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柳下惠是中华“和”文化的人格象征,柳下惠“和”思想来源于中华古老的哲学智慧,也是后世儒家“和”文化的渊源之一。
中国有着“和而不同”的浓厚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先祖很早就产生了“和”的思想。在孔子的丰富的思想宝库中,通过各种方式希望达到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社会上的协调,国家中的安宁。而这一切,说到底,就是一个“和”字。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势,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全球化的发展,人际、国际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的日益紧张,人们对“和”的思考得以在更广泛的层面展开,中华民族古老的“和”哲学,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学者提出了和合学、和生学的哲学理论。
和合学是由张立文教授开创的哲学理论形态。张先生说:“和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亦是被各家各派所认同的普遍原则。无论是天地万物的产生,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关系,还是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审美情感,都贯通着和合。”
人类进人二十一世纪,由于面临着人与自然的冲突而造成生态危机,人与社会冲突而产生人文危机,人与人冲突而造成道德危机,人的心灵冲突而产生精神危机。和合学提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理,以化解此五大冲突和危机。
钱耕森教授提出并着构建“和生学”哲学体系。“和生学”的概念是钱先生根据《国语》记载的史伯的“和实生物”的思想阐释而来。《国语·郑语》载:公曰:“殆于必弊者也。”《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钱先生之出:“史伯的‘和实生物’说,内涵极其丰富,实是对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或称之乎一门和生学的理论。”“史伯这段有关和同的著名议论,史称为‘和异裨同’或者‘和同之辩’。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和而不同’,‘同而不和’。而我们则更喜欢称之为‘和生学’。”
和生学作为目前最为先进的科学思想之一,不仅是一个文化命题,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哲学问题,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他借用古代思想家史伯的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定义了和生学就是关于以和的方式,绝不以同的方式,更不以斗的方式,去探索事物生成规律的一门科学,引导出平等、公平、公正下的平衡思想,以及“以同裨同尽乃弃,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生学源头和基本原则。和生学的意义就在于它以生为目的,以宏伟手段促使社会发展壮大,并不断趋于完善,注重配合原则,达到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四者之间的和合生爱。
中华民族“和”的文化精髓,一言一蔽之,是和而不同的大智慧。世界,是一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构成的世界,和而不同则是引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平、和合、和睦、和谐相处并进而协和万邦的普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