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是人类的美德。它既是一种心理,也是一种习俗。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它从正反两方面对其进行了精辟的总结。谦虚才会有“问”,所以谦虚也是一种求知的态度、心理。
对于一个人来说,谦虚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好处:一是谦虚使人进步。谦虚缩短了交际双方的心理差距,为交际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怎样聪明博学,他的知识与人类整体的知识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凡才识越高的人,越是明白这个道理,因而越是虚心好学、严以律己、持之以恒,也越能成就大事业。二是谦虚赢得好感。谦虚的人言谈举止谦恭有礼,不专断、不傲慢、不自以为是,在交往中比较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容易得到忠告、帮助和真诚的合作。一个处处得到好感的人,他的事业之船等于悬挂了顺风之帆。
骄傲的人喜欢自吹自擂,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他往往喜欢依附于或谄媚于自己的人,而对于比自己强的人往往心怀嫉恨。骄傲的人总是低估对手的能力而麻痹轻敌,历史上因此不断重演着“骄兵必败”的悲剧。
由于谦虚是一种美德,人世间便有了假谦虚以博取好感好名声的人,谦辞变成了某些用于装饰的门面话。但是,这种假谦虚很容易被人识破,因为它缺乏真诚,缺乏行动。口头说了很多谦虚的话,实际上的所作所为却很自负骄傲,或者口头上表示虚心接受批评意见,过后依然是我行我素,坚决不改。
不过谦虚也是要看对象的,如果一个教授与一个诚心求问者讲谦虚客套,对方可能就会反感;中国人与西方人讲谦虚客套,有时也是对牛弹琴,甚至引来误解。比如说,中国人在做完学术报告后说:“鄙人才疏学浅,钻研不深,拙见也很不成熟。”西方人就会想:既然这样,那还来作报告,太不负责任了。因此一般情况下,谦虚的对象是陌生人、同事、师长、上级;而像夫妻、好友、晚辈、下级、外国人就不合适了。
谦虚心理应该是后天形成的,并与年龄、经历、知识、修养成正比的关系,当然不是必然的关系。其发展至今的结果,则是客套的言辞以及使用频率都减少了。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趋于平等,另外就是西方文化造成的影响。但不管怎么变化,谦虚行为的意义都是不会消失的,尤其对勤学好问的人而言。
【故事佐证】
人们都尊奉孔子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20世纪中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有过这样一件轶事:一次伦敦举行中国名画展,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元培与林语堂都参与其事。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自认是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滔滔不绝,不能自已。为了表示自己的内行,伯希和向蔡元培说:“这张宋画绢色不错”,“那张徽宗鹅无疑是真品”,以及墨色、印章如何等等。林语堂注意观察蔡元培的表情,他不表示赞同和反对意见,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一脸平淡冷静的样子。后来伯希和若有所悟,闭口不言、面有惧色,大概从蔡元培的表情和举止上他担心自己说错了什么,出了丑自己还不知道呢!林语堂后来在谈到蔡元培先生时还就伯希和一事感叹说:这是反映中国人的涵养和外国人卖弄的一幅绝妙图画。
苏格拉底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式谈话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力学之父”牛顿还在热学上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牛顿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非常谦逊。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看得比笛卡儿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
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爱因斯坦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
这些轶事都告诉我们,一个有修养的人必然是谦虚的,只有谦虚才能继续学习,就像一只容器,有容纳的空间才能继续添加东西,如果鼓鼓的又怎么继续承载东西呢?
北宋时期,福建将乐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杨时又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皋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空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导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很多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人们的行动多半取决于习惯,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
培根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英]洛克
重复是学习之母。
[德]狄慈根
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
高士其
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
华罗庚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邓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