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含义与意义
通过国内的文献整理可归纳出对旅游伦理概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旅游伦理包含理论和实践,即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规范两部分;第二,旅游伦理中需调节的关系主要是旅游活动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第三,旅游伦理的理论支撑主要来自于旅游伦理学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旅游伦理”可表述为: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形成的,用于调节这一领域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各种伦理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规范的总和。
旅游伦理能调整旅游中的利益与道德的关系,解决旅游发展中的伦理问题。旅游伦理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旅游伦理的支撑。
(一)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提出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刺激着旅游从业人员的大量增加。它对人才的渴求,直接导致了人才供求的缺口。而这种人才需求的背后,则暗含了对配套教育系统的呼唤。着眼于现代旅游伦理的旅游伦理教育则在此时应运而生。
大尉·芬诺(David Fennell)在他的旅游伦理框架中指出旅游伦理教育是旅游伦理的主要产出物之一。另外他还引用了Oakeshott的观点(1962,62):“道德生活的任一形式都依赖于教育,同时这任一形式都被制约该形式的教育形式所投射”,他认为旅游伦理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缺失的问题,还包括了需要并行的教育目的和质量观的问题。
国内有关研究根据旅游伦理教育对象的不同,将旅游伦理教育的内容大致分为社会公德教育、生态伦理教育、交往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经济伦理教育五个部分。同时还指出,旅游伦理教育具有素质教育、文化教育以及普遍教育的特征。有效途径主要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和旅游教化四个方面。最新研究认为旅游伦理教育是建设旅游伦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研究将旅游伦理教育定义为“运用旅游伦理原则和规范,通过各种形式,使旅游伦理主体形成一定的旅游伦理观念、旅游伦理情操和旅游伦理实践”。主张全社会多方位的共同努力和全面参与,具体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个途径。
旅游伦理教育在领域上属于旅游教育,在类别上又属于专业伦理教育中的一部分。把握旅游伦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有必要对专业伦理教育的研究进行整理。沈清松将专业伦理教育细分为效益论的专业伦理教育、义务论的专业伦理教育和德行论的专业伦理教育三类,从哲学的高度对专业伦理教育进行了分析。其后的专业伦理教育主要见于各类职业道德规范的研究中。效益论的专业伦理教育主要见于商业伦理教育中的“规则的效益论”(Rule Utilitarianism),以是否达到“最大效益”作为判断事物善恶的依据。而同时也必须遵守某些道德规则(如正义),若与此相抵触,则被禁止。义务论的专业伦理教育明确规定了专业伦理应遵守的规范,更易于学习,同时强调自律,常见于社会公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德行论的专业伦理教育重视伦理判断能力的训练,伦理实践智慧(phronesis)的培养,强调美德的养成。充分肯定人的自由和创造天性,主张多用案例教学和情境认知,鼓励学生多与人交谈和沟通。
笔者认为,旅游伦理教育,是根据特殊的旅游伦理教育原则,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旅游伦理意识、知识、原则、规范四方面的教育,以形成一定的旅游伦理观念、旅游伦理情操和旅游伦理实践的教育。
旅游伦理教育内部包含有不同的层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本文主要针对狭义的旅游伦理教育中的高校旅游伦理教育问题,重点着眼于本科阶段的教育,其培养目标主要锁定为旅游企业各类中高级服务、开发及管理人才。
(二)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意义
加强旅游伦理教育,培育人们的旅游道德意识是旅游伦理建设的基本途径。今后20年,我国将要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问题,而且与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自我意识和生存质量紧密相关。当前旅游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的旅游伦理意识普遍较弱,文化素养不高以及对旅游伦理建设重视不够。因此,发展旅游业,加强旅游道德教育,培育和提高人们的旅游道德意识,是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高校旅游伦理教育是学校旅游伦理教育的重要组成,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和增强大学生的旅游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探讨当前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对策,可为增强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实效提供现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二、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对策思考
当前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认识不够、内容不集中、教育渠道不畅、教学方式不当、师资不力以及教育系统相对封闭等。高校旅游伦理教育要落到实处,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策略十分重要。针对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当前的特殊情况,笔者认为注重观念意识的培养,加强现有课程的渗透和调整改善,逐步推进独立专业的旅游伦理教育课程建设是今后的主要方向。
(一)持续加强课程渗透
持续加强课程渗透是实施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必须坚持的。这种渗透必须是全员、全程、全方位普遍的有机渗透,要求所有的授课教师都担当起旅游伦理教育责任。需要注意的是要警惕这种“普遍性渗透”变质成“普遍性忽略”。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渗透同时也是一种深入持久的全程渗透,要求不断挖掘课程现有的资源,以未来为导向,提高渗透的水平,加大渗透的力度。
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内部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这决定了它不能仅依靠于某一门课程的单独力量,而是存在于教育的每个环节中。由于旅游教育的实践性特点,旅游伦理教育不能成为学生为了通过教学大纲的考核而学习,学完之后就可抛弃的东西,而是必须存在于每一个接受旅游伦理教育的学习者实际的思、行、言中。这种复杂性,决定了高校旅游伦理教育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鼎力协助和配合。而开放性,也暗含了该教育的立体性需求。
(二)逐步拓宽教育渠道
总的说来,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包括两种渠道:现实渠道和虚拟渠道。现实渠道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讲座宣传和学术沙龙等。虚拟渠道包括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各项教育活动。现代的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调动多媒体、互联网资源以满足教育需要。
