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夸奖,是管理者的一种管理策略。
(1)不能吝惜称赞
应该没有人被称赞却觉得不高兴吧。当面被称赞固然令人喜悦,但有第三者来跟自己说:
“××对你赞不绝口喔。”会更令人兴奋。
当想要让讨厌自己的人对自己产生好感,或是想激励自己的下属能再出色一点时,这种心理战术就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了。
背地里的称赞和背地里的批评一样,一定会传到当事人的耳里。有些话当面说起来感觉像是骗人,一旦经过旁听耳闻,往往就会让人觉得是真话了。
擅于掌握下属的管理者,对于这类人情世故的微妙之处应相当了解;反之,那种在人前随意对下属发牢骚的人,也就谈不上是什么好管理者了。
在能力佳且经验丰富的经理眼里看来,下属总是能力不足且反应迟钝的。如果公然在人前抱怨这种理所当然的事,等于是在暴露管理者自身的无能。要是下属真的能力不足,身为管理者的人此时才更应该设法协助他们努力上进才是。
一位曾在法式餐厅当主厨的一句箴言:“如果想吃到好吃的东西,秘诀就是一边吃,一边不停地念着‘好吃,好吃’。”
某晚,他淡淡地对一位朋友说:“在一流的餐厅吃到好吃的东西是很容易的,因为毕竟都是专业厨师做出来的菜。真正困难的是,要如何让烹饪手的老婆,为自己做出美味可口的菜,其实是有秘诀的……”
他的理论是,不管一开时有多么难吃,还是要不断地称赞“好吃,好吃”,如此一来,老婆的心情就会变好,自然能激励她更加努力学习。人只要能为称赞自己做菜好吃的人更下工夫,认真烹调,不论是谁都可能成为一流的烹饪高手。
要持续不断地说好吃,或许有点困难,但你不妨想想如果一说难吃,下次的东西可能就会变得更难吃,多少应该可以暂时忍耐一下。
(2)与其要人纠正缺点,不如引导他发挥长处
下层:“铃木好像挺会收集情报的。”
经理:“虽然他很会收集情报,可是太懒了。”
下层:“高桥有异于常人的创意耶。”
经理:“他的想法太离谱荒谬了,太不合乎实际了。”
像这种爱挑毛病的管理者,常见于较大规模的公司中。上述对话中的这位管理者,以他评论家般的见地是不可能让他的下属发挥才能的。
如果想训练出一位擅长收集情报、积极性高、愿意挺身做他人不愿意做的工作、业务均强、勤于照顾后辈的全能职员,无法真正培育出好的人才,而这些人如果欠缺了某方面的能力,则由精于此方面的人员相互弥补即可。
对于管理者而言,所谓“观人原则”,就是要确实看出下属优点的所在。在观察的同时,当然也会发现下属的缺点,但是只要这些缺点不至有害于他人或组织,就勿须挑剔。爱挑毛病的人的坏习惯,就是马上会去找出他人的缺点,进而得意洋洋地在人前大肆宣扬;而一位训练型的经理则是会主张取下属之长,补下属之短。
为什么确实地看出他人之长处,是如此重要呢?
这是因为根据发现优点缺点的先后顺序,会使你对同一个人的评价完全不同,而你的领导方针也会有一百八十度的改变。
如果为人经理者都能有这般积极的观念,那么无论是什么样的下属……前途都会充满希望。其实只要让对方感受到这样的用心,必定能给他很大的激励。
(3)要为对方打气
一个人会把焦点集中在他人的优点,还是只看到他人的缺点,与他本身的个性有相当的关系……但也可以经过训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他应该经常努力试从正面的角度去观察他人[1]个性悲观、神经质——或许他较循规蹈距,能否善用这一点?
[2]经常发呆——或许他正沉迷于什么有趣的幻想中?
[3]工作效率差——或许他有不同于他人的执著?
[4]不擅于写文章——或许他很会讲话,或是极积性强?
[5]缺乏想象力——适合做常态固定性的工作?
我们可以试试将上段的缺点解读成下段的想法看看。
以[1]为例,这样的人如果遇到爱挑毛病的管理者,将会被评为:“他会老是抱怨来抱怨去的不能采用。”最后说不定他只能一辈子窝在业务里,永无出头之日;可是在训练型的管理者眼里看来,却会觉得这样的人自律甚高,迫于制作报告,或交代他制作一份需要相当耐心的资料,他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优异表现。其实这都是看你用什么样的角度来看人再以[3]为例来说,这样的人如果遇到魔鬼教练型的管理者,一定会被狠狠地怒斥:
“别老是慢吞吞的!要遵守交货期!”虽然遵守交货期是工作的基本态度,但是此时真正重要的,应该是找出作业迟缓的原因才是。
和一般想法不同的人,会对于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有不同的坚持,或是无法认同向来的做法,所以他们最后常容易陷入自己的沉思之中。
但是在这类型的人之中,偶尔会出现具备了卓越想象力的天才型人物,如果能发掘出他们的能力,进而加以训练,说不定在某一个领域里,他们能发挥出与百人匹敌的威力。
观察下属,思考任何可能的正面特质,使每个人力发挥到极致,可说是为人管理者的任务之一……而在这方面,爱挑毛病的或是魔鬼教官型的管理者就极容易犯下致命性的错误。因为他们在指出下属的缺点大声叱责之前,往往不会去慎重思考下属潜在的才能。
在对有转职经验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比起不满薪资或工作时间而离职的人,有更多的比例的人是因为因人际关系与工作的价值问题而决定换工作的,这结果实在令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