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纸鹤
●佚名
下班到幼儿园接3岁的女儿回家,老师告诉我:“你女儿今天咬了别的小朋友。”
这让我大吃一惊,女儿平时在家里还算“温文尔雅”,怎么一到幼儿园就成了小霸王一个呢?顾不上教训女儿,我连忙问老师被咬的小朋友怎么样了,毕竟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首先得把这“咬人”事件给解决了。
还好,老师的话让我绷紧的神经放松不少。老师说现在已是秋季了,小朋友衣服穿得比较多,虽然女儿狠狠地咬了一口,但只在那小朋友的胳膊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牙痕。在我的要求下,我见到了那个被咬的小朋友。是个小男孩,比我女儿高半个头,一脸的委屈。老师把他的衣袖掀起来给我看,那牙痕早已消去,并没什么大碍。但是,我依然拉过女儿,让她道歉。可倔强的女儿紧闭着嘴巴,眼里闪着泪花,就是不肯开口说一句“对不起”,这更让我尴尬不已。
最后还是老师解了围:“小孩子不懂事,下次注意就是了。”拖着女儿走出教室,满是懊恼,为女儿的不谙世事,也为女儿让自己在老师面前下不了台。
回到家,我一把把女儿推到墙边,生气地问她为什么要咬别的小朋友。在回家的路上,女儿一直噙着泪水,此时早已忍受不住委屈,终于“哇”的一声放声大哭起来。
妻此时也回到家里,看到妈妈回来,女儿马上扑到妻子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心疼女儿的妻连忙问:“女儿怎么了,是不是在幼儿园给别人欺侮了?”在妻温柔的抚慰中,哇哇大哭的女儿温顺了许多,抽泣着讲起幼儿园里的事来。
原来,早上女儿带了一只纸鹤去上学,那个小男孩要女儿给他玩一下。女儿不肯,小男孩便把纸鹤给抢了过去,无计可施的女儿只好冲上去在他的胳膊上狠狠地咬了一回。女儿还狠狠地说;“他是一个坏孩子,我不喜欢他。”说着,女儿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只纸鹤,那只本来展翅欲飞的纸鹤已被揉成了一团,而且还少了一只翅膀。听完女儿的“泣诉”,我心里很内疚,为不问事由就对女儿无端批评而愧疚,更为女儿心中的那份仇恨而忧心。
晚饭后,我拉过还一脸委屈的女儿,拿出两张彩纸对她说:“我给你再折几只纸鹤吧!既然那个小朋友也喜欢纸鹤,我们折一只送给他,好不好?”孩子是极容易忘记忧伤的,女儿高兴地说:“我喜欢纸鹤,别的小朋友也喜欢纸鹤。”说着,女儿还拿起剪刀帮起忙来。纸鹤折好后,女儿还认真地把纸鹤放到她的小衣袋里。
第二天一早,我把女儿送进幼儿园。一进教室,女儿就飞快地向那个小男孩跑去,从口袋里拿出一只纸鹤递给他。那个小男孩很是开心,和女儿各拿着一只纸鹤,手拉着手在教室里兴奋地奔跑起来。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心里一下子释然了。原本担心女儿会因这件事和那个小男孩产生隔膜,在她幼小的心灵添上一道防范的枷锁。但没想到,一只小小的纸鹤,就立即消除了他们心中的那片阴影。我知道自己是在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事情。其实生活中,只要有爱,什么事情都可以顺利解决,包括心中的仇恨和苦闷。
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帮助别人。
——埃·哈伯德
幸福的玫瑰
●阿戈·登
每星期六的晚上我都要给凯洛琳小姐送去一朵玫瑰。那些日子里,我在放学后和星期六在奥森老爹的花店替他送花,周薪只有3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这些钱已经不少了。
有人送花给凯洛琳小姐,我很高兴,因为大家都可怜她。我们小城里的人都知道,凯洛琳小姐最倒霉不过,她被人抛弃了,她与杰弗里·潘尼曼已订婚多年。她等他读完医学院,在他担任医院实习生时她还在等他。实习期间,潘尼曼医生爱上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郎,和她结了婚。
潘尼曼娶的那个女郎的确是个美人,名叫克丽丝汀·马洛,是从大城市来的。至于可怜的凯洛琳小姐,这件事可把她害惨了。她好像打定主意要使自己变成一个脾气怪僻的老小姐。我送第一朵玫瑰去的那天晚上,她看上去像个鬼。“喂,吉米,”她无精打采地说,我把那个盒子递给她,她满脸惊讶——“这真的是给我的吗?”
