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是中国人的平均型。19世纪末,德国人利希霍芬曾经这样评价过江苏人:“江苏人和安徽人可以看作是中国的平均型,农耕、小工业和渔业是下等阶层人的主要生计,在上等阶层中,孕育着精致的文化,如苏州那样的柔弱文化。江苏省和安徽省一起享有学问之乡的美名。”
事实上,江苏人紧邻山东与浙江,性格上具有较为中性的品质:江苏人做事沉稳,不轻浮,实在,这些方面有些类似于山东人;江苏人头脑机敏,有胆有识,崇尚学问和智慧,这些方面又有些类似浙江人。
江苏人经商是有历史传统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重建越国,最后东山再起,消灭吴国之后,他对另一位越国大夫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然后携带绝色美女西施泛舟太湖,过起隐居生活。因他经商有方,资产累积钜万,人称“陶朱公”。此后,“陶朱公”便成为富商的代称。范蠡经商成功的事例,给太湖流域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州附近的洞庭商人,是历史上最有名和最成功的。他们似乎可以作为历史上江苏商人的代表。稳中取胜是江苏人经商的一大特点。
洞庭山和周围太湖流域的物产非常丰富,增产潜力大,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大规模商品生产基地。洞庭人自出生以来,便耳濡目染父母辈的商品交换,懂得物产的价值,他们天生就是商人的后备军。太湖流域四通八达的水道,为江苏的洞庭商人提供了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