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革去三个内阁大学士,朝野为之一震,各路官员、御史言官们的奏疏铺天盖而来,好在朱由校已经学会了“拖”字诀,对于这些奏疏,让司礼监的一些太监去看,只要是关于这件事情的奏疏,一律让他们留中不发。
曹化淳担任了乾清宫管事太监一职,更加鞍前马后,恨不得一个人做几个人的事情,一方面为了像天启皇帝表示忠心,另一方面却是想在其余宦官面前威风威风。多说在宫中能够混到乾清宫或者司礼监去做太监,是太监们的崇高目标,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在司礼监中,一旦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或者掌印太监,那便是权威赫赫。而在乾清宫中,时常能够与皇上打个照面,只要把皇上伺候舒服了,说不准哪一天就一步登天了。
内阁中只剩下孙承宗一个人,老孙尽管本事不小,但是却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天启皇帝整顿京营的事情交给他的处理了,他还兼着兵部的差事,神机营的火器制造也需要他打点,朝中的一些大小事务,官员的一些奏疏他也要看,不但要看,还得写成票拟!
孙承宗受不了了,赶紧也上奏疏请求天启皇帝择人补充内阁,不然的话,他这一个人是完成不了帝国如此庞大的政务。
朱由校不由得钦佩起太祖皇帝朱元璋来,这老爷子据说是个工作狂人,他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办公,一直到深夜。没有假期,也没有娱乐。每天一大早上朝,批阅奏章、公文,处理政务,一直要忙到傍晚才回宫休息。据传他曾经在不到十天内批阅了一千六百多件公文、奏章,处理大小事务三千四百多件,这样大的工作量,真是够辛苦的了。而如今的内阁,几乎接过了这样的事务,难怪老孙要叫苦不迭。
好在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原首辅叶向高也已经奉旨到京,原本打算官复原职,继续担任首辅,但前一阶段被天启皇帝压了下去,但同时也发了一道旨给叶向高,让他就留在京城,等候安排。与叶向高一样遭遇的,还有同样被泰昌皇帝的诏书召还的赵南星。只可惜这个年代的交通工具实在太差,这两位老先生还没有来得及赶到京师,泰昌皇帝就匆匆驾崩,继任的天启皇帝竟然不承认这个任命,他们也是无计可施,只好耐心地等着消息。
朱由校不清楚这两位究竟有没有本事,究竟能不能在帝国大厦即将倾倒之际力挽狂澜,但倘若自己不做任何改动,依旧钻进深宫中去做木匠,那么帝国大厦的坍塌,也是迟早的事情。
经过廷议,叶向高还是成功地被推举为内阁首辅,这年头,内阁首辅必然要出自廷推,嘉靖皇帝当年就曾经发过牢骚:“廷推非道,相必君择”,但即便作为强硬派的嘉靖皇帝,也不能够改变这一现状,结果内阁首辅由廷推而进依旧,便成为一个惯例。
至于那赵南星,朱由校对此人也是毫不知情,但大臣们依旧推举他为太常少卿兼左都御史,朱由校刚刚打了内阁一个板子,驱逐走三个内阁大学士,如今对大臣们推举的几个人选也不驳回,便如大臣们所请,晋叶向高为中极殿大学士,担任首辅。同时,按照天启皇帝的示意,晋徐光启东阁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入阁之后,分管礼部与工部。
不过叶向高还没等回家摆酒庆祝,就接到旨意,命他与孙承宗、徐光启平台见驾。
新晋首辅叶向高,这已经是第二次担任首辅了(历史上叶向高三度担任首辅),前一次还要追溯到神宗万历皇帝时候。眼下应对一个年轻后生,相对来说应该是轻松一些,但叶向高一点儿也轻松不了,天启皇帝尽管坊间谣传说,天子不读书,但这一段时间来的事情,让叶向高还是感觉到了天启皇帝与神宗皇帝截然不同的两面。
天启帝自从登基以来,先是将方从哲致仕,然后力保熊廷弼,改制京营,大有整顿朝纲之意。但叶向高隐约觉得,天启帝对拥立他登基的东林党人,似乎并不那么友好!
三个阁臣来到平台,天启皇帝照惯例赐座,叶向高第一次被天启皇帝平台召见,而另外两位已经召见过好几次了,轻车熟路。
朱由校看着新任的首辅叶向高,心中也有些嘀咕,不清楚这位首辅究竟是真有能耐呢,还是一个更酸更硬的腐儒,如果是前者,那么任用这样一个首辅,帮助自己支撑起大明江山,倒也是一个最佳的选择,若是后者,只怕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大麻烦。
“三位先生,都是朕的辅国柱石,社稷栋梁,日后社稷大事,就得劳烦三位先生,替朕多多辛劳了!朕在这里谢过了。”朱由校离开御案,踱步到了三位阁臣面前,拱手行了个礼。
孙承宗与徐光启来过两次,天启皇帝经常离开自己的座位到他们跟前来说话,因此也有些习惯了,叶向高却是一惊,赶紧站了起来——哪有皇帝站着,身为臣子居然坐着的道理?哪有皇帝对臣下行礼,而臣下还能坦然安坐的道理?
叶向高这么一站,孙承宗与徐光启也赶紧站了起来,老孙身体还不错,老徐就有点勉强了,走了这么长的一段路,好不容易来到平台,这磕头行礼完毕,刚刚坐下,又要立即站起来,折腾个没完,老徐行动上便慢了半拍。
“臣等自当竭尽所能,殚精竭虑,辅助皇上,万死不辞!”三人似乎是商量好的,异口同声说道。
但朱由校听得出了,叶向高的声音稍稍靠前了一些,而老孙和老徐则稍稍落后一些,显然是叶首辅先发话,然后二人跟着后面说,只不过这细微的差距,不仔细听听,是根本听不出来,就好像是同时发声。这大明朝的官员还真是厉害,前面这人只要说上第一个字,他们似乎就能猜到接下来要说的话。
“三位先生请坐!”朱由校搀扶住颤颤巍巍的徐光启,这可是大明的国宝级人物,可得想办法让他延年益寿才行,看老徐这身子骨,似乎不这么好。
孙承宗与徐光启自然是坐了下去,叶向高一见,也跟着后面坐了下去,都不敢坐满了,身子还微微向前倾着,仔细聆听天启皇帝的圣训。
“内阁眼下只有三位先生,而国事繁多,,朕将命各部各院臣工于十月初八于皇极门廷议,推举出两名阁员,在此之前,不知三位先生可有适合人选?”朱由校看了一眼三个阁臣,问道。
……
休假完毕,继续更新,多谢大家的支持,小冰叩拜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