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那人说:“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若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最后的一片叶子》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病人从病房望着窗外,看见窗外一棵树的树叶被风一刮,叶子便一片一片地落,而他自己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便触景生情,很伤感地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之后,就用他画的树叶去装饰树枝。你看,作假也能成为一种维持生命的力量。
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有的含蓄、深沉,有的活泼、随和,有的坦率、耿直。含蓄、深沉者可以表现出朴实、端庄的美,活泼、随和者可以表现出热诚、活泼的美,坦率、耿直者也有透明、纯真之美。人生淳朴的美是多姿多彩的。在各种美的个性之中,有一种共同的品性,那就是真诚。
真诚的低层要求是不说谎,不欺骗对方。但在复杂的社会和人生活动中,目的和手段要有一定的区别。医生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以利于治病救人,往往向病人隐瞒病情,编造一套谎话给病人,这样才能使病人早日康复。但是,我们要把握住一点,真诚的核心和灵魂是利他,也就是与人为善。如果对别人来说,“谎话”更适宜和容易接受,又不会伤害任何人的利益,我们不妨放弃对“完全诚实”的固执;但在任何时候,都绝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诚实。那些经常为私利表现不诚实的人是不会获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