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郭述鲁
世界是发展的、变化的。无论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它都永远处于内因推动下的运动中。这个运动又是前进的。一切静止不动的观点、一成不变的观点全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中华诗词也是这样。两千多年来,体式的变化就是在不断变革中前进和完善的。从诗经到骚体,骚体而歌行、古风,到唐代又产生格律体,格律诗又衍变出词和曲。直至今天,中华诗词的各种诗体,有如中华诗词园中的百花,争艳夺目。在这一漫长的历史变化中,后一种体式总是在对前一种的继承中变新的,其中最重要的基因就是讲韵律,因而,中华诗词在世界诗歌的大花园中,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一枝瑰丽鲜花。可叹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一些激进的炎黄子孙们自我否定了。长夜沉沉,几十年后,它的后辈们又在自觉中重新为民族诗歌定位,诗歌亦坚持中国特色,特别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中华诗词重新崛起,自下而上地为振兴传统诗歌团结奋斗,群众之举成了振兴中华传统诗词的无穷动力,全世界的华人无不拍手叫好。
然而,可悲的是,至今中华传统诗词在当代文学中仍处于边缘状态、在野地位,庙堂中不许插足。入教、入奖、入史难,新诗独坐正宗。
那么,中华诗词队伍中自身又是怎样呢?为摆脱这一尴尬窘境,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讨革新发展问题,在继续传统诗体的同时,从散曲入手,创作自由曲(其实新散曲从清代的曹雪芹和当代的赵朴初先生就已开始了),现在更有丁芒、温祥、李旦初、侯孝琼、滕伟明等著名诗人成探索研究自由曲的领军人物,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醒目地影响了当代诗坛,他们的作品在华夏诗词评奖中都名列前茅,得到充分的肯定。然而,一些因循守旧,目光短浅的先生们却对自由曲横加指责,几乎成了当今庙堂中反中华传统诗词者的同盟军。难怪丁国成、寓真等同志为中华诗词争取合法地位的呐喊中显得力乏声微。不过,形势已有变化,中华诗词的领军人物郑伯农、杨金亭、武正国、丁芒等正为诗体革新大声疾呼。《北京诗苑》以新体新诗几年来不断推介自由曲,山西的《唐风新韵》、《唐槐吟苑》,山东的《百川》,武汉的《曲韵新吟》等,坚持发表自由曲,星星之火,势必燎原。积极从事自由曲写作的中青年人更有张四喜、华彤庚、王绵生、张志侠、黄文辛、尹昶发、郭翔臣等一批后起之秀,更是雨后春笋,拔节有声。
自由曲源于中华传统诗词,直接支生于散曲,亮相于当代。现就是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做一些分析。散曲属格律诗体,它比近体绝、律和词在格律上要求更严,平分阴阳,仄分上去,比诗词讲究更多,各种曲谱千种之多,又分小令、带过曲和套曲,照谱填词,十分繁杂,确实存在不便之虞,让人望而却步,难怪时下学写散曲的人不多。因此,自由曲的探讨与产生,亦就成了事物发展的必然。
在诗体的探究革新中,山西人历来是勇敢的,唐初,山西汾阳人宋之问与河南内黄沈佺期,在研究汉魏古体诗的基础上,创新出近体格律诗;晚唐太原人温庭筠又为词的产生领起新风;到了金末元初,山西忻州人元好问又成了散曲探索的先驱,之后的山西人关汉卿、郑光祖、白朴、乔吉等更将散曲推向极致。今天。山西诗人不但为重振散曲雄风不断求索,更敢为人先,集团前进,在自由曲的创新上,义无反顾,下口螃蟹(丁芒语),他们便是温祥、李旦初、赵鼎新、张四喜、郭述鲁、黄文辛、尹昶发、张梅琴、吴玉莲等,并取得了可喜成绩。继李旦初的套曲《阿丫外传》获首届华夏诗词二等奖后,温祥的自由套曲《张老三闯宴》和李旦初套曲《极品女人》双获第二届华夏诗词一等奖,张四喜的套曲《赞奥运火炬手金晶》获迎奥运诗词大赛二等奖,其他人的散套和自由曲亦受到了各地诗友的赞美,新旧散曲成了山西的品牌,也成了山西诗界对外展示的窗口。
通过实践检验,写自由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习创作自由曲
首先有诗词底功,懂得格律要求,再从传统散曲学习创作入手,熟练了方可进行自由曲的尝试。用李旦初教授的话,就是说“既‘钻进去’,致力于传统散曲创作,通晓其语言、格律、章法、句式,掌握其语言通俗、俏皮、诙谐、幽默、有风趣等特点,力求曲味十足;再‘跳出来’,突破传统,大胆创新,使散曲在保持其固有特色的前提下,以更加灵活自由的形式来表现新时代、反映新生活、刻画新人物、表达新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加大众化、现代化。”否则便会流于口号式、顺口溜,被人讥为“白开水”,对自由曲嗤之以鼻,甚至攻击自由曲倡导者和追随者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二、既然自由曲脱胎于传统散曲
那么学习写作自由曲,就要了解、掌握其特征,黄文辛先生在认真研究后,总结了六个字:有规律,无定式。所谓有规律,即是说,自由曲必须讲求韵律,用韵可平仄交替,但必须一韵到底,有强烈的节奏感;无定式,是说内容决定形式,篇制可长可短,可写成四五十字左右的自由小令,也可写成百字左右的中调,自度曲牌还成长篇套数,滕伟明先生的《王老五进城》就是成功的例证。在句式上可长短交替,五、七言句宜上三下二和上三下四,特于曲味,别于律句,当然用律句亦是可以的,以增强句式对内容的表达张力。诗词讲究对仗,曲的对仗更是多样化,如偶句对、鼎足对、连璧对、隔句对、联珠对等等、这样读起来更活泼、多趣,韵味十足,朗朗上口。此外,在表现手法上,白描、叙事、夸张、比兴、拟人等尽可灵活应用。
三、前人讲
诗庄,词丽,曲谐。自由曲一定要保持散曲诙谐的特征。温祥先生近日在与丁芒、华彤庚、黄文辛等同志书信交流后,提出写自由小令掌握好四点:语句要短,用辞要畅,文意要联,出口要奇俏。丁芒先生更进一步归纳为:思路奇峭,抒情聚焦,语言精要,尾巴翘高(指尾句)十六字。丁、温二人的看法希望诗友们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丰富它、完善它、更好地加快自由曲的发展。
散曲的另一特征是口语俚语入曲,这就更让自由曲贴近时代、贴近大众,反映当今人们的喜怒哀乐,反映新中国乃至改革开放后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鼓舞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发图强。
四、关于用韵问题
以往通用的是元代周德清编的《中原音韵》,这是可以遵循的。然而,时至今日,全国推行普通话,依我们实践体会,用中华诗词编辑部编写推出的中华新韵亦可以,在具体采韵时,如把新韵十一庚部的“庚青”部和“东冬”部分开使用就行了,新韵中平仄齐全,转入平、上、去声中原入声字亦有迹可循,一目了然,不妨同道们可以试一试。散曲如此,诗词亦可参照,在中华新韵中,平水韵、词林正韵的踪迹都可找到。
(作者系山西大学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