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作者北岛,北岛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 1949年生于北京, 1970年开始写新诗,之前都写旧体诗,据北岛自己说他这是受到郭路生,也就是食指的影响。 1970年春,北岛和几个朋友到颐和园划船,一个朋友站在船头朗诵食指的诗,对他产生极大震动。那个春天他开始写新诗,起初只是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传看。 1978年年底他和几位朋友创办文学刊物《今天》,共出 9期。1986年 5月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北岛诗选》,同年 12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五人诗选》,汇集了朦胧诗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北岛、江河、舒婷、杨炼、顾城的重要作品。两本诗选的出版,表示北岛所获得的社会认可到达最高程度。1986年以后,文化和文学的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很少再见北岛重要的作品集出版。 2003年,时隔 17年后,《北岛诗歌集》再由南海出版社出版。1989年 4月,北岛离开祖国,先后在德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法国、美国等国家居住。北岛的多种诗集,作品被译成二十余种文字,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北岛是当时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朦胧诗的由来则是源于一篇评论文章。1980年第 8期《诗刊》发表了部队诗人章明的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批评了变革的诗歌,说当下的少数诗作者受了“矫枉必须过正”和某些外国诗的影响,有意无意地把诗写得十分晦涩,怪癖,叫人读了“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对这一类诗、这种诗体,章明把它们命名为“朦胧体”,“朦胧诗”因此而得名。朦胧诗的崛起是当代诗歌运动中最重要的事件,在当时的中国文坛引起了空前的大讨论,总结各方言论,表现为两种意见,一种是拥护,一种是反对。
谢冕先生在《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中认为,“朦胧诗”是“一大批诗人(其中更多是青年人),开始在更广泛的道路上探索——特别是寻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的适当方式”。他说:“他们是新的探索者。这种情况之所以让人兴奋,因为在某些方面它的气氛与‘五四’当年的气氛酷似。它带来了万象纷呈的新气象……我以为是有利于新诗发展的。 ”(注:参见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载《光明日报》 1980年 5月 7日)接着他在《断裂与倾斜:蜕变期的投影》
一文中进而认为它是“作为五四新诗运动整体的部分进入新诗创作和新诗研究领域”“它带着明显的修复新诗传统的性质”。评论家孙绍振先生认为,朦胧诗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注:参见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载《诗刊》 1981年第 3期)。徐敬亚把“朦胧诗”界定为“现代主义诗歌”,他说:“在艺术主张、表现手法上,新倾向主张写自我,强调心理;手法上反铺陈、重暗示,具有较强的现代主义文学特色。”大家渐渐认识到朦胧诗所具有的不同于极“左”时代的诗歌的表现特征,在各种矛盾和争论中,朦胧诗也渐渐得到大家的承认。
朦胧诗之朦胧,一是源于特殊的时代;二是由于诗歌本身表现手段。极“左”时代的禁锢尚未完全破除,诗人们不可能直接呼喊出内心的声音,直抒胸臆也有悖于诗歌的表现,于是对比喻、象征这些手法的借助,就造成了诗意的隐微朦胧。朦胧派诗人正是通过诗歌的象征手法,既彰显主体性,又赋予某种超越时代的未来意识,从而去建构一个新世界的。这个世界意义的不完整、片断、缺漏和省略也给朦胧诗带来了现代感。现代的诗艺技巧,特定时代的书记,使朦胧诗具有了长远的艺术价值。
北岛的短诗《回答》写于“文革”后期,作为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
刊载于 1979年 3月号《诗刊》上。随着《回答》一诗的发表,“朦胧诗”开始由地下状态进入公开状态,以朦胧诗为主要标志的新诗潮诗人不仅很快就占领了各种文学报刊的主要版面,他们还创办了自己的民间诗歌刊物《今天》杂志,并且引发了诗歌界乃至整个文学界的一次历时数年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
的论争。从这个角度来看,《回答》在朦胧诗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回答》深沉、冷峻而凝重,内含反叛的激情,反映了一代青年人的从迷惘到觉醒的心灵世界,显示了北岛独特的艺术风格,谢冕先生认为这首诗的“经典意义”在于它的“怀疑精神”,在这种怀疑中,诗歌也表现出较强的现代主义特征。
以《回答》为代表,北岛的诗显示出一种自觉的主体性和启蒙主义倾向,这提升了他创作的品格,使他的诗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和代言者。他的怀疑主义和社会批判指向,以一种神圣的理性之光,照亮了人们的将来。 20世纪 60年代至 70年代交汇期的中国青年所遭受的严重的精神创伤和危机,在北岛的作品中得到充分表达。北岛对这一代青年的精神状态和主体意识的同情和代言,也撼动了整整一代人的灵魂。北岛在小说《波动》里曾借主人公说过这样的话:“我喜欢诗,过去喜欢它美丽的一面,现在却喜欢它鞭挞生活和刺人心肠的一面。”这也正是他本人创作的真实写照。诗人已从对诗的顶礼膜拜、盲从苟合,转向以怀疑、指控的态势切入与之格格不入的现实,表现他对生活的批判、否定和反抗,从而使他的诗歌创作获得了深广的时代感和扣人心弦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