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萧梁皇族 宰相世家
在首任朔方节度大使宰相张说(yuè)、二任朔方节度使宰相王睃之后,又有一位也是大唐宰相、南朝萧梁皇族后代、七代十宰相之祖的萧嵩,来到西北重镇灵州,出任朔方节度使。
萧嵩(666?~749年),今山东兰陵人,大唐名相、名将、著名政治家。萧嵩出生于南北朝的南朝萧梁王朝的皇族,而且是世代官宦之家。他是梁孝文帝萧岿一支的后代,其传代世系是:萧岿——萧珣、萧瑀——萧钧——萧瓘——萧嵩。其中萧嵩的曾叔祖父是唐初宰相、宋国公萧瑀,萧嵩是萧瑀的曾侄孙;萧嵩祖父萧钧曾官至中书舍人,闻名一时;萧嵩父亲萧瓘曾任渝州(至巴县,今重庆市)长史。
萧氏是出名的“宰相世家”,萧嵩一门为宰相者,就有萧嵩,子萧华,孙萧复(萧衡子),曾孙萧俛、萧仿,玄孙萧廪、萧寘,四世孙萧遘,此外,还有唐朝以后五代时的宰相四世孙萧顷、五世孙萧愿,合起来萧嵩一门萧氏总共是七代十个宰相,所以,萧嵩是“七代九相之祖”。七代十相,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是十分罕见,而萧嵩作为一个朔方节度使,既出身于皇族又是十代宰相之祖,这在宁夏灵州历史以及中国历史上,应该说是绝无仅有的。
§§§二、四十入仕 占卜预言
萧嵩不仅长得仪表堂堂,还是个美髯公。他与后来的大唐宰相、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陆象先是连襟亲戚。陆象先父亲是宰相陆元方,二人成为连襟亲戚时,陆象先已先出任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县尉,而萧嵩却还没有入仕,人们因此以为诧异。宣城人夏荣善会相术,他算了一卦:“陆郎十年内位极人臣,然不及萧郎一门尽贵,官位高而有寿。”当时,没有人相信。景云二年(711年),陆象先果然任宰相,执掌朝政,位极人臣,而萧嵩后来一门十宰相,应了占卜先生的“一门尽贵”,而且,萧嵩活到八十多岁,也应了“高而有寿”。
§§§三、虚有其表 源自萧嵩
中国成语中有一句“虚有其表”,就出自萧嵩。史书记载,唐玄宗非常看重苏颋,打算用他当宰相。为了表示对他的特别重视,与众不同,准备给他的“礼遇顾问,与群臣特异”,也就是在下诏任命宰相前一天,玄宗秘密行事,不让左右知道。等到“夜艾”,才让起诏书,玄宗问“外庭值宿谁”?就命举蜡烛前来,来后一看是中书舍人萧嵩。皇上把苏颋的名字告知,让萧嵩起草制书。既成,其中有“国之瑰宝”。玄宗看后说:“(苏)颋,(苏)瑰之子,朕不欲斥其父名,卿为刊削之。”玄宗命撤帐中屏风给萧嵩,萧嵩惭愧恐惧,汗流浃背,很久无法下笔。玄宗以为萧嵩思考多时,一定非常精密,不觉前去一看,只见他就改一个字,为“国之珍宝”,其他字一概未改。萧嵩走了以后,玄宗把诏书草稿扔到地上说:“虚有其表耳!”因为萧嵩长得仪表华丽,一脸大美髯,所以玄宗才这样说他。左右失笑,玄宗听了急忙又掩住口说:“嵩虽才艺非长,人臣之贵亦无与比,前言戏耳。”意思是我是说笑话的。这就是“虚有其表”一词的来历。后来遇到姚崇,认为他“许其致远,眷之特深”,推荐他出任宋州(治宋城,今河南商丘县)刺史,后又进京升任尚书左丞、兵部侍郎。
§§§四、募兵立功 出镇朔方
在萧嵩任尚书左丞时,唐朝府兵制已经名存实亡。开元十一年(723年),唐玄宗接受第一任朔方节度使、著名宰相、兵部尚书张说的建议,对府兵制进行改革,废府改募,实行募兵制。十一月,玄宗命尚书左丞、兵部侍郎萧嵩在京兆(今陕西西安市)、蒲州(治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茘县)、岐州(治雍县,今陕西凤翔县)、华州(治郑县,今陕西华县)等地,进行募兵,十几天之后,募兵十三万,称“长从宿卫”,后称“彍骑”,解决京师宿卫问题。
因为萧嵩募兵有功,受到玄宗不断提拔重用,先任他为兵部侍郎,后任检校兵部尚书。开元十四年(726年),萧嵩也以兵部尚书领朔方节度使,来灵州坐镇。萧嵩来灵州时,唐玄宗特别亲自到长安定鼎门外,为萧嵩送行。开元十五年(727年)五月,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朔方节度使萧嵩“除关内盐池使,此是朔方节度使常带盐池使始也”。
§§§五、节度河西 升任宰相