第二个星期六,在同一时间,我又送一朵玫瑰给凯洛琳小姐。下个星期六,又是一朵。第4次她很快就开了门,我知道她一定在等待着我。她的两颊略微红润,头发也不那么散乱了。
我又给她送去了第5朵玫瑰,第二天早晨,凯洛琳小姐又去教学生弹风琴了。我看见她衣襟上别着朵玫瑰。她昂首挺胸,对潘尼曼医生和他娇妻坐的那排座位连看都不看一眼。“多么有骨气!”我母亲说。
我照例每周末去送玫瑰,凯洛琳小姐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这一晚是我去凯洛琳小姐家的最后一个晚上。我把盒子递给她,说:“凯洛琳小姐,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送花了。我们下星期要搬到别的地方去。不过,奥森先生说他会继续送花来的。”
她踌躇片刻,说:“吉米,你进来一下。”
她把我领到整洁的客厅,从壁炉架上拿下一个精雕的帆船模型。“这是我祖父的,”她说,“我要送给你。你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吉米——你和那些玫瑰。”
她把盒子打开,轻触娇嫩的花瓣。
我紧抓住我的帆船模型,跑到自行车那里。回到花店,我做了一件从来不敢做的事情。我去找奥森先生那凌乱的文件夹,找到了我所要找的东西。只见上面是奥森先生潦草难辨的笔迹:“潘尼曼,52朵美国红玫瑰,每朵25美分,共计13美元。已全部预付。”
原来如此,我暗自思忖,原来如此!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来到了奥森花店。一切都没有改变。奥森老爹还像往常一样在做一个栀子花束。
我跟他聊了一阵,随后问:“凯洛琳小姐现在怎样了?就是接受玫瑰的那一位。”
“凯洛琳小姐?”他点点头,“当然记得。她嫁给了乔治·霍尔西,那个开药店的,人不错。他们生了对双胞胎。”
‘峨!”我说,有点惊讶。我想让奥森老爹知道我当年有多么精明。“你猜想,”我说,“潘尼曼太太知不知道她丈夫送花给他的老相好凯洛琳呢?”
奥森老爹叹了口气:“詹姆斯,你向来就不太聪明。送花的不是杰弗里·潘尼曼。他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
我瞪眼看着他:“那么花是谁送的?”
“一位太太,”奥森先生说,他小心翼翼地把栀子花放进盒子,“那位太太说她可不肯坐视凯洛琳小姐因为她而毁了自己。送花的是克丽丝汀·潘尼曼。”
这便是我们看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难忘的体罚
●兰妮·麦克穆林
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呆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让大家都服膺于心。
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的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奉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字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舞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上,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到了老师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您宽恕!”)
“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
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
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我抖抖索索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受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
“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自己没挨揍,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
“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了?”
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越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然红着脸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揍呀!”
怎么?疑惑中,我们看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
——这便是我们看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有人说教师纯粹是在为良心工作,的确,教师是集慈母与严父品格于一身的人,他传道、授业、解惑,唯恐学生不会,其职业道德十分高尚,本文就表现了这一点。
作为严师的教育方式多种多样,而文章中的那种体罚手段当然只能在小学生这一年龄段中产生影响,因而它才给孩子们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本文剪裁很巧妙。弗洛斯特女士拥有极高的威望,可作者却没有去逐一列举事实。在作了一句概述之后只写了考试作弊后弗洛斯特女士惩罚学生的场面,而这正表现了她的严与爱。这种剪裁得体、详略得当的记叙方法很值得我们一学。
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或是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如果你想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请记住这个原则,真诚地关心别人。
——卡耐基
宽容与友善
●霍一峰
当营业部经理时,我和一个雇员不和。我不喜欢她的目中无人,并决定找她谈谈。为了避免当众争吵,我打算在家中给她打电话。“我是否要解雇她?”翻着雇员卡,我若有所思。突然,9年前发生的一件事闯入我的脑海。
那时,我干着一份全日制工作,以资助丈夫迈克完成学业。终于,他毕业的日子要到了。我们的父母将从州外赶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而我也为那天做了许多计划。比如,毕业典礼后,去吃冰淇淋,然后去镇里潇洒一回。
我兴高采烈地跑进我工作的那家书店。“我要在感恩节后的那个星期六休假,”我向老板宣布,“迈克毕业了!”
“对不起,玛丽,”老板说。“假日后的周末是我们最忙碌的时间,我需要你在这儿。”
我无法相信老板会如此不通情理。“可迈克和我等这天已经等了五年了啊!”我辩解说,声音因激动而发颤。
“当然,我不会在毕业典礼时,给你安排活儿。”他说。
“我根本就不能来,罗斯,”我的脸因发怒而绷紧。“我不会来的!”我咆哮着冲了出去。
后来的那些天,我对他都不理不睬。他问我话时,我也只是三言两语冷漠地应答。
我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虽然罗斯看起来依旧热诚,而且常常是笑脸相迎,可我知道他心里不舒服,而我也铁了心,一定要请一天假。
我们就这样冷战了几个星期。一天,罗斯问我是否愿意和他单独谈谈。于是,我们去阅览区坐了下来。我盯着我的脚,告诫自己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坚强地承受。显然,老板想解雇我。他不可能任我这样轻视他而无动于衷。毕竟,他是老板,而老板总是对的。
当我不屑地冷冷地扫视他时,我惊讶地看到他眼中受伤的表情。“我不想在你我之间存有任何的怒气和不快,”他平静地说,“你可以在那天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