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事务,巨细皆有,庞杂繁复。校长倘若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则无法及时地捕捉到教育教学的症结所在,在管理上就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好思想成就好校长,校长的思想源于观察。
校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够及时发现办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果断决策,把一切不利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校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效地针砭教育时弊。并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让学校发展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教育改革同步。
——作者寄语
校长,我给您提个醒
作者心语
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说话确实是一门学问。会说话,对校长来说尤为重要。校长的说话艺术是保持与教师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纽带。
校长,最近以来,大家对您的态度越来越冷淡了,就连过去与您比较要好的几个“死党”也对您敬而远之,渐渐地疏远了。刚刚上任还没几个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您一定对这个问题感到迷惑不解。
在您还没有走上校长岗位之前,您的人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您为人随和,工作热情,有责任心,在大家的眼里,您是一位好老师,也是一位好同事。自从担任校长以后,您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尽心尽力、任劳任怨。按理说,大家不应该对您有任何成见,可是,大家却为何渐渐地疏远您了呢?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给您提个醒,您的遭遇都是因为您的话惹的祸。
您还记得吗?在上周的教师例会上,您在布置工作的时候说:“下周我校将举行第三届读书节活动,基于前两届经验教训,‘我’把本届读书节的主题定为‘阅读成就梦想’,为了使读书节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我’制定了读书节活动的方案……”一言即出,老师们面面相觑。众所周知,您那天下午刚从省城开会回来,读书节活动的方案和主题可是由李副校长与老师经过多次开会讨论才决定的呀!听您在会上这么一说,这一切俨然成了您个人的杰作!大家对此议论纷纷,表示强烈的不满。
其实,在每一次会议上,您只要一谈起工作就总是强调一个“我”,大家听了都觉得十分别扭,感到浑身都不舒服。若是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您作为一校之长,代表着学校,代表着全校教师,大家尚且可以理解。但是,在本校召开的会议上,您如果忽视了老师的存在,把老师的辛苦付出置之脑后,把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一个“我”,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大家的非议。当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或许您在说“我”的时候并非有意要将成绩往自己一个人身上揽,并没有带任何的功利目的。但是,作为一位校长,您的身份与一线老师可不一样呀,学校几十位老师都在盯着您看哪,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备受大家的瞩目。作为一线老师,付出了劳动,取得了成绩,有谁不希望得到您的肯定,受到您的表扬?就这样大家渐渐对您抱怨多了起来。
常言道,“得人心者得天下”,作为一个校长,您一定不希望有人一提到您的名字就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假如是那样的话,我估计您的事业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为此,作为您手下的一名普通老师,我提醒您慎说一个“我”。否则,长此下去,您将失去人心,变成孤家寡人。当然,话说回来,如果碰到责任的归属问题,您要是能够主动上前,勇于承担起责任,敢于说一个“我”,我相信,这个“我”的意义将大不相同,这个“我”一字千金,大家一定会对您刮目相看,大家将怀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支持您,拥护您,把您当成是自己心目中最可亲可敬的好校长。
校长,您认为呢?
(原载于《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7年第8期)
给校长们提个建议
作者心语
在现实中,校长请客吃饭实乃一件稀松平常之事,但是,校长务必把握好分寸,减少“吃喝”行为。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吃掉了学生对校长的尊敬,吃掉了教师对校长的拥护,吃掉了家长对校长的信任,吃掉了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希望每一所学校都能够多一些“书香味”,少一点“酒气味”。
某校,自从刘校长任职以来,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硬件设施加强了,教学秩序更加规范了,教师队伍更有凝聚力了,学生成绩也逐步提高了。那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教师,大家无不对他竖起大拇指,夸他有本事、有能耐,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校长。但是,最近几年由于学校出成绩了,在外头有点“名气”了,往来的客人也日渐多了,于是刘校长也变了,他与过去判若两人,整日忙于应酬,开始“公款”吃喝了。
或许正如他所说的:“上级领导来了,我们敢有丝毫怠慢吗?兄弟学校领导、老师来了,我们能不尽地主之谊吗?”于是,每当客人来校,人们总会见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五成群的客人在他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地,雄赳赳、气昂昂地前往饭店。酒足饭饱之后,又一个人醉醺醺、跌跌撞撞地回到学校。常常引来学生的驻足观望,一个与“为人师表”大相径庭的形象让学生尽收眼底,这种有失教师形象的做法让大家唏嘘不已。
当然,上级领导来校指导工作,或是兄弟学校领导、老师来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东道主理所当然要热情接待。但是,作为学校“当家的”他比谁都清楚,学校经费捉襟见肘,尚且无法满足日常水电费、电话费、维修费和教师的学习进修等各种开销,学校里少得可怜的一点“家底”,哪堪在饭桌上如此挥霍无度。自从实施“一费制”以后,大家只要根据一个学校的办学规模、班级数和学生人数,掐一掐手指便知道这个学校的“家底”,作为教育同行,“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大家彼此都能够相互理解。因此,接待客人应当讲究节约的原则,把握好分寸、尺度,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作为校长,他明知道学校经费入不敷出,又何必要打肿脸充胖子,把自己和学校逼到尴尬境地呢?
