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94300000036

第36章 “革命”词语的专门史(1)

第一节 多重“革命”内涵的重合与混杂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与文学批评的发展都伴随着一个重要的背景,这就是“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语汇熏染了十分浓厚的“革命”色彩,清理这些术语和概念,就有必要专门检讨其中的“革命”意义,除了前面几章已经涉及的与“革命”相关的问题辨析之外,这里专门讨论一系列在“革命史”中发生衍变的文学语汇。

梁启超的“革命”

从梁启超以文学诸界“革命”拉开近代文学序幕,陈独秀以《文学革命论》、胡适以《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拉开现代文学序幕,到以“革命文艺”为主旋律的新中国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就笼罩了十分浓重的“革命”色彩。同样,从以“革命”作为文化与文学“时尚”的标榜到今天“告别革命”之后对所谓“激进主义”的质疑与批判,“革命”的命运起起伏伏、波澜壮阔。问题是,贯穿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革命”的内涵究竟可能存在多少差异?我们今天对“革命”的颂扬或者质疑能否以一个笼统的“革命文化”作为基础?这,都期待着我们对百年来中国文化与文学做更多细节性的揭示。

在笔者看来,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与革命的关系的最重要的起点应当是划清“革命”之于政治、之于文化的不同的含义。同时,还应当看到,从晚清到当代中国,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甚深的“革命”也包括了多重不同的意义指向。这似乎正与“革命”一词在近代中国复杂的生成过程相适应。

“革命”一词,既是中国“古已有之”(一般认为其源自于《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又与流行于近代留日界中的日文新词“革命”大有关系,只不过,中国传统与日本文化在这里的结合却格外复杂。

《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其基本意思是以武力改朝换代,“革其王命”、“王者易姓”,日本在译读了西方文明中代表历史前进的revolution之时,启用了中国《易经》中的“革命”一词,日本虽然借用了中国《易经》以武力改朝换代的“革命”一词,但日本“万世一系”的天皇政治模式却排斥了中国固有的“武力”内涵,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尊王改革的意义,“革命”也就是明治维新的“维新”。这样的理解不仅有别于中国《易经》的本义,而且也剔除了西方文明revolution中应有的暴力激进的一翼。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理解恰恰构成了梁启超对“革命”的理解和理想。刚刚经历了宫廷维新的梁启超到了日本,首先引起他共鸣的自然是日本式的“革命”内涵。1902年的《释革》一文,梁启超考察了当时日文中所用的“革命”一词,他结合日本的维新事实提醒我们:“闻‘革命’二字则骇,而不知其本义实变革而已。革命可骇,则变革其可骇耶?”

革命,也就是非暴力的变革,虽然这样的思维在充满政权颠覆意味、以政治关怀为基准的20世纪的中国并非主流。

不过,当梁启超搁置政权更替问题,将“革命”引入文化建设与文学发展的层面上加以讨论,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从纯粹思想文化的意义上认知“革命”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渐进的“变革”还是激进的revolution本身都不足以证明其思考是否合理,因为,思想文化问题本身就不是“暴力”所能够解决的,同样,非暴力的渐进式改革也不足以证明文化建设本身的成功与失败,文化的发展与文学的发展最终必须通过其精神产品的“精神征服力”来加以确定,相对五四新文学而言,梁启超文学诸界“革命”的局限并不是他不够“激进”,不够暴力,而是他尚未贡献出具有更大艺术魅力的产品。在这里,“革命”之于政治、之于文化的不同的意义,已经得到了比较重要的显现。

“革其王命”

就是在梁启超时代,出于对国内政治与政权的失望,对“革命”的暴力性的内涵的指认也已经存在。冯自由在他著名的《革命逸史》中这样交代“革命二字的由来”:

在清季乙未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兴中会失败以前,中国革命党人向未采用“革命”二字为名称。从太平天国以至兴中会,党人均沿用“造反”或“起义”、“光复”等名词。及乙未九月兴中会在广州失败,孙总理、陈少白、郑弼臣三人自香港东渡日本,舟过神户时,三人登岸购得日本报纸,中有新闻一则,题日支那革命党首领孙逸仙抵日。总理语少白日,革命二字出于《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日人称吾党为革命党,意义甚佳,吾党以后即称革命党可也。