课堂教育作为高校旅游伦理教育活动比重最大的主阵地,应注重充分发挥其主渠道的优势。提高当前课堂教育的质量和水准是关键。然而,课外活动、讲座宣传、学术沙龙也不能忽略。英国学者查理·赫尔兹认为:“课外事件比课内事件更有意义;而就人们可以相互学习而言,每个人都是教育者。”课外活动以其实践性,讲座宣传以其灵敏性,学术沙龙以其互动性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主渠道的缺陷与不足。逐步拓宽教育渠道不仅要对这些渠道充分地加以利用,还应不断开拓新的教育渠道,使之为高校旅游伦理教育服务。
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虚拟渠道拥有传统现实渠道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如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然而这些对渠道的利用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须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三)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除传统注入式教学外,启发式、互动式和活动式等教学方式都应被充分地利用起来。
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首先是要坚定不移地充分发挥我国长期沿用的演讲式讲授教学法的优势,它作为一种确实可行的重要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吸收西方案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法、角色扮演等方式的优点。
Hay和Foley(1998)曾提出要达到以伦理为基础的教育目的,最好的方法是案例教学法,但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教育模式,实际上综合了案例教学法和问题讨论法的优点,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该模式在对象“可响应”的前提下,制定了五大目标:第一,激发道德想象应变;第二,辨别伦理问题;第三,发展分析能力;第四,引发道德义务和个人责任观念;第五,形成容忍、抵抗、反对和模棱两可的态度。这个过程一共有六个步骤:
第一步,引入案例(案例定向)。由教师介绍引入材料内容。
第二步,识别问题。学生将材料事实综合为数个伦理问题,由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识别价值和价值冲突,并识别出潜在的事实清晰的问题。
第三步,选择立场。学生清晰地表明立场,并陈述立场基础(如社会的、经济的或者生态学的)。
第四步,探索讨论中的立场模式。确定哪些价值立场实际上是犯规的,证明其间的因果关系。以类似的方法澄清价值冲突。设立一种价值相对于另一种价值的优先,并证明这种优先价值在符合规范方面的优势。
第五步,精炼并限定立场。由学生陈述其立场及理由,并在相似情形中进行检验。最后限定数个立场。
第六步,测试检验限定假设后的事实假设。鉴别事实假设并确定它们是否相关,确定预测的因果关系并检验他们的实际有效性(他们真的因果相关吗)。
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了伦理情景中可供实际参照的范例,教师在其中扮演促进反思和解答疑问的角色。同时,该模式还鼓励学生们就一些现实现象进行讨论。此外,还特别推荐在案例教学中使用法律咨询模式。它使用现实世界的道德两难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探讨和辩论,目的是让学生能获取道德态度的正确评价,同时还包括关于他们自己的道德理念的批判性反馈。Hay和Foley认为这种模式相对于其他教学方式而言成本较低且更加简便易行。同时宣称该模式能让学生们更彻底地识别和分析伦理问题。
角色扮演是指学生扮演情境中的某一角色,依据自己在讨论中所选择的行为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他们对这种行为方式的理解。这一环节通常分小组进行。在一般情况下,每位学生在同一情境中进行两次角色模拟练习,分别表现立场不同的两个角色,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如在助人情境中,学生既要扮演助人者,也要扮演一次受助者。角色扮演能使人们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立场,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心理学家证实,只有一个人内心世界之中具有了与他人相同(或类似)的体验时,他才知道在与别人发生相互联系时该怎样行动或采取怎样的态度。因此,角色扮演在旅游交往伦理教育方面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该教育方式长于营造一种仿真的伦理情景,从而为学生们提供一种像“真正的旅游从业人员那样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它能促使学生对他人的反应做出准确的预测,更重要的是,它允许错误的发生并提供改正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首先由教师扮演错误的立场等措施来缓解焦虑和紧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身心投入。此外,角色扮演之后的体验、感悟交流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些体验和感悟是角色扮演后学生获得的最重要的收获。强烈的情感体验和频繁的角色扮演实际上是对现实情境的不断模拟,这促进了抽象道德规范及观念的内化,为日后在实践中的“迁移”提供了基础。角色扮演得越真实,提供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
此外,真实的社会实践也非常必要,但由于它比较难于控制,其具体应用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的教育最终要落脚到学生的发展上。要最终实现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就必须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种主体性具体而言是行为主体的主动信仰、参与和实践。在高校旅游伦理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上。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旅游伦理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主动调整反馈保持一致,同时也能成为高校旅游伦理教育创新发展并与社会保持同步的不竭动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核心是要“以学生为本”。道德行为根源于行为者的内心,每个个体都是自己道德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指我们的高校旅游伦理教育要在开放性原则下,将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价值准则和规范向学生开放,接受学生理智的检验和道德良知的判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要在学生自觉自愿的状态下,促进学生独立的道德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旅游伦理观念的内化。这使高校旅游伦理教育的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重视和尊重学生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都是经过自己的理智思考自由选择的。而只有提供选择的自由才能促使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师在这里只起疏导作用,并不强迫学生被动接受。归结到一点,这种选择的自由是一种自主和自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