上述验证结果,经济学家不仅对“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种种解释,而且还发展出许多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修正和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劳动高效率论。这是里昂惕夫本人的解释。他认为,产生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工人的3倍,美国的劳动是倍加的劳动,因此,美国是劳动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理应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交换其他国家的资本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还认为,美国工人的高熟练程度和高劳动生产率是由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高、工人具有较高的教育和培训水平、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如果考虑这些因素,“里昂惕夫之谜”也就不存在了。
(2)自然资源缺乏论。这一理论认为,“里昂惕夫之谜”所以出现是因为他自己计算有误。他只考虑劳动和资本两个生产要素是有局限性的,决定一国生产能力的生产要素则还应当包括自然资源。如果美国在自然资源禀赋上是稀缺的,则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也就不存在里昂惕夫悖论。
(3)关税结构扭曲说。要素禀赋理论有一个重要假设是自由贸易。但是,对不同进口商品征收不同税率的关税,是会扭曲进口商品的结构,也是产生“里昂惕夫之谜”的原因之一。例如美国是征收关税的国家,所以,美国关税结构可能导致里昂惕夫悖论的产生。在里昂惕夫收集数据的1947年,美国用高关税来限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从而成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但按有的经济学家1962年的计算结果,美国的进口商品不受限制的话,则进口商品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将比实际降低5%。
(4)人力资本与劳动技能说。这一理论认为,要素禀赋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劳动的同质性,即不同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相同,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人力资本是指投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一国人力资源是由教育、训练、职业和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组成,并与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所以不可能提供同质的劳动,劳动技能就有了差异。而使用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技能劳动者比简单劳动者有更大的生产力。如美国等发达国家正是因为拥有相对丰富的劳动技能,所以生产并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不管怎样,围绕“里昂惕夫之谜”展开的验证和种种争论,证明赫—俄要素禀赋理论是不太符合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的,有必要重新进行验证和研究。另一方面,里昂惕夫首次运用的投入产出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同时,“里昂惕夫之谜”也向人们显示,除劳动和资本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对比较利益的形成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再有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讨论大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向前发展,除了上述几种外,比较有影响还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要素密集度逆转论等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