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论荀彧之死(臣光曰51)
汉献帝建安十七年(212),董昭认为,曹操多年征战,匡扶汉室,有震主之功,如果久居臣位,难保别人不猜忌曹操是否有篡夺之心。于是与诸大臣商议,提出曹操应进爵为国公,由皇帝赐给标志特权的九锡,以表彰其殊勋。荀彧提出异议,认为曹操之所以起义兵,本是为了“匡朝宁国”,我们既然帮曹操,就应成全其“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之令美,不应帮倒忙,所以不必如此。曹操因此很不高兴。是年,曹操出兵打孙权,上表朝廷派荀彧来前线慰劳军队,借机将他留在寿春。随后曹操命人给生病的荀彧送来“盒饭”,打开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空器),荀彧于是自杀。
司马光在第51篇“臣光曰”评论了荀彧的死,主要表达了二层意思:
一是赞荀彧之忠。司马光将荀彧与管仲进行了对比。齐桓公猪狗一样的人物,管仲却去臣事他,因为管仲知道,只有齐桓公才能让他一展抱负,实现大济民生的理想。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全不凭武力,孔子因此赞他“如其仁!如其仁”。孔子是轻易不许人以“仁”的,连子路、冉求、公西赤这些孔门高第都不配“仁”的评价,由此可见管仲的能量。仁者爱人,只在口头空喊我要爱人我要爱人,实际于苍生无益,不是仁的境界。仁,便是要身体力行去做,这是孔子对“仁”的理解。
而东汉末年,王室情形比春秋时的周王更衰,周室起码还有王畿,而汉献帝什么都没有,连首都他都掌控不了。自己也被人随意拎来拎去,如猫一样,眼下正被曹某人拎到许县(河南许昌县东)。荀彧慧眼识人,他知道也只有曹操或能尘定天下。于是一心一意辅他,出谋献策,举荐才良,帮了曹操很大的忙。司马光说:“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称荀彧比管仲更出色。而管仲不死公子纠,荀彧却尽忠汉室而死,其“仁”境又高过管仲许多。
二是荀彧的忠是真忠。针对唐人杜牧在《书后》一文中提出的批评,司马光据理反驳。杜牧认为,荀彧反对董昭的做法,不过是想赚取名誉,其实质就是曹操的帮凶。犹如教别人去飞檐走壁,虽然自己坐在家里不曾动手,难道就不是贼了么。司马光不同意杜牧的看法。他认为,如果曹操真当成汉高祖,以荀彧的功劳,何异萧何。荀彧不要佐命元功,却为了所谓的名气而遭来杀身之祸,有这道理吗。司马光肯定荀彧有士大夫心结,命宁可不要,也要保住气节。
司马光于此亦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历史观,他不把曹操当奸雄看,当奸雄看的是杜牧,还有后来的朱熹。从兴亡百姓皆苦的角度来说,我同意司马光的看法,汉末那么乱,曹操一扫北方群雄,有多少生灵籍此而免遭离乱之苦。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河南许昌)人,名士荀淑的孙子。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这样的家庭出身,荀彧少时就了得,说神童也不为过。南阳名士何颙见到他,大为惊异,称有“王佐才也”。
但凡乱世,有才学有抱负的读书人老躲在深山老林里,也少有刘备这样的人会去请,比不得天下太平时有征辟,只得自己出山找个好主顾。因此就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之风,孔子也不能例外,楚汉相争时亦是如此。西汉末的邓禹仗策追刘秀,他追得那么起劲干什么,无非良臣也要择主而侍的。汉献帝时期,天下读书人鉴于袁家的门望及袁绍之为人,多投靠他而去。荀彧的弟弟荀谌以及同郡人郭图、辛评都在袁绍帐下做事。独荀彧冷眼将群雄逐个排查一遍,认为袁绍难成大事,于是投奔曹操而来。曹操与之倾心一谈,大为高兴,称荀彧就是我曹某人的张良。
荀彧投奔曹操之前,曾劝父老乡亲说,颍川郡地势平阔,四面受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应当早点躲避。但父老们故土情深,舍不得离去,荀彧只带着他的家人走了。而后董卓兵锋所指,不走的那些人多为乱兵所杀。于此可见荀彧之智慧。
史载,荀彧佐曹操之元功有三:
首功是促成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此时虽已无实权,但还有皇帝的名份,天下只他一人,正如最后的帝王宣统,天下也只溥仪一人。管仲最早发现周王的这个价值,劝齐桓公打着天子的旗号来征剿不服者,这样扩张势力就师出有名。而后多有师法者,如项羽杀义帝,刘邦就披麻戴孝为义帝发丧报仇,打得项羽自刎乌江。
东汉末年,发现汉献帝价值的一共有四个人。第一个是赵昱,徐州刺史陶谦的手下。他劝陶谦:“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贡。”陶谦蠢货,听不进去。第二个是徐玠,曹操手下第一谋士,我认为其智谋在荀彧之上。汉献帝初平三年(192),曹操自领兖州刺史。十二月,击败黄巾军,收降其残部三十余万人,曹操自此肥大起来。陈留毛玠,职务是“治中从事”,他给曹阿瞒定的国策只有二条:“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曹操之所以能够平定北方,这两个计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第三个是沮授,字公与,袁绍阵营的人。也发现汉献帝是个宝贝,于兴平二年(195),劝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精确提出“挟”字的,即是沮授其人。郭图、淳于琼反对,搞个小屁孩来供着,无多大实用,且还得事事请示,碍手碍脚,不如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沮授说,我们不早做决定,必有人捷足先登。袁绍不听。公元196年,果然有人捷足先登了。先登的人便是曹操。
