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论智伯之亡(臣光曰之2)
三家分晋之前的晋国,政权掌控在六大家族手中,称六卿——智氏、赵氏、魏氏、韩氏、中行氏和范氏。六家以智伯为首,晋室基本上靠边站。晋出公l7年(前454),智伯与赵、魏联手灭了范氏、中行氏,平分其地。晋出公大怒,邀来国际同盟军——齐、鲁,准备与四卿火拼。结果被四卿趋逐出境,晋出公死在奔齐的路上。智伯立姬骄为晋君,即哀公。
这回智伯越发牛气了,上至晋哀公,下至朝中大臣,没一个在他眼里。只要他看中的东西,胆敢不给,一个字:灭。智伯先后向魏桓子、韩康子要了土地,又看中了赵襄子的一块地皮。吃了豹子胆的赵襄子竟然不同意。智伯大怒,胁裹韩、魏,围攻赵氏家族的老巢晋阳(今山西太原),引汾水灌城。城中“沈灶产蛙”,悬釜而炊,然而大家都感念赵家的好,“民无叛意”。
智伯在魏桓子、韩康子的陪同下,视察前线,说了一句让魏桓子、韩康子皆感寒心,进而引火烧身的话。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了肘康子,康子踢了踢桓子,因为汾水照样可以灌安邑(今山西夏县,魏国老巢),而绛水可以灌平阳(今山西临汾,韩国祖居地)。恰于此时,赵襄子派人乘夜出城,以唇亡齿寒的道理策反魏、韩。公元前453,三家遂灭智氏。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二篇里承认智伯有才,但智伯之亡,恰恰是因为他太有才的缘故。司马光将人分为四种:圣人、愚人、君子、小人。
什么是圣人、君子与小人呢?各家有各家的看法,司马光给出了政治学上的定义。“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有品位的人,其才足以促成善良。而高才低品之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其才恰为他的为非作歹“虎而翼”,兴大风作大浪,比谁都历害。智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当初智宣子要立嗣智伯,族人智果坚决反对,提议不如立宵(智宣子庶子)。宵表面上看起来凶巴巴的,其实是好人。而瑶(智伯)不露声色却狠在心里面。心狠败国,“若果立瑶也,智宗族必灭”。智宣子不听。智果翻脸,与智氏划清界线,“别族于太史为辅氏”,不沾这个光。后来智氏全族被诛,辅氏躲过一劫。
司马光此论意在告诫领导者,与其用小人,不如用愚人。愚人顶多办事不力,小人则力足以亡家灭国。慈禧太后就曾当着袁世凯的面,说过同样的话。可是清末那个乱局,也只有袁大头能够收拾得了,或者说他羽翼已成,最终是连江山都收拾到他的屁股底下去了。所以唐朝的李勣,临终前交代後事,警告弟弟,如果发现子弟中有品行不良者,先拉出去杖毙再说,免得遗祸全族。
不幸的是,北宋王安石主持革新,所倚重的吕惠卿,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司马光告诫过王安石,吕惠卿“憸巧,非佳士”,且心术不正,劝王安石慎用。司马光说:“夫忠信之士,于介甫(王安石字)当路之时,或龃龉可憎,及失势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士,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有卖介甫以自售者,介甫将何择焉?”可是王安石没听进去,并以吕惠卿为谋主,凡事都与他商量,对他言听计从。没想到后来,对王安石打击排挤最力的,恰恰就是之前引为腹心的吕惠卿。
因为有此一节,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及张须《通鉴学》,均认为司马光此论是针对新法诸人而发。然事实不是如此。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正月,司马光向宋英宗进呈《通志》八卷,相当于《资治通鉴》的前八卷。“臣光曰”2即载《通鉴》卷一。而新法诸人是熙宁二年(1069)二月,王安石参政变法时,才开始崭露头角的。比如吕惠卿,是王安石于熙宁二年九月才向神宗荐任“崇政殿说书”一职的,与司马光写此论,前后有三年时间差。
注:魏桓子,名魏驹,是魏国第一任国君魏斯的父亲。
韩康子,名韩虎,是韩国第一任国君韩虔的祖父。
赵襄子,名赵无恤,是赵国第一任国君赵籍的叔祖。
附:臣光曰2: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通鉴》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