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要想使人类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首先,就必须使人类社会处于“和”的状态之中。孔子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社会稳定,他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就是大同盛世。社会稳定和大同盛世的本质特征,归结为一个字就是“和”。
“和”就是协调。它既是调和的手段,也是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思想上统一,行动上一致,社会上协调,国家中安宁。大同世界,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人尽其能,人人都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安定和谐的社会。
早在原始社会之时,黄帝、炎帝、蚩尤的斗争与融合,成为中华民族联合统一的肇始。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夷族、黎族、苗族的一部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几百个小国家逐渐归并为几个大国。随着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霸业的兴起,侵人中原的戎狄渐被晋、齐、宋、鲁诸国消灭。南方的群蛮、百濮、群舒渐次被楚国消灭。北部的狄、西方的戎渐被晋、秦两国消灭。东方的莱夷渐被齐消灭。他们的族人都融人到了华夏民族里。
西汉王朝对当时的北方民族匈奴采取了一种和亲政策。和亲政策是统治阶级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手段和策略,其根本目的虽然并非为了民族友好,但在客观上却产生了有利于民族友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孔子的大一统的思想,在董仲舒那里是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发展,为西汉统一强大的帝国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大唐继续延用这一政策,通过和亲、册封等方式,使周边各族竟相归附,形成了空前的万方乐奏、四海归心、国家和谐、天下太平的大好局面。魏晋以后,北方各民族相继入主中原,此后不久,与两宋对峙的辽、金、西夏及蒙古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了一些王朝。这期间,进一步实现了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尤其是北魏孝文帝的改制,以及辽、金、蒙古族建立国家后大量重用汉人,吸收汉文化,选用汉制,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清朝的康熙、乾隆时期,周边各民族与内地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融合,使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历史在不断昭示“和”思想的伟大胜利。
到了近代,康有为的《大同书》全面阐发了自己关于人类社会美好前景的理想。这个大同社会是一个“至平、至公、至仁、至治”的社会,“全世界人类皆为平等”。之后的孙中山先生的空想社会主义也受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影响,勾画了“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大同世界,并为之奋斗了一生。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更是提倡团结合作,热爱和平。国际关系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胡****更是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主张,这正说明“和”思想在中这块土地上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结了果。“和”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
柳下惠之“和”,开创了儒家“和”文化的先河,因此,他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主体中,地位是崇高的,价值是尊贵的。后进而有志者,更当惕励自勉,以光前贤,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