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听力损失和耳聋的原因有很多,遗传性耳聋占所有耳聋病人的50%,并且其中绝大部分为难以治疗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如不能早期发现,往往会严重影响聋儿康复训练的效果。
药物:庆大霉素是造成中毒性耳聋的主要药品,对耳的前庭和耳蜗有损害,儿童使用庆大霉素会造成不可逆性的听力下降。另外链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奎宁和氯喹、避孕药、重金属制剂等都是耳毒性药物,应当慎用。
噪音:持久、过强的噪音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听觉器官产生损害,导致神经性耳聋。
感染与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感冒等疾病可使神经节细胞变性萎缩或发炎溶解,也可能侵犯听神经干,使其发炎或被周围炎症遗留的瘢痕牵拉压迫,有时可使听神经核的细胞水肿,甚至溶解而导致耳聋。
外伤:外伤使鼓膜穿孔可造成传导性耳聋;颅脑外伤、内耳受损、突然爆震或气压突然变化可引起神经性耳聋。
精神及情绪: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及情绪激动可使听力短期内下降造成突发性耳聋。
预防耳聋要从自身做起,科学护耳,保护听力。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绪。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要戒除烟酒。
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并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药物,避免滥用此类抗生素将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
远离噪音:避免与噪音的接触,平时应注意听收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经常按摩耳朵:如按摩耳廓、捏耳垂,也可以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起到醒脑聪耳的作用。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对防止微循环障碍、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的速度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