开元十五年(727年)闰九月,吐蕃连突厥入寇,唐军战败,河陇震动。十月十三日,唐玄宗命萧嵩为河西节度副大使、判凉州事、封兰陵县子,改信安王李炜为朔方节度等副大使。萧嵩用裴宽、牛仙客、郭虚俱掌军政,荐健康军(今甘肃高台县西南)使张守珪为瓜州(治晋城,今甘肃安西锁阳城)刺史,巧用“空城计”,大败吐蕃军。萧嵩因功加银青光禄大夫,后任河西节度使。萧嵩接连战胜吐蕃,河陇大捷,萧嵩名声大振。“露布至,玄宗大悦”,开元十六年(728年)十一月,唐玄宗拜萧嵩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萧氏唐朝十宰相中的第三位,“恩顾莫比”。其实,萧嵩后来虽然也当了宰相,但政绩平平,倒是他在河陇的战绩,才是他一生为官的一大亮点。
开元十七年(729年)六月,玄宗加萧嵩中书令,并遥领河西节度使。自开元十四年(726年)张说罢中书令,此职一直空缺四年,萧嵩现在高居此相位,足见玄宗对他的重视。以后,接连加官,集贤殿学士、知院事、兼修国史、金紫光禄大夫、徐国公。特别是其次子萧衡娶新昌公主为妻,唐玄宗见了萧嵩夫人、萧衡母亲贺夫人,直呼其为亲家母。
§§§六、同为宰相 萧韩不和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三月,韩休与萧嵩同为宰相,但二人关系不好。裴光庭逝世以后,玄宗让萧嵩另举荐一位新宰相,萧嵩举荐韩休。因萧嵩没有什么为相的才能,对事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的见解,而韩休性格耿直,敢于坚持己见,两人经常发生争论。唐玄宗对他们二人的评价是:“有萧嵩奏事,常顺指,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这年十月,唐玄宗下诏,二人宰相一起免掉。玄宗对萧嵩本人甚为亲密,称他为“弟”。他就对萧嵩说:“卿言切矣,朕未能决,弟归,夕当有诏。”因为“玄宗眷嵩厚”,任命萧嵩为尚书右丞相,而任命韩休为工部尚书。而且,很快又任命萧嵩儿子萧华为给事中。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十一月,唐玄宗再拜萧嵩为太子太师。
§§§七、急流勇退 八十而终
萧嵩晚年和张说有过同样的遭遇,也遇到了奸臣李林甫的打击。开元二十七(739年)年,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节度使、曾在河西抗击吐蕃战争中立功的张守珪,因为向内常侍牛仙童行贿,让他隐瞒军情,事情败露以后,唐玄宗杖杀牛仙童,张守珪贬为括州(治今浙江丽水东南)刺史。利用牛仙童事件,一向嫉妒萧嵩的奸臣、被后人称为“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乘机揭发萧嵩也曾经用城南庄园贿赂过牛仙童,玄宗一时没有办法,只好也将萧嵩贬为青州(治益都,今山东青州)刺史。但是唐玄宗对萧嵩还是有感情,很快,又再次追拜萧嵩为太子太师。这时,年逾七十的萧嵩,急流勇退,请求辞官告老还乡。萧嵩“性好服饵,及罢相,于林园植药,合炼自适”。当时,他的长子萧华已经是工部侍郎,次子萧衡因为是皇帝的女婿,官拜三品,“家财丰赡,衣冠荣之”,萧嵩就这样在家中“皤然就养”,安度晚年十余年。天宝八年(749年)闰六月六日,萧嵩逝世,享年八十余岁。唐玄宗特赠萧嵩开府仪同三司,秋末安葬。大诗人王维为萧嵩作挽歌:《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萧嵩长子萧华,在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继承父业,也被拜为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学士,监修国史。”萧嵩在玄宗时当宰相,子萧华又在肃宗时当宰相,孙(子萧衡之子)萧复,唐文宗时宰相,二世曾孙萧仿、萧俛、三世玄孙萧廪、萧寘、四世孙萧遘都在唐朝当宰相,还有四世孙萧顷、五世孙萧愿在五代时期为宰相,这样,萧嵩和他的一门子孙为宰相者总共七代十个人,因此,萧嵩是“七代九相”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