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与就业法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与就业法规。高校毕业生由过去国家“统包统分”、“包当干部”,转变成为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需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以高等学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完善有关就业法规,以保障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行。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一种专门为应届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开展双向选择活动的服务载体,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特点,毕业生通过了解掌握就业市场运行规律,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就业活动,提高就业效率。
一、就业市场的含义与构成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运用市场机制和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途径,优化毕业生人才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广义地讲,就业市场是利用市场规律调节高校毕业生人才供求的一种机制,它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其服务机构、交流洽谈场所、社会保障制度等要素组成。狭义地讲,就业市场是毕业生供求双方直接进行见面洽谈、相互选择的场所,即人才交流会、招聘洽谈会。就业市场是连结毕业生供需双方的纽带,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它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劳动力要素市场的范畴。
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相联系的,还有人事部门组织的人才市场和由劳动部门组织的劳务市场。人才市场是在地方人事部门的统一管理下,由专门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主办的。它主要是为用人单位与要求交流、流动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之间双向选择提供中介服务,因此人才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般要求招聘对象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劳动部门组织的劳务市场,一般以职业介绍机构的形式存在,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失业职工、下岗职工和要求转岗的其他人员。职业介绍所提供的岗位以非专业技术岗位为主。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劳务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虽然有各自的分工和主要服务范围,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三个市场的服务对象存在着一定的交叉,人才市场有时会招聘少量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或非专业技术岗位的有关人员,职业介绍机构也会有少量的专业技术岗位吸引应届毕业生或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前去求职。
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时代,高校毕业生完全是实行计划分配;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方式;1992年春******同志南巡讲话和10月份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始逐步过渡到以人才市场为基础的配置方式。从此,高校毕业生就业走向了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产生与发展最基本的动因。
就业市场的主体是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高等学校中准备走向社会谋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择业意向、工作能力等条件选择工作单位;而用人单位,也根据本单位岗位要求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择优选择所需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应有用人的自主权,可以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可以是国有、集体、私营、乡镇、“三资”企业组织。
二、就业市场的作用
就业市场的作用目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配置毕业生资源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就业市场可以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公平竞争和双向选择的机会,更加尊重毕业生的择业权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受市场供求规律的影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要根据市场的供求信息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或择人意向。比如,一些不具备竞争实力或者期望值过高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几经碰壁以后,不得不面对现实,调整或降低职业期望。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使毕业生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就业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这对于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促进毕业生提高自身素质 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优胜劣汰的现象。当某个毕业生个体的素质符合社会需要时,他就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择业比较容易。相反,当某一毕业生个体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时,他就业就比较困难。因此,大学生们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就要不断地了解就业信息,并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的择业意向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或择业方向,自觉开发自身的人力资源,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实力。近几年大学校园里出现的外语热、计算机热、辅修专业热等,都与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时要求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要求复合型人才以及有较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有关。可以说,就业市场的竞争机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促进教育结构调整和教育质量提高 就业市场是沟通学校教育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学校只有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育才所有针对性,避免人才的盲目培养,而就业市场正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是学校了解社会需求的重要窗口。学校通过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可以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克服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现象,增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就业情况也是对学校培养质量最直接的检验,通过就业市场上反馈回的各种信息,对指导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办学水平,也有重要的意义。
三、就业市场的特点
毕业生就业市场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人才市场,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针对性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对象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毕业生就业既要保证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充分反映每个毕业生的个人意志和实际情况。因此,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必须反映和寻求国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方利益的平衡结合点。毕业生就业市场针对性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场所,供需双方直接见面,洽谈、签约,减少中间环节,克服盲目性,提高了招聘和应聘的效率。
2.时效性 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明确的时限要求。毕业生就业每年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就业环节,包括求职择业、签订审批就业协议,集中派遣和离校等。如果毕业生不能及时毕业和离校,就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各级就业主管部门对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日程都有一个大致的安排和时间表。如果毕业生在规定的时限内不能完成就业,就要离开毕业生就业市场而转到其他人才市场。
3.群体性 毕业生就业表现为毕业生群体的一种整体行为。就业市场每年要为全国100多万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这些毕业生要求在取得毕业资格后较短时间里,迅速、同时地完成就业过程,是高速率的人才整体流动,这不同于社会其他成员的零散的人才流动。
4.竞争性 大学毕业生是成批培养就业的,由于年龄相仿,学历整齐一致,用人单位可以选择的对象很多,而且条件相近。因此,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上也比较激烈。相对而言,社会其他人才市场上,求职者在学历层次,年龄上差别较大,可比性较小。
5.宏观调控性 由于市场调节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就业市场需求反映的主要是短期内的动态,不能代表长期社会需求变化趋势。如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学生就业难度往往大于应用学科。市场调节还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因此,国家必须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运用政策法规和经济手段,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实行宏观调控。例如,对农林、师范、石油等专业的毕业生实行系统就业的政策,对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实行定向就业的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