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又叫跳英歌、扣英歌,是潮汕地区一种歌颂英雄好汉的民间舞蹈。完整的英歌队由108人组成,分别扮演《水浒》中梁山泊的108名好汉,并按照书中描绘的人物形象,选择相貌大致相似的人员,造型化装,并按照他们想象中的英雄,加以刻画,成为英歌队的演员。
表演时,他们身穿古代武侠服装,红裤黄衫,各人身背兵器,手执木棍,腿扎绑带,脚踏红毛草靴,画上脸谱。领头的红脸红须,那是关胜,他是头槌;二槌是黑脸黑须的李逵;三槌是英姿勃勃的武松。扮演宋江者胸前挂面皮鼓,站在队伍中间,以鼓点指挥人们变换队形,边演边行。队伍中一半人打手鼓,另一半人打短棍。先上敲,后左敲,再右敲,然后胯下敲、背后敲,其程式有点像北方的“耍花棍”,不过北方的花棍长些,英歌舞的木棍只有擀面杖那么长。英歌舞槌法讲究,名目繁多,有歌槌、旋槌、北槌、针花春、大比目、大阵犁、猴脚花等,真是叫人眼花缭乱。伴随着高亢的潮州大锣鼓和激越的海螺声,队伍威武雄壮地前进。远远就听见“咚咚咚”,“咔咔咔”的响声,还有“嗨嗨——嘿!”的呼喊,观众闻声而来,指手画脚地评品这些“英雄”。
英歌队的后边还有踩高跷的、挑花塔渡的、各种杂耍的,浩浩荡荡,热闹非常。它把英歌舞、大锣鼓、涂脚戏溶为一体,既有粗犷、明朗、雄伟的气魄,又有轻快、柔和、欢乐、诙谐的气氛,从各个方面满足了人们美的享受,所以深受群众欢迎。
英歌舞需要众多的演员,主要人物还得与《水浒》中的英雄相似,因此表演时各乡村之间经常互借演员。本乡本土的熟人,看了特别亲切,化起装来也别有一番情趣。
这种舞蹈的起源,据说与水浒故事有关。当年宋江被绑赴刑场问斩,梁山好汉和各乡义士化装前来劫法场,有装成耍蛇的、踩高跷的、卖武耍棍的、卖艺打手鼓的。后来,人们把它编成舞蹈,歌颂英雄好汉,故名“英歌舞”。
现在潮汕各乡都有英歌班,每班约16至20名英歌手,每个英歌班都有自己的班名,如著名的英歌之乡普宁县涂坑村的英歌班叫“义顺班”。各乡英歌又因风格不同,分为南山英歌和南下英歌两类。前者轻快活泼,动作急促,小步跳跃前进,司鼓者也参加舞蹈,反手从背后击鼓;后者大方,动作较为舒展,阔步前进,司鼓者不参加舞蹈。击大鼓于队尾。特别是涂坑英歌,更有特色,豪壮英武,柔美细腻,司鼓也很特别。司鼓者腰带上别一根长长的竹竿,竹梢上挂一盏灯笼,垂下两条绳子,绳下吊着一面鼓,自打自行。
在潮汕人的心目中,能参加“扣英歌”是一件光荣的事,说明他体魄健壮,敏捷机灵。所以很多男孩子从小就要学习扣英歌。每年农历初七开始,晚上祠堂前就一片灯火,青年们开始练习。元宵节之夜,各乡村都挑选出优秀的英歌手,组成闹元宵英歌班,准备闹元宵。这样,每年都有一批新的英歌手涌现。群众对自己的英歌舞也百看不厌,自演自娱,演员和观众一起,演看同乐。这些民间游艺活动的开展,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