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董祀也成了蔡邕的学生,跟羊衜和卫仲道一样,每天住在蔡家,学习琴棋书画各种技艺。
羊衜比蔡琰年长10岁,生得眉目俊朗,线条柔和,脸庞圆润,只是有些腼腆,什么事情都埋在心里,不善于表达,而且一说话脸就红。
卫仲道比蔡琰大5岁,棱角分明的冷峻,乌黑深邃的眼眸。按照现代人的说法,他的相貌就是一个字:酷。他很有个性,无论学习什么,都非常认真,一定要把道理搞明白,方法问清楚,然后才开始行动。但是他一旦开始做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追求完美,争强好胜,从不人云亦云。
董祀,这个小蔡琰3岁的男孩子,性格豪放洒脱,不拘一格,面貌黑里透红,眼眸黑而亮。他总是顽皮好动,对学业并不是十分看重。他觉得自己听了课,都明白了就行,没必要那么追求完美和超越,那样太累人了。
蔡琰身边这三个男孩子,各自不同的性格,都给蔡琰留下了深刻印象。
董祀的到来,让每天都沉溺于书画和琴艺中的蔡琰,有了许多新的乐趣。因为,董祀更喜欢在大自然中,在田园中寻求乐趣。
董祀来蔡家之前,一般都是蔡琰主动去招呼羊衜和卫仲道,一起到蔡家的园子里玩。
最早只有羊衜一个男孩子,经常会听到蔡琰的招呼:“衜哥哥,我们去那边玩好吗?”
“好啊!”羊衜带着蔡琰和蔡珪两个小姑娘,摘花捻草,捉小虫逮蚂蚁。
就像千年后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一样,这里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生于北方城市的蔡琰,从来没有见过南方的许多小草小花和那么多的小昆虫。
羊衜带着她俩,早晨去摘滴着露水的牵牛花,粉的,蓝的,红的,摘下许多,然后扎成一个个花环戴在头上。蔡琰照照屋里的铜镜,感觉自己成了小公主。
园子里的各种花卉引来了成群的蝴蝶和蜜蜂。蔡邕为女儿们做了两只罩子,专门去捕捉蜂蝶。衜哥哥个头大,跑得快,总是能捉到很多的蝴蝶。
后来,卫仲道来了,多了个玩伴。上课之余,四个人会玩捉迷藏,捉蜻蜓,放风筝。
有一次玩捉迷藏时,轮到蔡琰藏起来,其他三个人找。蔡琰跑到一棵大树旁边,一看这棵大树有个树洞,她灵机一动,钻到大树洞里去了。那三个人没想到她会钻树洞,就按照以往的藏匿地点去找,怎么也找不到。到了吃饭时间,他们只好回去了。
蔡邕和蔡夫人一听宝贝女儿不见了,大惊失色,立即带了家人到处寻找。找了两个时辰,才有一个人发现蔡琰藏在树洞里。因为蔡琰等她的三个小朋友来找,可一直没人来,她等着等着就睡着了。
春天的晴好日子里,蔡邕也会和他的学生们一起放风筝。蔡邕会认真地制作风筝,他喜欢制作蜻蜓风筝和蜈蚣风筝。蔡邕做事那更是一丝不苟,他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做得让人羡慕,让人佩服。
董祀来了,蔡琰的游戏有了更多的内容。
逮蚂蚱捉知了,那是董祀的拿手好戏。
碧绿的蚂蚱跟草丛的颜色差不多,一定要眼神很好才能看得清。董祀眼睛很尖,拿着小罩子,瞄准了蚂蚱迅速出击,一逮一个准。
捉知了一般是在晚上,打着灯笼来到树下,董祀蹭蹭蹭几下子爬上树去,让两个姐姐在树下面等。
蚂蚱和知了都是很好的野味,董祀把它们放到火里烧烧就吃,真是美味。
“来,尝尝这个,好吃得很。”董祀从草灰中拿出烧得黑乎乎的蚂蚱递给蔡琰,蔡琰尝了一口大叫好吃。蔡珪却迟疑地后退着,不敢品尝。
最好玩的是夏天晚上捉萤火虫。他们捉了许多那种绿色的小精灵,放在一个罐子里,果然让整个屋子里都亮了起来。
这里桑树上的桑葚,也是蔡琰不能忘记的美味小吃。
董祀爬树的功夫很高,他总是摘到很多很多的桑葚,丢下树来,蔡琰和姐姐在树下捡拾。
下河摸鱼捞虾,更是董祀和他的那一群伙伴,尤其是男孩子们最喜欢干的。蔡琰和姐姐在河边看着他们的衣服。
董祀像个泥鳅似的,一下子跃入水中不见了。过上好一会儿,他会从不远处的水里钻出来,手里往往捉着一条鱼。
蔡琰喜欢过家家,捏泥人。
他们在院子里用树枝扎起一个篱笆围的轮廓,表示那里是家园。在里面制作出床,桌子,凳子,锅灶等等日用家具。董祀外出“打猎”,“捕鱼”,蔡琰和姐姐在家“做饭,收拾屋子。”
两个哥哥羊衜和卫仲道就不参与这种游戏了。他们觉得太无聊,没意思。
不过,他们在一起踢毽子。卫仲道踢毽子的水平最高,他能一口气踢上100多个。蔡琰不行,她只能踢上30到40个就很了不起了。董祀也就是10到20个的水平。但是,董祀踢毽子很卖力,经常把毽子踢到房上,最后只能搬了梯子上去寻找。还有一次,他把毽子踢到树上去了。后来,他们几个男孩子上课之余,都迷上了斗蟋蟀。
董祀对蟋蟀熟悉得很。他很有耐心地给蔡琰讲解蟋蟀、蝈蝈、蛐蛐这几种虫子的区别。蔡琰才知道原来竟有这么多名堂。蔡琰对这种小昆虫不是很感兴趣。但是,看他们男孩子玩得兴趣盎然,她也在一旁跟着凑热闹。
后来蔡邕看到学生们沉迷蟋蟀,怕他们荒废了学业,就禁止他们玩蟋蟀了。
冬天,他们会在雪白的地上洒了稻谷或者其他粮食,然后用小棍子在稻谷上面支起一只箩筐,棍子上拴了绳子。人远远地在旁边看着。
一旦有鸟儿前来扑食,他们就会猛地拉起绳子,让箩筐倒下盖住鸟雀。
蔡琰现在感到了不一样的童年快乐。这些快乐很多都是董祀带来的。
“琰儿,快点,我们出去堆雪人!”这天天刚蒙蒙亮,蔡琰还在睡梦中,就被董祀的敲门声惊醒了。不,是敲窗,他在窗户旁边大叫。蔡琰的床是靠在窗边的。
“来了,来了!”蔡琰一边穿衣服,一边答应着。
太阳出来了。雪地上闪着莹莹的光。他们堆的大雪人,足有一人多高。鼻头是一只大红薯,嘴巴是一只横着的玉米棒子。
“那正好是他的牙齿。”董祀指着玉米粒对蔡琰说。
阳光下,雪人在一点点融化,一点点变小。