促成曹操迎汉献帝都许县的,即是荀彧。他的担心和沮授如出一辙,劝说曹操:眼下正是迎汉献帝的好时机,否则让别人先得手,我们就被动了。问题是袁绍听不进去的话,曹操听进去了。而汉献帝的这块金字招牌确实给曹操带来了不少人气,东吴的张昭就说:“曹操,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袁绍后来也发现了这一点,但悔之晚矣。
其次是荐贤才。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十月,曹操感觉手下人才不够用,让荀彧推荐几个合适的人选。荀彧就推荐了自己的侄儿荀攸和伊川人郭嘉。荀攸字公达,曾与郑泰、何颙一起合谋杀董卓,事败被投入大狱。何颙忧惧自杀,荀攸却言行自若,没事人一样,会董卓被诛而出狱。郭嘉字奉孝,早先在袁绍手下做事,发现袁绍好谋无断,估计成不了气候,住了几十天就开溜了。
而曹操见到这两人,相当的高兴,称荀攸“奇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称郭嘉“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亦喜曰:“真吾主也。”两厢情愿,一拍即合,共图起大事来。荀攸和郭嘉这两人也是了得,屡出奇计,比如献计活捉吕布、平定乌桓、消灭袁绍诸子等,力促曹操完成大业。
其三,计定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袁、曹实力大翻盘的转捩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曹操凭籍此役,将袁绍之实力一举击垮,为进一步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双方在官渡(河南中牟县)摆开阵势。战役初期,曹操不利,兵少粮少,士卒又纷纷叛逃袁营。曹操大为忧虑,写信给荀彧诉苦,打算撤回许昌,另做打算。荀彧复信以刘邦、项羽相持为例,给曹操打气,要他务必顶住,只要能顶住半年时间,战场形势一定会出现翻转。结果是袁绍溃败,只带了八百名骑兵逃过黄河。
也因此,司马光才将荀彧比作萧何,有运筹帷幄之功。而杜牧据此认为,荀彧先是将曹操比作汉高祖、光武帝,后又称与袁绍之争为楚汉,明摆着是鼓动曹操当皇帝。而后又来反对封国公一事,这不是邀名是什么。而司马光认为,谁也不知道荀彧当年是否真说过那样的话。孔子说“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凡是写历史的人,记载历史人物的言辞,一定会加以修饰。把曹操比作刘邦、刘秀,是史学家的文字,以此来罪荀彧,实在说不过去。
我想,荀彧后来之所以反对曹操封国公,或是因缘于他的名士出身吧。东汉之名士首一条必以气节相劝,否则何以成名士。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后,汉灵帝就骂太监们无用,还里通敌人,倒是你们认为该杀的党人们在前线为国效力。于是下令解除党锢。荀彧有先世的名士家风,又处身推崇名士的风气,才起而反对董昭,他是要曹操做治世之能臣,而不是乱世之奸雄。而曹操杀荀彧,是认为荀彧此时已与己异心。比如曹操逼杀崔琰,毛玠非常感伤,曹操也把第一谋士给抓了起来。荀彧的结局,缘于他们对这一事情的理解出现了分歧,倒不是曹操真想篡夺皇位。
清初王夫之认为,荀彧那么做不是忠,只是良心未泯的缘故。愚意,有良心总比良心全被狗吃了好。
附:臣光曰51: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自子路、冉求、公西赤门人之高第,令尹子文、陈文子诸候之贤大夫,皆不足以当之,而独称管仲之仁,岂非以其辅佐齐桓,大济生民乎。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然则荀彧舍魏武将谁事哉。齐桓之时,周室虽衰,未若建安之初也。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荀彧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管仲不死子纠而荀彧死汉室,其仁复居管仲之先矣。而杜牧乃以为“彧之劝魏武取兖州则比之高、光,官渡不令还许则比之楚、汉,及事就功毕,乃欲邀名于汉代,譬之教盗穴墙发匮而不与同挈,得不为盗乎。”臣以为,孔子称“文胜质则史”,凡为史者记人之言,必有以文之。然则比魏武于高、光、楚、汉者,史氏之文也,岂皆彧口所言邪。用是贬彧,非其罪矣。且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通鉴》卷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