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受天气寒冷的影响,东北人养成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习惯。招待客人热情大方,毫不吝啬,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大喝特喝,不醉不休,“宁伤脾胃,不伤感情”是东北人酒场上的座右铭。
东北人在酒场上异乎寻常的热情和豪饮,常常使不少外地客商望而生畏,甚至到了闻风丧胆的地步。
某市一家外贸公司与外商签订一项重要的经济合同,金额300万美元。在签订合同前的宴会上,公司经理为加深双方合作的诚意,大献殷勤,用尽各种手段,大劝特劝,使对方喝得酩酊大醉,最后住进了医院。事后,外商每想起此事,仍然不免胆战心惊。
东北人“豪饮”的大名早已远扬四海,与欧洲的德国人、法国人、俄国人相比毫不逊色。东北的哈尔滨素有“啤酒之城”的美誉,哈尔滨人出奇的酒量常常令外地来的客商瞠目结舌。三伏天,两个小伙子,在一家小酒馆里喝一箱24瓶的啤酒,是一桩很平常的事。
在哈尔滨,如果你只能喝一瓶啤酒,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带着一瓶啤酒的量,坐在酒桌上,你会觉得自己特别没面子,说起话来没有底气。
曾经有位广东来的生意人,到东北谈生意。酒桌上,他弯着身子站起来,不断地、一脸诚恳地、近乎于哀求地向在座的各位解释自己如何不能喝酒,最后,还从口袋里掏出药瓶来给在座的各位看,反复阐述自己的病目前严重到什么程度,医生又是怎么说的,以证明自己是诚实的。但是,他还是没有取得在座各位的理解与谅解。
有人说过,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结构,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于该民族的饮食结构,这话不无一定道理。的确,酒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说,“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喝了咱的酒,不愿举手也举手”。对于“海量”的东北人来说,尤为如此。
看来,要想到东北做好生意,没有惊人的酒量是很难在商界立足的。如果本人的酒量不大,解决的办法就是带上陪酒员跟随,这在东北人的生意场上是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