孙中山这里所理解的“革命”显然与梁启超有异,“革其王命”、“王者易姓”的中国本义在“革命党”孙中山这里获得了重新的认同。

尽管包括梁启超、康有为、章太炎等知识分子都一度对“革其王命”的中国传统与包含了暴力激进的revolution颇为戒备,但近代中国的忧患现实与改革挫折却促使人们更多地容忍、理解乃至最终认同和激赏着改朝换代的“革命”概念,传统中国的“革其王命”与西方文明的激进式前进实际上构成了某种复杂的配合。章太炎曾经在《时务报》上撰文提倡“以革政挽革命”,但他终于还是成为了“顺天以革命者”。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与《新民丛报》上,也不乏蒋智由这样的“革命”语汇:“世人皆日杀,法国一卢骚。民约昌新义,君威扫旧骄。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可以说,正是对“革命潮”的感奋,激进“革命”的概念最终进入了留日中国学界的主流,成为邹容所谓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天演之公例”。显然,这样从政权颠覆的意义出发对“革命”的暴力性的理解到后来便成为了20世纪中国思想的主流,也直接进入了左翼中国作家的视野,成为他们反抗现实政权、设计文学运动的重要动力,较之于一般的所谓自由主义作家,他们更具有政治上的暴力革命的理想,不过,在这里,同样存在一个政治上的暴力革命理想与文学上的革命更新的差异问题,我们能否因为他们政治态度上对暴力的认可而断定他们文学活动的暴力性,进而得出现代激进主义的新文学割裂了传统文化与文学这样的结论?显然,左翼中国文学无论在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历史转折,都不能改变中国现代文学经验持续进行的事实。

类似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发现。90年代以后,对“五四”激进主义的质疑也包括了对其“文学革命”之“革命”理想的质疑,我们将五四文学的某些简陋归结为他们“割裂”文化传统的“革命”的鲁莽,更将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的局限视作“革命”思维的持续性影响。这样的指责其实都是混淆了政治形态的暴力革命与文化形态的革命话语的根本区别,在文化与文学的层面上,无论五四先驱有过怎样激进的批判性言辞,都无法改变他们在创作经验上延续文学传统的事实,颠覆性的革命足以造成“政权”断裂的现实,而一时间文化批判的激烈却并不足以真正形成文学创作的历史终止,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实绩的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可能更应该从作家的个人才能与其他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中寻找解释。

压抑“革命”的“革命文化”

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文学曾经在“革命”的道路上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曲折,然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便是在政治的层面上,这里的“革命”的含义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已经从对现存政权的反抗颠覆转而为对政权的认同与巩固,在这个意义上,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的“革命”含义既不同于梁启超的改良,也不真正等同于孙中山与共产党人在建国前的“革命”指向。如果依然称为“革命”,当属于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其本质上应该是对新的国家主义原则与秩序的认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很难将新中国文学的问题简单纳入左翼革命文化的逻辑中加以统一分析,更没有理由将“五四”文学革命与“**********”等量齐观。在这里,与其说是“革命文化”造成了新中国三十年文学的某种损害,不如说是政治体制的重塑力量与限制力量规范并压制了文学的正常生长,特殊的“革命”体制压抑了包括文学发展自身的“革命”性。

当然,就是在这个时候,文化与政治不同领域的差异依然存在。新中国文学并没有因为政治的压力完全中断了与自身传统的联系,文化与文学的自我生长的能量依然存在,剥离政治概念的外衣,我们还是能够从十七年文学的具体写作中感受到中国现代文学30年经验积累的延续作用。今天,“十七年文学”正在成为当代文学重读的一个热点话题:热便热在人们试图从中读出为当时政治体制所不能解释的艺术本身的魅力,这也充分说明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与“革命”的复杂关系。

中国新文学究竟承受了“革命”文化的何种遗产?这些遗产究竟带给我们的文学什么样的影响?应该说这都是一些尚未充分展开的课题,而进入课题的第一步便是将“革命”的政治内涵与文化内涵相剥离,也将不同时期的“革命”内涵严格区别开来。

同类推荐
  • 与讲台同在

    与讲台同在

    本书是贾志敏老师关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及回忆,分 “教海拾贝”“课堂记忆”“亦师亦友”三部分。它不同于语文教学研究的专门性论文,而是通过贾老师的娓娓讲述,通过语文与生活、教学与成长、作文课堂、与同行交流等不同的侧面与角度,展示了贾老师的语文教学观和语文教学艺术。全书内容丰富,思想闪烁,感悟深刻,充满人生的沧桑、温情和智慧,表现了贾老师对教育的执著追求,以及一生“与讲台同在”的热爱和自豪感。是难得的关于语文教师素养和语文教学的通识性读物,值得教师一读。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蒙尘的亲情、变调的《摇篮曲》、背负不起的父志、发生在校园的另类盗窃、“网”里花落知多少、歧路玫瑰静悄悄地开性,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等。
  • 语文教学的趣味成语设计(上)

