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明,祖籍河南, 1955年生于四川成都。 1974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1976年回城, 1980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1981年开始发表诗作, 1984年完成组诗《女人》。翟永明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女诗人,她将女性独特的生存体验与生存意识置于文本表现的中心,是一位在创作立场上具有非常明确性别意识的女诗人。在当代诗坛中,她也是最受关注的女诗人之一。
组诗《女人》,是近 20首诗的结构完整的组合,它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经验的细腻复杂的方面,揭示了女性内在气质的历史构成性及其独特的精神品质。
作为一个完整的精神历程的呈现,《女人》致力于表现现代东方女性的生存和成长,可以说是关于女性生命过程的一种寓言。诗中的女性反抗命运,也包容命运,中国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与生存意识在诗中得到充分的表现。组诗避开了社会和道德对女性的界定,径直切入女性生命世界深处,揭示出一个潜在的心理情绪——性。从这一情结出发,《女人》展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命过程和状态。这里有女性生成的描述,有女性在男性面前的自卑感的显露,有对“女人——母亲”这一循环圈的忧伤,有女性躁动不安的生命冲动和困惑,也有女性对自身生命程式的无奈认同。《女人》组诗以对女性内在世界的多种表现成为女性生命过程的一种寓言。《母亲》正是组诗《女人》中的一首,表达了对“母女代代相袭的命运”的一种深刻反思。
从 2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的新诗潮到翟永明的《女人》组诗,诗歌内涵也有了新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女人》开创了一个诗歌写作的时代。在翟永明的诗歌文本里,说出了一个迟早都将由她说出的命题:把女人当做女人。
而在当时,按“朦胧派”诗人舒婷表达的意思却是:把女人当做人,这是在当时更流行的“主题”。这已经向人们清楚地表明:翟永明的时代与别人的时代是错位的,在翟永明那里,女人意识被神秘地比喻为一种“黑夜意识”。而这来自于她自己的一个评价。
20世纪 80年代中期,翟永明等女性主义诗人,正是以此观念为主导,在诗歌中确立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建立起女性诗歌的话语体系,形成对朦胧诗派的一种承接。特别是以身体语言为重要特征的言说方式。以“黑夜”为标志的女性主义诗歌作品,充满了女性的自我崇拜和自恋情结。她们的作品或是冷艳圣洁,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近睹的神秘感;或是性感魅惑,在对身体的“自我抚摸”中显示其魅力的不可抗拒;或是如处子般的纯洁,在对女性成长过程的细腻描述中,展示出一种纯真的“女儿性”。
1984年,翟永明在完成《女人》组诗之后,写了一篇《黑夜的意识》作为序,其中一段说道:“一个个人与宇宙的内在意识——我称之为黑夜意识——使我注定成为女性的思想、信念和情感承担者,并直接把这种承担注入一种被我视为意识之最的努力之中。这就是诗……黑夜作为一种莫测高深的神秘,将我与赤裸的白昼隔离开,以显示它的感官的发动力和思维的秩序感。黑夜的意识使我把对自身、社会、人类的各种经验剥离到一种纯粹认知的高度,并使我的意志和性格力量在种种对立冲突中发展得更丰富成熟,同时勇敢地袒露它的真实……站在黑夜的盲目的中心,我的诗将顺从我的意志去发掘在诞生前就潜伏在我身上的一切。”翟永明所说的黑夜意识,正是新潮女性自觉寻求的精神上的独立,即女性觉醒的意识,也是一种神秘的、极度私人化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