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联合结构的复合词,不过它可是偏义,偏向于姓,也就是说姓氏就是姓。但在古代就不同了。姓是姓,氏是氏,两者不能混同。姓主要是母系社会的产物,氏是父系社会的产物。
在母系时代,实行的制度是族外群婚制。一个甲姓女性领导的族群中的一批同辈成年男子,集体“嫁”到乙性女性领导的族群中,给一批同辈同年女子做丈夫。每位男子都有一位主要妻子,同时还有若干非主要妻子;同样一个女子有一个主要丈夫,同时,会有几个非主要丈夫。出生的新一代主要从乙姓,姓就是表明个人出生的这个族群的符号。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东汉班固《白虎通·号》才说:“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
这“古之时”,就是指上文说的母系社会。“三纲六纪”就是指文明时代的伦常关系。先民造字时,才将“女”和“生”合成一个会意字,意思是说女性所生的孩子。属于这个族群的孩子,当然就享有这个族群的标识符号。
明乎此,我们自然就明白了,为什么远古那些传说中的帝王,出生得那么稀奇古怪了。如商的始祖名契,他的母亲简狄,吞了一颗燕卵,于是生了契。周的始祖名弃,他的母亲姜嫄,在参加祭祀活动时,踏在了一个大脚印的拇指部分,于是怀孕生了弃。契做了帝尧的司徒,弃做了帝尧的农官。因为功绩卓著,帝尧赐契姓子,赐弃姓姬。虽然帝《帝王纪》、《世本》等书列出了他们的家族谱系,但更像是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写照。
姓既然是母系社会的产物,那么我们看许多从女的姓时就不奇怪了。如姜,姬,姚,赢等,都是起源于母系社会的明证。
当父系社会取代了母系之后,子孙繁衍日盛,一个族群分成若干个支派,往往一个的儿子会分成若干个姓。《国语·晋语四》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两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己姓……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除了上古传下来的这些古姓外,秦统一六国后,列国中繁多的氏,通通变为姓了。
氏,从汉字结构上看不出个究竟来。它是个独体字,众甲骨文金文这些最古老的文字中,也看不出和“氏族”、“姓氏”有什么瓜葛。但古人说:“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说得形象一些,就像一棵大树,姓是树干,氏就是枝条。
父系社会的人口数量,大大超越了往古,子孙繁衍昌盛之后,他们各自独立支应一切,这就需要一个支派的标志符号,这就产生了氏。可以说氏是姓的分支。
《白虎通·姓名》是这样说: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氏;闻其氏即可知其德,所以勉人为善也。其氏王父字者何?所以别诸侯之后,为兴灭国继绝世也。王者之子称王子,王者之孙王孙;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孙称公孙,公子之子各以其王父忆为氏。
意思是说,氏是区别身分地位高低贵贱的。有官位的就以其官位为氏,从事某种职业或某种技艺的,便以其职业技艺为氏。王的儿子叫王子,王子就是他的氏,王的孙子叫王孙,王孙就是他的氏。诸侯的儿子叫公子,公子就是他的氏;公子之子叫公孙,公孙就是他的氏。公孙之子则以其祖父的字当作氏。孔子本是宋国人,宋是殷商之后,姓子。孔子的五世祖公子嘉,字孔父,从孔父上推宋襄公已是六代。已属于疏远的公族,所以孔父之后,便以孔为氏,孔子之曾祖防叔为避宋国内乱,逃到鲁国,自此为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