毋庸置疑,刘校长的“公款吃喝”行为惹来了教师们对他的非议,大家都对他保持着谨慎的“敬意”,不愿意相信眼前的刘校长就是过去那个人人尊敬的好校长。大家也或许会认为,吃吃喝喝纯属学校的应酬需要,是公事,大可不必如此大惊小怪!但是,您知道吗?就是这个”公事”需要的“公款吃喝”,却吃掉了学生对刘校长的尊敬,吃掉了教师对刘校长的拥护,吃掉了家长对刘校长的信任,吃掉了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长此下去,我们估计刘校长在学校将变成一个孤家寡人,他的事业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其实,在现实中像刘校长这种情况的校长还很多,因此,作为教育战线上的普通一员,我斗胆向校长们提个建议:希望这些校长能够认真反思自己的“公款吃喝”行为,并及时回头,放下所谓的“面子”,重新审视学校来访宾客的接待问题,积极倡导接待客人应遵循“节约”原则。我同时建议各位校长将学校平时节约的经费,用来更新学校的教学设备,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用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用来投入到教师的学习培训上。从而让学校能够少一点“酒气”,多一点“书香”气味。因为只有这样,校长才能够拉近与教师的距离,走进教师的心里,赢得全校教师的信任和尊重。也只用这样,学校教师才会更有凝聚力,学校才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学校的明天才会更有希望。
校长兼课不宜提倡
作者心语
时下,在很多学校,校长是否需要兼课,大家各执一词、众说不一。但我认为,校长兼课不宜提倡,“校长的角色”、“校长的使命”和“校长的成长”是决定校长不宜“兼课”的三个重要因素。校长“兼课”弊多利少,得不偿失。
“校长是否需要兼课”,是许多教育界人士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始终没有一个定论。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际,我认为“校长兼课”不宜提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校长的角色
校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学校的最高指挥官。作为校长,应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为学校各项硬件的建设、更新和发展尽心尽力,为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和校园文化建设尽心竭力,为学校师生的安全保障和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井然有序不遗余力。校长的角色赋予校长太多的责任与义务,可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兼课”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像是套在校长脖子上的一根链条枷锁,它捆绑了校长的手脚。牵制了校长的行动自由,严重影响了校长角色的充分发挥,从而制约了学校的向上向前发展。因此,我固执地认为校长不宜“兼课”,校长不能为“兼课”所困、所扰,只有这样,校长才能够真正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扮演好自己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角色。
校长的使命
校长的使命在于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校长的使命在于使自己所在的学校做到: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让教师留恋、让同行尊重、让社会认可、让领导放心。因此,作为校长应胸怀大局,站得高、看得远,以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己任,努力办好自己所在的学校;校长应带领学校教师共同勾画学校的发展远景,做好学校的文化传承,引领教师一起为共同的目标作出努力;校长应带领教师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校长的使命艰巨,校长的工作任务繁杂,倘若校长还要“兼课”,又怎么能够应付得了呢?假使真的“兼课”,校长要两头兼顾,又怎么能够把工作做好呢?
