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23900000064

第64章 上海的胸襟和素质

直到今天,我对上海的印象,仍然比国内外的很多城市都好。每次想到上海,总觉得心头有股暖流在荡。我们在想到某个城市时,首先想到的,便是这座城市里跟自己有关的那群人,或是恩师,或是朋友。也许,跟一座城市的缘分,其实就是跟城里人的缘分。许多时候,要是我们对某个城市的某人印象很坏,便会破坏我们跟那座城市的缘分。反之亦然。我对上海的好印象,主要就是因为上海有我的许多恩师和朋友。

谈到我的文学命运,是不可能绕开上海的。确实,改变我文学命运的许多重要契机,都跟上海有关:我的长篇处女作《大漠祭》在上海出版,从此,我从偏远的甘肃,走向了全国;我的小说获了上海长中篇小说奖和上海图书奖等多种奖项;我在上海读了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从此有了更为广阔的文学视野;我的小说《白虎关》也由上海出版,复旦大学为它举办了很高规格的研讨会;我作为一“骏”的“甘肃小说八骏”也最早由《上海文学》和《文学报》推出;我发起的“西部文化走进高校”活动,首先是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取得成功……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可以说,上海带给我的温暖,已成为我的创作动力之一。无论这个时代的文学如何没落,只要想到上海等地,我就会感到一种很大的欣慰。毕竟,那儿有不少认可我小说的专家和学者,还有一些能欣赏我作品的编辑,还有许多喜欢我作品的读者群。有了他们,我就可以不理睬时下文坛的流行色,而一任自己的灵魂从笔下流淌出来。

跟其他城市比,上海有着一套非常科学、理性、规范的东西,它有一种基本的规则和底线。无论做什么事,上海人都会遵循相应的标准,而不仅仅是凭借某种关系。当然,有些事不免也可能有“关系”成分,但在文学价值的评判上,上海有着自己的选择和标准,有着自己的某个底线。这是商业文明和文化眼光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优秀品质。

上海开埠早,它较早地接受了商业文明的洗礼与商业规则的熏陶。上海与国际化接轨的程度,跟一般城市相比,要高出很多。这是大家公认的。

我在与上海编辑打交道的时候发现,我寄去的稿子,他们至少会非常认真地看完。不管用不用,他们都会反馈意见。如果不用,他会很负责地退给你。而其他城市则不一定,我的小说《白虎关》曾寄给北京的某编辑,他读完回信说,他非常欣赏,但需要领导再审。但是,直到几年后的今天,仍然下落不明,毫无音讯。他既不说“用”,也不说“不用”。这种现象在别处很普遍。

上海对文学有种比较高的鉴赏能力,上海有中国一流的编辑。其他地方的某些浮躁编辑对我的作品根本读不下去——当然也说明我的叙述不合时宜——但在上海,我却得到了很大的认可。他们对我作品的把握非常准确。比如,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吴金海老师,他在我的小说《白虎关》中选编了十多万字,在《小说界》上发表,我看了之后发现,即使让我自己选,也只能这样选。上海编辑的文学眼光,其鉴赏水平,以及他们对作者细腻情感把握的精准程度,是第一流的。此外,上海编辑的敬业程度也令人赞叹。我的《大漠祭》出版前,上海文化出版社从责任编辑吴金海先生的初审,经过编辑室主任黄韬的二审、再到副总编辑戴俊和总编辑郝铭鉴终审定稿,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两位总编都是利用“五一”节假期间完成审稿的。总编辑郝铭鉴先生是在九十二岁高龄的母亲的病榻旁完成审稿,副总编辑戴俊的女儿当时正在考大学,他是在接送女儿补习的路灯下完成了审稿。郝铭鉴先生在退休之后,还在许多场合呼吁,希望社会能关注《大漠祭》。每每念及,备感温暖。

《白虎关》的出版亦然。相较于时下流行的那种文学观,我的小说创作相对注重传统,但郏宗培、魏心宏、吴金海和陈先法等先生却能以纯文学的标准来认可并推出作品。他们不一定都喜欢读我的小说,但他们都能认可我的文学追求。

同样,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和栾梅健教授,还有王光东、杨剑龙、杨扬、王鸿生、周立民、朱小如、张新颖、刘志荣、张业松等上海评论家,以及《上海文学》和《收获》的诸多编辑,他们以自己的热情、真诚和眼力,成就了许多像我这样一些毫无“背景”的作家。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努力,成了上海乃至中国文学界、出版界一道最美的风景线。上海编辑的文学眼光、专业水准、职业素养、人文关怀及综合素质等,都是国内一流的。上海对具有真正文学品质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有一种非常大气的包容性。

