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观海子的诗作,从麦地抒情短诗,《传说》《河流》《但是水、水》到鸿篇巨制《太阳 ·七部书》,麦地—太阳形成他辗转漂泊的精神脉索。这条缥缈鸿蒙的意象带在文化心理上体现为东方回归自然的“桃源”情结与西方终极关怀的宗教情结两条人类精神之轴的反向延伸与汇合。麦子是海子前期诗作的中心意象,诗人与麦子的相遇不是偶然的,这决定于诗人的乡土情结。乡土情结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心理特征之一,是一种幽深的历史积淀。海子出生于乡村,同乡土有着天然的多重的文化心理关联。诗人的麦地劳作似也在努力造一座自己的“桃源”。
胡书庆:《审美与信仰的消长——对海子“生命叙事”的一种解读》,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 2期。
2.海子对大地的苦难情思,并非来自对农村境况和城市现代化生活的真实对比,而是由于相信“神的在场”,使收获变成一种荒凉的黑暗,这黑暗从内部上升,“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人和土地庄稼最终成为“黑暗大神的一部分”。海子认为抵达神谕的黑暗就是抵达了生命元素的中心,抵达了“收获即苦难”这一宇宙秩序在遥远大地上“清澈镌刻”的永恒痛苦的诗境。
梁云:《海子抒情诗风格论谈》,载《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