    语文教学的趣味成语设计(上)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探索(百家廊文丛)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探索(百家廊文丛)

    本书在梳理和挖掘费孝通、郑杭生等社会学先辈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思想及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对城乡发展研究、民族问题研究、关系研究和社会福利政策研究领域相关概念、理论、方法和立场的反思性分析,探讨了中国社会学应有的理论自觉及其意义。
  • 社会热点面对面(八)

    社会热点面对面(八)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的《社会热点面对面》系列图书已经出版了七本。广大读者一直给与了持续的关注与讨论。出版社将延续其“直指百姓最关注的社会热点很接地气”的风格,推出《社会热点面对面(八)》,继续对最近以来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关涉民生的社会问题、大家热议的现象做出反应,并从社会学的角度提供解释,探讨解决之道。
热门推荐
  • 逍遥器圣

    逍遥器圣

    自以为平凡,有点炼器天赋的小人物。却有着不可告人的身世。以为自己是怪胎,其实是拥有上古原兽的血脉。他的身后究竟还有多少秘密?看谢邪天带你体会世间冷暖,闯荡世界!
  • 森林报——夏

    森林报——夏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重生之路偶相遇

    重生之路偶相遇

    相遇了,就好好珍惜,几百年的轮回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随便遇到的。因为缘份都是上天安排的,好好珍惜每一天,金钱和面子代表不了你的幸福。想念一个人是一种温馨,被别人想念是一种幸福。最难的是相知,最苦的是等待,最美的是幸福,缘是天定,份是人为!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种幸运,而彼此的遇到没有错过,才是最大的幸福。那年,他退伍了,她也退伍了;那天,他和她相遇了……两个退伍兵的相遇,会演绎出一种怎样的浪漫故事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诈

    仙诈

    少年狡猾多端,诈狐强势崛起。妖魔鬼怪,人仙并存的两界,尔虞我诈,谋利角逐的天下。踏足仙道,独步仙颠,叱咤苍穹,无敌纵横!
  • 她叫路遥

    她叫路遥

    在寻觅自我的这条路上,路遥从不孤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闪耀之光

    闪耀之光

    他是世界名厨、他,同时也是一位心理家、他,也是一位作曲家.在05年的时候,年纪19岁的朴聆希、带着这些荣誉回到自己的国家、但是...触景生情的他,回忆起以前、他选择留在国内......在韩国成为艺人,成立自己的经纪公司,只为自己当初的梦想,看着经自己手培养出来的前世艺人与一些被隐藏的好苗子,聆希感到无比的自豪。群号:155487222
  • 钱诚无忧

    钱诚无忧

    姚文乐打了个哈欠,他瞄了眼穆水桃:菇凉,只要你跟了我,那就是祖坟上冒青烟,全家烧高香,我保你前程无忧。我郑重向你承诺:每一次报仇都安心。此文为打脸复仇文。
  • 她叫恩童

    她叫恩童

    正如老人藏着诱人的故事,越追问越迷惑在故事光环外,最终不知故事为何物。有些故事需要说给人听,有些故事不需要倾听者,或者还没找到合适的倾听者。有些故事在眼里一眼便看穿,有些故事藏在心底,任你如何挖掘也白费功夫,得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有些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刻苦铭心,历历在目。有些故事是有人刻意虚构杜撰的,为自己留些憧憬,多少年后曾憧憬的可能被岁月混淆成了美好的回忆。时间和缘分常常会在某条线上碰撞,所以有了‘似曾相识’这个词。一次适时的碰撞,恩童遇见了梦一般的尤纪,开始了一段梦一般的旅程。是梦总会醒,醒来后看恩童精英人生。
  • 重新之爱若已成伤

    重新之爱若已成伤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有那么一天,从一个天之骄女落到今天这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结局,难道爱一个人有错吗?为了落十一,怎么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她放下了尊严,放下了个性,放下了固执,到最后,却是万虫噬体,失了骄傲,失了亲人。爱么?恨么?若是爱,那么现在遗留的只有恨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