我在鲁迅文学院上学期间,一些编辑在跟我交流、谈话时,他们大多想把我变成他们需要的那种快餐文学写手。他们首先会说,雪漠,你要好好编个故事,要如何如何好看,吸引读者,赢得市场。他甚至不提倡你有个性,有的甚至一定要我放弃个性化的语言。当然,他们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因为无论多好的作品,如果没人阅读,是不能发挥作用的。但叫我放弃创作个性而去迎合市场的提议,却是我不能接受的。

上海编辑则不然,他们首先明确鼓励我的,是要坚持自己的创作个性,写自己独特的生活,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学特色。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肯定你,或提出不同意见。他们的建议,更接近文学本真。

上海读者群也有着较高的整体鉴赏水平。上海的许多文化名人、政府官员,或者普通老百姓,都对我的《大漠祭》、《白虎关》有过肯定的评价,这很难得。谢晋导演看了我的《大漠祭》后,就对甘肃戏剧家协会领导说:“请你带去我对雪漠的致敬。《大漠祭》是我近年读过的最好的小说,我希望他能等一等我,由我来拍这部电影。”上海老作家、评论家欧阳文彬,当时已有八十多岁高龄,她专门打电话给出版社,说:“我想谈谈《大漠祭》。”她把编辑请到家里,口述了一篇评论,发表在《新民晚报》上,题目叫《我为〈大漠祭〉喝彩》。有一位市委领导,还批示让《文汇报》追踪报道。2000年,出版社安排我带着父母来看上海时,我们住在浦西某大学的招待所里,食堂工作人员在前一天的电视新闻中知道了《大漠祭》。当我们去食堂吃饭时,他们就热情地免费打给我们很多菜。为了顾及我们的面子,食堂师傅还不动声色地说:“反正这个菜今天多了,不吃也浪费了,你们多吃点,多吃点。”他们以这种方式,默默表达了一种关爱和认可。

上海读者有着较高的文学鉴赏力,他们会以南方人独有的细腻,感受到作品里面最精髓的东西。2005年,《上海文学》刊发“甘肃小说八骏”专辑,推出甘肃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复旦大学有个叫金理的博士生,一天他的小包丢了,里面有钱和很多证件,他的心情非常糟糕。为了解闷,他拿起那一期的《上海文学》,读完我的小说《美丽》之后,他说他的所有痛苦不翼而飞。我们在复旦大学开座谈会的时候,金理说他在《美丽》这个小说里读到了一种非常博大的东西,把他个人的小恩怨、小得失给消解了。当时他还站起来说:向雪漠致敬!向《美丽》致敬!这令我非常感动。像这种上海人认为非常好的小说,却不一定能得到国内其他城市的认可,像那篇《美丽》,就没有一家刊物转载。时下的不少刊物编辑多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他们浮躁的心进入不了人物的心灵,不能感受人物的疼痛,也感受不到那种巨大的悲悯。但上海却不乏这样的编辑和读者。

我在上海参加过多次活动,发现上海人不做则罢,要做,都做得非常好,不会糊弄人。上海人要么不是你的朋友,交往时虽然彬彬有礼,却总有种打不破的距离,但如果他视你为朋友之后,他就会成为你真正的朋友。直到今天,吴金海老师批评我的时候,仍像我老婆训我那样。他真把我当自家人,像亲人,像兄弟。他是真心地希望我越来越好。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时候,吴老师晚上陪我看了上海外滩。第二天,他夫人还要他再陪我去看白天的外滩。我说不去了,已经看过了。他们说,晚上外滩拍了照片不好看,白天照相好看。就这样,吴老师又带病陪我去看了白天的外滩。

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一直关注并扶持西部作家。他认为,西部有一种非常质朴、非常鲜活、充满生命野性的活力,能为上海文坛、中国文坛提供一种新的冲击。他曾这样评价我的《白虎关》,他说:在读《白虎关》时,首先想到了萧红的《生死场》。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已经忘了自身的民族精气。雪漠捡起来的,正是萧红的精神,也即民族精神。《白虎关》不是现实主义小说,而是象征主义小说。陈思和先生这样解读《白虎关》:白虎代表西方,代表着“金”。这个“金”象征着一切的动荡,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面临着“白虎关”,整个时代都面临着“白虎关”。小说是在写绝境,小说所写的三位女性的绝境,象征着一个民族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象征着今天全球化的“白虎”当头,我们该怎样闯过?怎样复兴民族?小说中月儿的死最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精神与肉体的斗争。当肉体败下阵来时,出现这样一场大火,就能使生命和灵魂得到升华,这就是凤凰涅NB021.这是迄今为止,我最为敬服的对《白虎关》的解读。他真正抠到了我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在复旦大学为《白虎关》召开的研讨会上,许多上海专家也进行了认真的评论,都有着相当的学术品位和文化品格,其精深和独特,也是大上海独有的。在其他城市,我参加过许多“走过场”似的研讨,从来没有经历过像复旦大学组织的这样扎实的研讨会。他们真正将研讨上升到了很高的学术层面。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严谨的学者和专家,才造就出像复旦大学这样优秀的高校,才培养出一批有较高鉴赏力的读者群。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读者群,我们的纯文学才能留下目前的这块几乎是硕果仅存的“地盘”。没有这类优秀读者的理解和支持,文学的“庸俗化”进程可能会更快。