校长的成长
校长的专业化成长,要求校长在平时工作中应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校长不能老是“足不出户”、“坐井观天”,校长应该积极主动地走出学校,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加油;学习他人先进的学校管理经验,吃透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从而准确把握住学校的办学方向,确保学校朝气蓬勃,健康、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倘若校长“兼课”,校长的专业成长势必为“兼课”所影响;再说,如果校长因为自己要参加各种会议,或是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而经常让其他教师为自己代课,也容易造成学校教学管理秩序混乱和学生对本学科的知识点脱节,校长“兼课”从而成了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和校长个人专业成长的绊脚石。
总而言之,“校长的角色”、“校长的使命”和“校长的成长”是决定校长不宜“兼课”的三个重要因素,我要向教育界同仁大声呼吁:校长“兼课”弊多利少,别再让校长们“兼课”了。
(原载于《河北教育·综合版》2008年第7—8期)
校长要先为“小家”后为“大家”作者心语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校长若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准备为了学校这个“大家”奉献自己的力量,作出一番成绩,就一定要先照顾好“小家”,确保夫妻关系和谐、家庭和睦稳定。因为“小家”是“大家”的前提和基础,校长只有先照顾好“小家”,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大家”。
常言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一名校长,如果连自己的“小家”都管理不好,又谈何管理好学校这个“大家”。因此,校长管理好“小家”是前提,切莫为了学校这个“大家”而忽略了自己的“小家”。
“家和万事兴”,倘若校长与妻子关系不和,且不说校长个人心情不好,影响了工作,也可能使校长威信扫地,陷入尴尬境地。据说,某校王校长教学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非常强,在学校堪称威风八面,为全体师生所拥护爱戴。然而,其家中却有一位“不讲理”的老婆,成天因为一些芝麻小事与校长过不去、闹别扭,王校长被折腾得叫苦连天、痛苦万分。一日,校长夫人又为一些鸡毛蒜皮之事与校长争吵不休,王校长实在气不过就顶了她几句,之后,愤愤离家到学校上班去了。妻子在家里越想越气,后来竟然跑到学校,闯进校长室,冲着王校长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这一闹不要紧,一下子惊动了学校师生,引来了大家前来观看,使王校长尴尬得半天不敢走出校长室。自那以后,王校长所到之处,常常引来人们的指指点点,校长夫人大闹校长室事件一度成为学校,乃至整个小乡镇的热点话题,成为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王校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羊”,手下教师经常要找他请示或汇报工作,其中难免夹杂异性教师,因此,校长如果没有处理好与妻子的关系,忽视了家庭的管理,冷落了妻子,也可能招来妻子的疑神疑鬼,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曾听一位在北方某城市工作的朋友说过:林某为其学校校长,林校长的手下除了十多位男教师外,其余的二十多人均为女教师。因为工作需要,女教师时常要去其办公室请示、汇报工作,除此之外,林校长还不可避免地要与女教师一起出差开会。其妻子难以忍受许多女教师像蜜蜂一样“缠绕”在丈夫身边,惟恐丈夫禁不起社会上不正之风的诱惑。误人“歧途”,因而常常用电话“查岗”,搅得林校长心神不宁,根本无法正常工作。更加令林校长忍无可忍的是,她有时甚至请假跑到学校,坐进林校长的办公室,“监督”着丈夫的行为。最终,林校长因实在无法忍受妻子的异常行为给自己的精神上带来的折磨,他在万般无奈之下辞去了校长的职务。林校长因为平时忙于学校工作,忽视了个人的家庭关系,给妻子和自己都带来身心上的伤害,并且,还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让大家无不为之扼腕叹息。
因此说,校长要先为“小家”后为“大家”,校长若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准备为了学校这个“大家”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并作出一番成绩,就一定要先照顾好“小家”,确保夫妻关系和谐、家庭和睦稳定。因为“小家”是“大家”的前提和基础,校长只有先照顾好“小家”,才能够有时间和精力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大家”,更好地为“大家”鞠躬尽瘁、建功立业。
校长要谨防教师家属成为学校的隐患
作者心语
学校事务,庞杂繁复。一个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的校长,在管理上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校长必须培养自身敏锐的观察力与果敢的判断力,及时发现办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把这些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比如,校长要谨防教师家属成为学校的隐患。
校长治校,往往只把目光聚集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身上,却把教职工的家属抛之脑后,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笔者认为,教职工家属也是学校管理上的一个隐患,倘若校长对教职工家属熟视无睹,疏于管理,甚至是置之不理,长此下去,教职工家属很可能成为校长的心头大患,让校长顿足捶胸、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