上海之大不仅仅体现在学者和专家之中,许多时候,我们也能从上海社会各界发现别处没有的一种感动。像上海作协秘书长臧建民,利用多种方式帮助西部作家,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方便来感受上海文化;像庄远庆女士,曾担任过“首届上海作家研究生班”的班主任,2008年,她利用个人资源,提供经费,邀请我和一些作家到无锡、泰州和扬州等地体验生活,感受江南文化。她教我如何吃西餐,告诉我许多上海人视为“规矩”但西部人并不知晓的细节。

还有许多感人故事,他们都是从我的作品中认可了我。他们谦称是我的“雪粉”。他们甚至远赴西部,体验我所描写的那种生活,进而研究我的作品,用各种途径进行传播。有人甚至充当义务推销员,联系书店,组织研讨,想让更多的人了解雪漠作品。上海佛学书局在代销我的作品时,他们甚至坚决不要他们应得的那份利润。他们感动了我,更感动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魏心宏等出版家。魏先生说,没想到,这个时代,竟然还会有这样一批读者。

如果说,一两个人、一两件事不能说明本质,那么,有这么一个群体,就真的能体现出一座城市对于文化、文学和作家的理解和尊重,体现出大上海的文化品格和城市精神。

当然,除了对作品本身的认可外,上海人对西部作家的关心里面,还带了一种心情。那就是,城市化人群对于过去乡村生活中最质朴、最本真生活的留恋和怀念。就像我们,总是喜欢童年的纯真感觉。2009年,在“西部文化上海行”活动中,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光东教授专门请我吃饭。他说:“雪漠,当我听到你的声音的时候,我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共鸣。在上海,很少能听到这种声音,这个时代也很少能听到这种声音。当我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我就把你当成我的兄弟。”

上海的这种真诚的友情对我触动很大,使我由衷地爱上了跟西部文化反差极大的海派文化。我说过,当我站在上海外滩,反思西部、反思甘肃的时候,我感到一种灵魂的震撼和战栗。这种震撼和战栗,让我在人格、艺术上都有了一种新的升华。毕竟,我在凉州那个小地方生活了太久,那儿的生活,虽然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但也相应地限制了我的思维和视野。东西部文化的巨大反差,对我的灵魂撞击很大,使我胸襟大阔,眼界顿开。

我发现,文明化程度越高的那个人群和城市,对文化也可能越是重视。一个时代的文化是其人才成长非常重要的土壤,没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很难诞生大师级人才。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和健康的种子,是诞生参天大树的必要条件。比如,如果没有德意志文化,就不可能有歌德。但如果没有歌德,也不可能有后来的德意志文化。歌德是那个时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他又为后来者提供了大量的营养和借鉴,他本人便也成了一块划时代的丰碑。

我于是想,正是因为上海有了这样的土壤和胸怀,许多大文化人才选择了上海,为上海文化注入了新的基因。但同时,上海也成就了那些大文化人。他们汇入了上海,又走出了上海,成为文化大师。正是上海这样的“龙门”,才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契机,使其完成了从“鲤”到“龙”的超越。

曾有人老是拿南方某新型城市跟上海比,说它在许多方面超过了上海。是的,也许在某些数据上确实如此。但上海除了那些数据和建筑之外,还为我们的时代和世界提供了一种岁月毁不掉的东西。而某些城市,要是一场地震摧毁了那些钢筋水泥的森林之后,我们是否还能从中找到能滋养人类的普世价值?它是否还能留下一种岁月毁不了的文化?

对这类追问,上海的回答,显然是肯定的。

上海的文化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的城市本身。

上海之大,大在它的胸襟,大在它的眼光,大在它既能发现又能包容的城市品格造就的大上海文化。它属于当代,属于世界,更属于历史。

同类推荐
  • 百年佛缘:僧信篇

    百年佛缘:僧信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和“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觉真法师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或者人生的问题,比如家庭、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一生的研佛心得,给予了积极和智慧的解答,在阐述中贯穿儒释道传统文化精华。
  • 妙语微言

    妙语微言

    太桥旦增堪布自幼年出家,深喑佛法之道,在多年学习和修行过程中,悟出人生在世的许多道理。本书是作者长时间的心血积累,从人生观、幸福观、金钱名利观、世界观、环境保护、佛教的真谛等等方面阐述了佛教的精髓。将为繁忙聒噪的都市生活,贡献一丝清凉的幽香之气。
  •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

    本书内容包括:吴忠地区宗教文化的形成、解放后吴忠宗教的状况、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吴忠宗教与管理、人本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效果、宗教文化生态下的政府责任。
  • 禅意人生

    禅意人生

    本书的内容性质,是以禅法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通过深入的体验及简明的介绍,推广到人间的现实生活中来,以期使得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层次、教育程度的社会大众,都能分享得到挥法的利益。若能定时禅修者,本书中提供了基本的撵坐方法;若是忙碌异常的人士,也不妨试著用本书中介绍的禅修观念,调整自我,消融自我。
热门推荐
  • 蚁道行

    蚁道行

    在皇位上坐久了,眼睛会瞎。而我,想出去走走!一个皇帝,无数分身。卑贱之身,履至尊之位。蚁道虽狭,亦可通天成神!
  • 城西风起

    城西风起

    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在期盼得到,每个人都在害怕丢失。那匹雪白的北极狼正趴在朗靳廷脚下,它的双眸依旧散发着骇人的冰凉,宋弥深摸了摸不停地往自己怀里钻的哈士奇,一脸嫌弃,“北极啊北极,你能不能假装自己也是一匹狼呢?哎,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啊!”宋致远还是很喜欢成梓喻,就算他是一个魅力和他相当的单身男人,身边有很多女人虎视眈眈,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他,喜欢他身上那股淡淡的薄荷清香,喜欢他靠在他的肩上,一起对抗世界向他们投来的奇异目光。知之愈深,爱之弥坚。
  • 重生之嫡女谋嫁

    重生之嫡女谋嫁

    新文《重生嫡女有空间》已发,求支持~重生而回,夏梓晗才发现,自己上辈子过的有多窝囊和愚蠢,被渣男欺骗,被继母哄骗,还被继妹抢走未婚夫,自己最后却落得一个身败名裂,嫁赌鬼又毁容的下场。重生归来,夏梓晗只有三个愿望,一,做个天下最有钱的贵女,二,让所有害过她的人,全都得到应有的报应,三,再嫁得一只金龟婿,生几只小包子,过着夫妻恩爱琴瑟和鸣幸福生活。为了实现这三个愿望,夏梓晗努力强大自己,开铺子,学武功,赚银子,闲暇时间还不忘记虐虐继母继妹渣男什么的,把前世他们欠她的债,十倍百倍的一一讨回来。
  • 反派初始化

    反派初始化

    究极带恶人王敬重生了,回到了地球空间分裂的前两个月,面对曾经弱小的自己和屈辱的过去,他笑了。“我曾经想过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是否还会恶盈满贯。”
  • 微微一笑桃花开

    微微一笑桃花开

    她是迷糊爱财的贫家孤女,他是霸气桀骜的集团总裁。初次见面,她醉眼朦胧自解衣衫爬上他的床,酒醒之后落荒而逃留下内衣权当定情信物。剩下他对着满室空气无处发泄,咬牙切齿一定要给她好看。再次重逢,他变成了她的冷漠boss。一纸合同卖身救弟,她开始了孤男寡女步步惊心的同居生活。洗衣铺床、捶背按摩,小孤女化作绵羊任人宰割。他的邪魅霸道已经让她焦头烂额,偏偏又冒出个初恋情人纠缠不清。一夕之间祖孙反目,她这才惊觉自己原来身陷惊天迷局。他对她的好,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布下的障眼法。尘埃落定举世震惊,他一跃成为商界霸主,她也失去了利用的价值被远远丢开。
  • 纨绔剑圣

    纨绔剑圣

    异世大陆,代表着武道巅峰的叶启阳,竟然穿越到了现代社会一个五毒俱全的三代纨绔子弟身上!联姻?不怕!情敌多?不怕!家族斗争?不怕!……
  • 如梦初醒

    如梦初醒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特殊的人会有着特殊的故事,到底是实事早就了英雄,还是英雄早就了历史。
  • 诸天从完美世界开始

    诸天从完美世界开始

    完美世界:修炼吞天魔功,纯血凶兽都是菜……神墓:以身合天道……长生界:阻止三皇五帝炼化唯一真界……洪荒:洪荒苦圣人久矣,推翻六圣的独裁统治……更多世界:诛仙、遮天、圣墟、斗破苍穹、大主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奇宝贝之小霞

    神奇宝贝之小霞

    身死之后来到了神奇宝贝世界的修士,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小霞,不一样的小霞又会有什么表现呢(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勿喷,不喜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